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科学基础郝鹏鹏《环境科学基础》面向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为环境科学基础课程的学习用书,包括了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的基本内容,指明了当今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环境治理的紧迫性。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环境污染问题中的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环境物理性污染与防治、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环境科学基础》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注意吸收新的内容。
-
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等编著《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是全国重点湖泊水库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项目的部分成果,是我国第一部针对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技术方法的研究著作。《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介绍了对我国湖泊生态安全的理解、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方法及内容,阐述了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的程序和方法,剖析了6大湖泊生态安全评估实践,分析了全国重点湖泊面临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基于保障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安全为目标的对策。《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的出版希望在湖泊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湖泊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适合湖泊保护与治理、环境管理、城市规划、水利管理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决策者参考。
-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过程及水环境效应刘元波,张奇,刘健,李恒鹏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湿地属于国际重要的自然保护 区。近年来,鄱阳湖湖区萎缩,湖区洪涝、干旱和旱涝急转等极端水文气 候事件频发,湖泊水质下降趋势加剧,直接影响到环湖区及长江下游沿江 地区的供水安全,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的广泛关注。《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过程及水环境效应》针对 这 一情势,采用长期定点观测数据,结合水文定量遥感手段,运用流域水文 模型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较为全面地阐述近50年来鄱阳湖流域的气候 水文要素变化过程,包括流域降水、地表蒸散、人出湖径流和湖泊水量 等,以及流域水循环变化变异过程及水环境效应,探讨鄱阳湖萎缩和极端 水文气候事件频发等热点问题及复合成因机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保护鄱 阳湖“一湖清水”的对策与措施,可为鄱阳湖水安全保障和流域综合管理 措施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过程及水环境效应》可供水利、气象、环保、经济等行业部门的专业人员、业务管理 人员和决策人员,以及气候、水文、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等专业的科 研人员和研究生参考。
-
环境管理学李永峰,陈红,徐春霞 主编环境管理学是环境科学体系中重要的分支学科,旨在通过阐述环境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案例。《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环境管理学》对我国环境管理基本理论、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法、环境标准、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环境质量管理、环境污染控制、空气质量工程与管理、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管理、产业环境管理、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中国环境管理、国外环境管理、全球环境问题与管理在环境管理中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全书涵盖了环境管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许多新理论、新方法,对基本概念的叙述力求准确和深入浅出,对环境管理方法和技术的介绍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意联系环境管理和执法的实践,增强实用性。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林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及从事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使用。
-
环境工程概论王英健,高金文 主编《环境工程概论》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环境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环境工程概论是环境工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等环境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环境工程概论阐述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减少废物排放、防治污染、消除污染、清洁生产等内容。学生通过对环境工程概论的学习,可具备从事环境治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素质,为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增强适应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本教材共分九章,包括绪论、水污染与治理、大气污染与治理、固体废物污染与治理、土壤污染与治理、噪声污染与治理、其他污染与治理、环境工程基本理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注意知识衔接。环境工程概论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本教材在编写中注意本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避免重复知识介绍。 2.编写内容体现科学性、先进性,深浅适度,与现有环境治理技术水平相吻合,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便于学生阅读和自学。 3.教材内容重点突出,紧密结合环境治理岗位实际工作,体现新观念和学科发展的新动向。 4.教材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环境治理方法以及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新仪器、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
中国环境政策王金南,吴舜泽 主编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是中国政府环境保护规划与政策的主要研究机构。环境规划院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专门从事环境战略、环境规划、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管理、环境项目等方面的研究,为国家环境规划编制、环境政策制定和重大环境工程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在过去的10年期间,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完成了一大批国家环境规划任务和环境政策研究课题,同时承担完成了一批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署、亚洲开发银行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了让这些研究成果发挥更大的作用,环境规划院将这些课题研究的成果编写成《环境规划与政策》专题研究报告和《重要环境信息参考》,供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以及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等参阅。10年来,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已经出版了200多期《环境规划与政策》专题研究报告和《重要环境信息参考》。这些研究报告得到了国务院政策研究部F350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评价和重视,而且许多建议和政策方案已被相关政府部门所采纳。这也是我们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的欣慰和动力所在。 为了加强对国家环境政策、重要环境规划和重大环境工程决策的技术支持,让更多的政府公共决策官员、环境决策者、环境管理人员、环境科技工作者分享这些研究成果,环境规划院对这些专题研究报告进行了分类整理,编辑成《中国环境政策》一书,分卷陆续公开出版。相信《中国环境政策》的出版对有关政府和研究部门研究制定环境政策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在此,感谢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的支持,同时也热忱欢迎大家发表不同的观点,共同探索中国环境保护的新道路,推动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
自然.文化.权力郑寒本书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为线索,在全面回顾中国大坝之争的基础上,融合 “自然—文化互动”、“民族—国家—现代化”、生态政治等理论,将笔者长期调查漫湾社区得来的田野资料与大坝之争中关于漫湾的各种话语结合在一起进行了严谨分析,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阐释了国家现代化背景下自然环境、资源、文化、权力与利益、经济发展等因素之间的复杂联系,并在结论部分论述了这些分析对政府制定环境公共决策的启示,指出应尊重多元的自然资源观与发展观,重视乡村发展,并以环境公共利益作为公共决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决策依据。
-
环境心理学胡正凡,林玉莲 编著环境心理学。即环境—行为研究,主要研究物质环境(包括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与行为的关系。作为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它涉及到文化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心理学、城市规划、风景和园林、建筑学、室内设计和环境保护等多门学科。胡正凡、林玉莲编著的《环境心理学(第3版)》在阐述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实例,探讨了这一领域在相关专业中的应用。《环境心理学(第3版)》密切结合实际,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可供城市规划、风景和园林、建筑学、室内设计、环境保护等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参考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设计、科研和管理人员参考。
-
微生物的作用鞠美庭 等 译 (德)黑里贝·因萨姆、英格丽德·弗兰克-怀特、玛塔·戈韦尔纳 编 编本书对两种最常用的微生物处理过程——堆肥(好氧)过程和消化(厌氧)过程进行了全面、具体的介绍,包括两种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各种环境条件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工艺设备、处理过程中的监测指标及监测方法等。全书包括16章,讨论了消化过程诸多方面的问题。前几章集中讨论了不同类型废弃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包括堆肥、蚯蚓堆肥和厌氧消化。后面的章节讨论了最终产品中存在的“好”的和“坏”的微生物。后面的章节介绍了应用基础研究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处理废物的研究成果,希望读者能充分体会生物废弃物处理技术的艺术,并且通过阅读最后一章,能学会如何更好地利用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本书可供从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固体废物、生物堆肥等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环境专业师生和其他感兴趣的人士参考阅读。
-
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张庆丰,(美)克鲁克斯 著,《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翻译组 译《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与发展框架、自然资源管理、水、大气及固体废弃物管理、气候变化议程、环境保护政策、机构和财政框架、环境保护战略框架、对《国别伙伴战略》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