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数学模型在生态学的应用及研究杨东方,苗振清 编著《数学模型在生态学的应用及研究(11)》通过阐述数学模型在生态学的应用和研究,定量化地展示生态系统中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的变化过程,揭示生态系统的规律和机制以及其稳定性、连续性的变化,使生态数学模型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巨大作用。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通过对该书的学习,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生态数学模型的应用、发展和研究的过程;分析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各种各样生态数学模型;探索采取何种数学模型应用于何种生态领域的研究;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技巧。此外,该书还有助于加深对生态系统的量化理解,培养定量化研究生态系统的思维。《数学模型在生态学的应用及研究(11)》主要内容为:介绍各种各样的数学模型在生态学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在地理、地貌、水文和水动力以及环境变化、生物变化和生态变化等领域的应用。详细阐述了数学模型建立的背景、数学模型的组成和结构及其数学模型应用的意义。《数学模型在生态学的应用及研究(11)》适合气象学、地质学、海洋学、环境学、生物学、生物地球化学、生态学、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和海湾生态学等有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和相关学科的专家参阅,也适合高等院校师生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参考。
-
生态伦理与节约型社会刘永昌,初秀伟 主编《生态伦理与节约型社会》系统阐述了生态伦理与创建节约型社会的相关知识。全书共分6章,分别介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代生态论理思想、西方现代生态伦理思想、世界和中国的资源状况、中国资源问题与危机、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等内容。《生态伦理与节约型社会》非常适合作为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人员自学参考。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王国惠 主编《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原理与应用》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共分为16章,主要内容包括:病毒;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微生物的营养、代谢、繁殖及其控制、遗传变异和育种;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降解及其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环境微生物检测;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新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微生物的分类命名及保藏。《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原理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环境监测等专业师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参考。
-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术进展郭庆杰 主编《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术进展》主要内容包括:二氧化碳的来源、吸收法分离技术、吸附法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化学链燃烧技术、惰性气氛下钙基载氧体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研究、钙基载氧体同固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的反应特性和动力学研究、化学链制氢技术、二氧化碳的其他捕集技术,同时还介绍了二氧化碳封存技术,最后总结了二氧化碳加工聚合物技术并给出了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展望。其中重点论述了载氧体化学链燃烧技术,主要内容有载氧体颗粒的制备和表征,化学链燃烧的热力学分析,化学链燃烧反应机理及其模拟,化学链燃烧的典型单元设备和工艺技术,化学链燃烧耦合技术分析,化学链制氢技术和化学链重整技术。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术进展》论述力求通俗易懂、理论与工艺实践相结合,可作为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学术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教师、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
2010中国环境与生态水力学陈永灿 等编本书共收录论文80多篇,主要从水环境模拟与应用、水环境机理试验与评价方法、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生态调度与生态水力学四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环境水力学领域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本书适合环境保护、水利工程、电力工程、市政建设等相关部门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
环境哲学余谋昌 著《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从我国古代环境哲学思想开始,经由现代与当代发展阶段,上升到生态文明理念的阐述,为我们全面展示了人类环境思维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以及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启示。
-
发展中的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 编著今年是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是实施第四轮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当前,实现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和绿色发展,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城市发展必须走低碳经济之路,才能缓解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让发展变得可持续。正在举办的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担负着实践和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角色,为我们演绎了低碳发展的全新理念,让我们认识到只有低碳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以筹备和举办世博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环境同步改善,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期半年的世博会即将结束,我们正在认真总结世博会筹办和举办过程中的经验,着眼于“后世博”发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世博会后上海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我们还要认真借鉴世博会低碳实践,将环保低碳理念有机融入“十二五”城市发展规划,指导上海城市未来的发展,逐步推进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的建设。《发展中的上海环境科学》一书是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专门为广大会员打造的一个能够体现学术研究水平、引领学术研究方向、进而树立和提高学术地位的交流平台,自2008年起每年编辑出版一辑,广受好评,已然成为精品。为了继续保持这种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方式,更好地为广大会员服务,《发展中的上海环境科学》第三辑(2010版)出版了。今年的主题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经过学会有关专家的认真推荐和审定,共有64篇论文收入本辑中。这些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广大学会会员目前在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循环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技术、环境安全与公众健康、污染源控制与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控制新工艺与新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为上海各级政府部门强化环境管理和广大企事业单位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环境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正如本书的书名,上海的环境科学研究事业也随着上海城市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的变化而发展。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给广大环境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学会《发展中的上海环境科学》这个学术交流平台,能够有效提升环境科技工作者自身的专业能力。此外,还希望能够切实把我们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生产力,为上海“调结构、促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新的贡献。
-
中国环境保护科学体系探究岩流 著《中国环境保护科学体系探究》主要从六个方面作出系统的阐述:环境保护产生的时代背景;建设生态文明是环境保护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灵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环境保护科学体系的社会基础;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准则是环境保护科学体系的生命线;运用环境价值规律调控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科学体系的基本功能和强大的推进力;用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环境保护科学体?的核心和主体。本书由岩流编著。
-
人与自然·环境科学篇文昊 主编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领域从宏观上讲,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探索全球的环境演变规律,揭示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规律及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从微观上讲,是研究环境中的物质行为,尤其是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迁移、转化和蓄积的过程及其运动规律,探索对生物体与人体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同时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环境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
黄土高原西部水土保持坝系布局与评价蒋得江,李敏 编著本书通过对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环境辩识,提出了与水土保持坝系布局和评价密切相关的、因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水土保持坝系布局与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介绍了水土保持坝系布局分析及其经济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案例。本书可供从事淤地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施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水利水土保持专业技术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