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河流动态纳污量及水质传递影响研究与实践罗军刚,张璇,解建仓 著《河流动态纳污量及水质传递影响研究与实践》密切结合*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需求,深入系统地开展河流动态纳污量和水质传递影响方面的理论、模型、方法及系统研究,内容包含动态纳污能力及水质传递影响计算模式、河流纳污能力计算模型、纳污能力计算模型参数确定及求解方法、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的设计水文条件、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动态纳污能力计算、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及负荷分配、河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考核管理、河流水质传递影响、不同情景下的水质传递影响模拟、跨界水环境补偿标准、河流动态纳污能力与水质传递影响仿真系统等。《河流动态纳污量及水质传递影响研究与实践》有思想体系和技术实现,也有实践应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
环境生态文明教育林媛,杜立群 编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意识形态的学习。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本书收录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世界和中国的资源状况、中国资源问题与危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等七章。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
ArcGIS 10.8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应用全斌 等 著《ArcGIS 10.8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应用》紧随时代的步伐,采用了较新的软件版本,即ArcGIS 10.8的英文版本。该书适合于用作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旅游管理、城市规划、设计艺术、生态学、农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学等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参考。书中的数据仅供读者操作学习,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进展评估报告蒋洪强 等 著《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进展评估报告》在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分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经验,评估了主要协同治理政策的效果,提出未来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进一步改革创新的建议。报告共分为6章,第1章从自然本底、产业、空间、能源、交通、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系统、体制机制等10个方面分析了京津冀区域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与挑战;第2章从顶层设计实施、绿色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督察执法、能力建设、体制机制、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等10个方面总结了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效;第3章到第5章为专题研究,对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进行了政策量化评估、费效分析,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成本与投入公平问题进行了研究;第6章提出了强化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政治责任,谋划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战略思路,绘制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和综合调控路线图,落实“三线一单”的管控制度要求,推进产业结构和交通结构调整,细化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重点任务和措施,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创新等建议。本报告的出版得到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与综合治理对策研究”(2018-ZD06)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制度和管理技术体系研究”(2018YFC0213601)的经费支持。
-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现状、变化及管理赵新全 等 著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高原生物多样性*集中的地区。为保护该地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我国建立了**体制机制试点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为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提供示范样板。《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现状、变化及管理》展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及其毗邻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分布格局、植被特征的遥感监测及变化解析、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及野生动物及栖息地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区及其空间差异、生态资产核算及生态补偿、生态承载力与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和适应性管理模式及实践等方面的*新研究成果。
-
南亚污染物跨境传输及其对青藏高原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康世昌 等 著《南亚污染物跨境传输及其对青藏高原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新成果之一,内容涵盖青藏高原大气环境本底状况、大气污染物的历史变化、跨境传输过程与机制,以及大气污染物的气候效应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
装配式建筑施工员《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专业人员知识丛书》编委会 编《装配式建筑施工员》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专业人员知识丛书》中的一本,坚持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实用易懂”为导向的编写思路,围绕现行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技术指南等,重点对建设行业专业人员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点进行介绍,帮助读者学习基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胜任施工管理的基本工作。《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共13章,内容包括:绪论、岗位职责与要求、相关管理规定和标准、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工程测量、成本管理、项目进度管理、文明施工、施工信息资料、拓展知识。《装配式建筑施工员》与《通用知识(2021年版)》配套使用。
-
生态伦理及道德建设研究李丽娜,周宇宏 著将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伦理层面,调整自身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是人类基于对生存环境以及对人类自身负责所做的一种必要选择。本书从生态危机的表象讨论到人类的生活方式,从人类欲望讨论到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对人性的塑造,从全球化的产业链分工讨论到不同国家的价值追求,从中国传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讨论到现代西方思想家的生态哲学思想,力图梳理出构建中国现代社会生态道德思想体系的维度,同时对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及其实现路径和方式,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及看法。
-
两山实践示范区建设规划研究万军 著衢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处,生态环境质量优势明显。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先后8次来到衢州视察指导工作,每次必讲生态环境。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山”理念实践,将“两山”建设作为新衢州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支撑。2017年年初,衢州市委、市政府委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和浙江环资公司组成技术租,编制《浙江(衢州)“两山”实践示范区建设规划》,并建立了工作推动机制,成立了“两山”工作专班,在全市域开展“两山”理念实践的顶层设计,形成了具有衢州特色的“两山”理念实践体系。《“两山”实践示范区建设规划研究:以衢州市为例》为《浙江(衢州)“两山”实践示范区建设规划》前期研究成果,是《当代生态环境规划丛书》之一,较为系统地从理念内涵、指标体系、形势分析、战略路径、任务体系、“两山”转化模式、实施保障等方面,开展了“两山”实践战略性规划研究。《“两山”实践示范区建设规划研究:以衢州市为例》共11个章节,第1章阐述了“两山”理念的发展历程及理论内涵
-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报告2020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著《“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案例报告2020》旨在通过案例的形式,分享生态环保的优良实践,共同提高环保水平。报告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2020年政策研究专题发布活动上正式发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愿意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与合作伙伴形成合力,产出更多务实成果,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