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生态流量监测技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著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开展生态流量相关研究工作,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经过研究与实践,我国已基本建立了适用于中国河流特征的生态流量研究方法和管理框架,丰富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理论方法体系,通过在重点流域的典型试点,在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污染物通量核算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生态流量监测技术》在收集、整理和总结国内外流量监测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包括概述、流量监测方法、机械式转子流速仪流量监测、声学多普勒流速仪流量监测、特殊情况流量监测、流量监测技术规定和要求、流量监测数据整编、流量监测误差和质量控制等内容,详细解析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不同生态流量监测方法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要点。
-
土壤环境修复产业发展报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孙宁 著《土壤环境修复产业发展报告(2020年度)》详细地分析了2020年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从总体状况、咨询服务、修复工程三个方面对2020年土壤环境修复产业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当前土壤环境修复技术发展热点和主要技术发展现状,从治理修复与风险管控两个方面进行了案例分析,着重分析了当前在土壤环境修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十四五”期间土壤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
全国典型流域水环境信息图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著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维系生命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随着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水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承德市境内河流密集,水系复杂。受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自然变迁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一些河流水系之间、同一河流环境质量监测断面之间的关系及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有的地表水基础信息已经不能反映承德市水系河流及其资源环境的整体变化情况,也不能适应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工作需求。只有获取新、全的水系河流基础信息,设置优的环境质量监测断面,取得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准确反映承德市地表水全流域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才能更加高效地开展承德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自然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到落实和厘清地方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积极作用,使得地表水质量评价结果与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相一致。随着计算机、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流域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目前的研究方向多侧重于水环境要素或生态系统的单方面研究,缺乏系统、全面反映水生态系统时空变异特征的有效手段,而作为流域时空信息的直观的表现手段,图集在生态环境领域却鲜有应用。因此本次水系河流基础性图集的制作,也是一次对环境科技应用领域的探索,它具有结构系统化、表现直观、易于理解等优点。
-
能源化工基地绿色发展概论傅泽强 著《能源化工基地绿色发展概论》以产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采取“全面调查、重点剖析”的技术思路,初步建立了我国能源化工基地绿色发展理论和实践框架。全书分上、下两篇共12章,其中上篇为基本理论与方法,共8章;下篇为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方案,共4章。第1章初步界定、辨析了能源化工基地的基本概念、属性和特征,从空间分布、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主导产业链条、主导产品等方面对***煤基产业集中发展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第2章以德国鲁尔工业区、法国洛林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和日本九州工业区为例,分析了世界典型发达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及转型改造措施、成效;第3章依据相关产业规划,阐述了我国大型煤炭基地、煤电基地、煤化工基地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生态风险和环境污染问题;第4章在界定生态产业链基本概念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产业关联机制、生态产业链类型和稳定性,构建了煤基生态产业链的总体框架,提出了生态产业链优化的技术途径和对策;第5章综述了物质流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从企业、产业链和产业系统三个层次构建了物质代谢分析模型,建立了能源化工基地物质流分析框架,分析了主要主导产业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代谢特征,编制了工业废水再生、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技术清单,提出了主导产业物质流管理对策;第6章述评了生态风险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了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建立了能源化工基地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提出了生态风险管理对策;第7章阐述了环境准入管理研究现状和我国环境准入管理实践,从总体要求、生产布局、产业集群、工艺技术和装备、资源能源利用、污染防治6个方面提出了能源化工基地环境准入管理要点,提出了强化环境准入管理的对策和措施;第8章梳理了我国煤炭、电力、煤化工、建材产业政策,从经济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三个维度评估了各类政策绩效,提出了促进能源化工基地绿色发展的政策框架;第9~12章研究编制了我国典型能源化工基地一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绿色发展方案。
-
公众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为机理研究王瑜玲 著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以生态文明思想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梦想。《公众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为机理研究》以公众行为分析为切入点,从广义的公众范畴探讨其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行为机理,根据研究结论剖析当下公众不愿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动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公众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为机理研究》可为推动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可为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工程人员等提供借鉴,也可作为工程类专业学生的知识拓展参考书。《公众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为机理研究》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中公众参与行为研究——以浙江省为例”(20YJCZH173)的研究成果。
-
湖沼学研究导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著《湖沼学研究导论》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是对湖沼的构造和功能进行解说,可称为“湖沼学原理”;后半部分则是具体介绍了湖沼调查方法。当然,这两部分内容是有机结合的。也就是说,《湖沼学研究导论》具体阐述了开展湖沼研究时,应该从怎样的角度去揭示其规律,为此又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去调查研究。《湖沼学研究导论》内容涉及湖沼学整体,但并非只从单一学科的角度,而是结合了多领域学科,从“综合湖沼学”的角度进行阐述。其中又以湖沼生态系统为中心,以与水生生物的活动有关的物质动态(即“物质循环”)为中心著述。
-
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技术规定陈威,孟庆庆 著《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技术规定》内容分为11章,分别为实验室必备及相关要求、前处理质量保证技术规定、容量法质量保证技术规定、分光光度法质量保证技术规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质量保证技术规定、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质量保证技术规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量保证技术规定、气相色谱及质谱法质量保证技术规定、液相色谱及质谱法质量保证技术规定、质量控制基础知识、数值和修约。
-
中国碳中和愿景下交通部门能源碳排放研究欧训民,袁志逸,欧阳丹华 等 著《中国碳中和愿景下交通部门能源碳排放研究》为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欧训民课题组在交通能源技术评价和战略政策分析方面的多年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内容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全书构建了包含交通服务需求、交通运输结构和低碳交通技术等分析模块的中国交通能源碳排放分析模型,重点分析了未来中国电动汽车用户的总拥有成本变化、中国高铁发展对民航运输的影响和中国民航运输近零排放路径这三个专题,并综合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运输和水路运输的系统分析,提出中国交通部门实现2060年近零排放的发展路径。《中国碳中和愿景下交通部门能源碳排放研究》可以作为从事交通能源和环境管理相关技术评价和战略研究的研究人员的参考书和工作手册,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汽车工程、交通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和能源管理等学科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实践指导教程黄木易,陈广洲,冯少茹主编 著《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实践指导教程》是以专业应用为特色的实验实践指导教程,是针对相关专业在开设和学习地理信息技术时没有统一的应用型指导教程背景下编写的,具有应用性强、可操作性强、时代性强和普适性强的特点。本教程系统的介绍了GIS完整的基础实验及知识体系,以大量详实的图文并茂的应用案例为读者介绍了GIS的应用原理及操作方法。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掌握GIS在行业中的应用特点及操作模式。
-
异质性视角下农户参与流域生态治理行为研究史恒通本研究立足中国流域生态现状,运用选择实验法,对参与流域生态治理的农户的支付意愿进行测算,从而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利用调查数据,在异质性视角下阐释生态价值认知和社会资本多维度的特征,并在测度各维度指标以及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偏好进行异质性检验的基础上,探讨农户参与流域生态治理的意愿的影响机理;通过实证研究,构建农户参与流域生态治理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基本原则和保障性政策体系。本研究对于丰富流域生态治理理论基础和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