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逻辑研究任春晓本书除去引言“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架构”和结言“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逻辑”,共有6章20节。本书整个研究沿着两条轴线铺开:一是纵向的时间轴,分别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发展、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及其在现今的持存延续、新中国成立后历届领导人发展观的变化和“新发展理念”对今后发展的指导意义;二是横向的空间轴,分别探讨了中华生态智慧的特点和启示(文化角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政治角度)、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经济角度)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社会角度)四个方面。
-
转型期农村生活污染治理的机制选择蒋培本书选取了浙江省三个典型村庄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政府主导型、内发调整型、多元主体互动型三种环境治理机制应对农村生活污染的不同作用机制与治理效果。并且,根据不同环境治理机制在应对生活污染问题时呈现的治理特点,阐释了治理机制运行所遵循的实践逻辑。
-
原生高砷地下水王焰新 等《原生高砷地下水.上册》分上、中、下三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原生高砷地下水形成与分布机理、高砷地下水修复技术研发与示范、高砷地下水研究方法。系统总结全球尺度原生高砷地下水分布规律及内在机制,提出高砷地下水成因的新模型;详细阐述原生高砷地下水修复与改良的主要方法与技术,丰富和完善地下水污染修复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开展详细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发展水文地球化学方法体系,推动学科的创新发展。
-
原生高砷地下水王焰新 等《原生高砷地下水.下册》分上、中、下三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原生高砷地下水形成与分布机理、高砷地下水修复技术研发与示范、高砷地下水研究方法。系统总结全球尺度原生高砷地下水分布规律及内在机制,提出高砷地下水成因的新模型;详细阐述原生高砷地下水修复与改良的主要方法与技术,丰富和完善地下水污染修复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开展详细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发展水文地球化学方法体系,推动学科的创新发展。
-
南宁市生态环境总体规划战略研究李新 著本书以南宁市为研究对象,探索研究城市层面全域生态环境总体保护及空间落地管控的实施路径。破解了两个难题:一是空间管控,核心是划分生态保护空间和集约发展空间,从而让保护更充分,让发展更高效;二是功能提升,核心是协调好环境一般性治理和深化治理的关系,明确质量改善“路线图”和“施工图”。确立五大要素空间管控要求,划定生态、大气、水、土壤、噪声环境空间分区管控,制定环境质量底线。作者希望,在南宁市处于优化城市区域发展布局和建设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关键时期,能将生态环境总体规划相关成果应用下去,真正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优化经济产业布局,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
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与实践罗海江 等著,罗海江,周冏,吴根义 编随着我国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点源污染整治力度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对流域水环境的贡献日趋增强,主要集中在农业种植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水产养殖污染等方面。本书从开展典型区域(南方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负荷估算模型验证监测,研究构建出适用于南方丘陵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模型的角度,建立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核算方法。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两个层面开展工作。现阶段,我国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知也不断深化和发展。
-
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管理冯琳 著本书对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与管理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评估、典型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动态监测、农业面源污染对地表水体及水源水质的影响探究、肉牛养殖的污染控制与环境承载力分析、面源污染的参与式农户评估、农村污水治理和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 BMPS)框架体系的集成。
-
水体达标与保护方案编制的方法与成都实践贾滨洋 著暂缺简介...
-
ISO 14001&ISO 45001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陈珊\n 《ISO 14001&ISO 45001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第三版)介绍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实施的意义,以《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16/ISO 14001:2015)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45001—2020/ISO 45001:2018)标准为基础,阐述了对术语和定义以及标准条款的理解,介绍了环境因素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评价方法,并以大量示例说明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与方法。 \n \n \n \n \n
-
珠江流域水体地球化学及其环境效应韩贵琳 等 著本书在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框架下,分章节详细介绍了珠江流城内水体(包括河水与悬浮物)中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与环境效应。本书主要由三部分共13章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珠江流域的情况与本研究采样和分析方法(第1~第2章),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流城河水的地球化学特征(第3~第8章),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珠江悬浮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第9~第13章)。具体为:第1章简要介绍了珠江流域特有的地质地理背景以及社会经济背景;第2章主要介绍了珠江流城内河水、悬浮物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测试方法,分为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两部分;第3章主要阐述了珠江河水溶解态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及环境风险;第4章主要阑述了珠江河水溶解态稀土元素的时空分布与环境行为;第5章主要介绍了珠江河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及水源解析;第6章主要介绍了珠江河水无机碳同位素地球化学与二氧化碳逃逸;第7章阐述了珠江河水硫、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及硫酸盐来源;第8章对珠江河水溶解态钼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初探;第9章讨论了珠江悬浮物重金属地球化学及环境风险评价;第10章介绍了珠江悬浮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第11章主要介绍了珠江悬浮物黑炭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第12章和第13章分别阐述了珠江悬浮物的铜、锌同位素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