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
-
临证经验辑要林果森暂缺简介...
-
中医基础学李今庸为《国医大师李金庸医学全集》分册之一。 中国医药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讲义为国医大师李今庸先生1971年在原湖北中医学院执教期间主持编写的中医专业用教材,旨在阐发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为学习更深层次的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讲义分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与病理、中医诊法、辨证、预防和治则七个部分,这七个方面,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基本理论,也是学习祖国医学临床各科的基础。此外,在有关章节后面,附录一些现代科学的研究资料,以供参考,及启发学者对中医基础理论开展更加多元化的研究。
-
五行·标本辨证录郭海涛本书围绕中医传承,以作者自己的临床验案为例,紧扣个人诊疗思维过程,认真剖析就诊病例,内容涵盖就诊之初,诊治中间,以及诊疗结束,各个阶段,前因后果,病因病机。不但讲解治愈的例子,还讲解未愈的例子。从辨证的逻辑,到诊断的逻辑,再到用药的逻辑,着意说明中医辨证的重要意义,并从五行辨证逐步推演到标本辨证。此外,书中还有坏症辨证、医话杂谈等内容。全书旨在表达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对于提升辨证推理能力的重用意义。
-
内毒论吴深涛著本书是探索中医传承与创新的首部专论内毒病之学术研究成果。主要内容首先系统阐述吴深涛教授所创内毒理论及各种解毒法方诊治内毒病的学术思想,详细论述了其 的内毒理论之气-血-脉络辨证法诊治各种疑难病证的诊疗特点、病机认识、具体治则、治法、调护等,相关理法可能会成为中医学认识和辨治疾病的一种思维方式。本书以现代疾病谱中,因环境染污之毒和当今人类的不良生活方式等导致各种内因性毒素于体内渐进性蓄积为病,内毒致病已成为当今难治性慢病、疑难杂症难不断增多之主因为核心。经多年探索在明确了内毒的定义、性质、表现、分类及产生机制,以及辨治大法方药基础上,指出“内毒蓄损”已渐成为现代病证的核心病机之一,且“内毒不只是附生于火、痰、湿、瘀等邪气之毒, 是独立而客观存在之邪气。将内毒据其毒源不同分为“附生之毒”和“本原之毒”,从病性上分为阴、阳之毒。认为内毒不只是一个病因学概念,也是客观存在的病理产物,强调本原之毒是当今内毒之疾病谱由急危重症转向慢性病证之基础,其病机演变具有由浊致毒,由内而外,循气-血-脉络之传变之规律,总结出以气-血-脉络辨证为基础结合脏腑辨证施治的论治体系。整理出大量诊治内毒导致各种疑难杂病的病案。并结合其多年浊毒相关系统的基础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以界定其科学内涵,并探索建立系统的内毒之辨证论治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
-
本草之歌李云程,李世顺 主编本书收录100种常用中药,每药内容分诗歌、彩绘图、文三部分。诗歌:凡药以诗为赞,传递了药物诸多元素的重要信息。彩绘图:以药用植物的彩色图片为依托,采取直观写实手法,精工勾勒,重彩渲染,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为依据,依次阐述各药的来源、植物形态、药性、药名源流等内容,同时广集历代本草文献之精华及文人墨客的经典名句,择善而从,繁简有度,拓展和丰富了诗画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阅读性。
-
中医优势病种精准诊疗学何明丰 田华琴 林旋本书汇集了60多个中医优势病种的精准诊疗实施路径和方法,包括急危重症、骨伤病、肿瘤病、脾胃病、脑病、肝病、风湿病、肾病、心病、肺病、妇科病、内分泌病、耳鼻喉病、眼病、儿科病、肛肠病和皮肤病,主要介绍了各病种的概述、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概况、辨证施护和循证医学等内容。
-
赵莉娟临证经验集赵莉娟,陈筱云本书为山西省名中医赵莉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汇集之作。全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赵教授从医经历、学术思想及学术成果;下篇为临证特色,主要介绍了赵教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内分泌及呼吸系统方面疑难杂症的诊治思路,并精选了部分医案,同时对经典方剂应用提出了独到见解。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经方与时方互参,辨证与辨病相合,中西医理论互为印证,既有对现代医学的吸收与借鉴,也有对中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有对具体用药的发挥,具有很好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
陈玉峰学术经验集王月 胡亚男本书主要介绍了陈玉峰教授生平及其对中医理论与中医经典的阐发,此外重点收录陈玉峰教授的经典医案和经典方药数十例,书末附录整理出陈玉峰教授对中医学习方法及发展的论述。本书系统整理了陈玉峰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中医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
扶阳临证备要刘立安,董明达此书旨在救人与传法,分内、中、外三篇,内篇为《内经》和《伤寒》的扶阳解读;中篇为扶阳执中论,其根植于中医经典及历代中医大家的脾胃观,结合扶阳之法,用朴实的语言讲述扶阳脾胃观的本质内涵,可谓一语中的,振聋发聩;外篇重在拓展对扶阳之法的认识和解读。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 著;陈余粮 校本书由“中医复兴之父”,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的第二位医中圣人彭子益所著。该书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科学。本次点校,以中国国家图书馆1947年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为底本。原书为5册,第1册收“原理上篇”、“古方上篇”、“温病本气篇”;第2册收“儿病本气篇”、“时病本气篇”;第3册收“古方中篇”、“古方下篇”、“脉法篇”、“舌胎篇”、“药性提纲篇”;第4册收“《金匮》方解篇”、“《伤寒论》方解篇”;第5册收“生命宇宙篇”。各篇均单独列有目录。今将5册合为一书,将各篇目录删去,统一编排全书目录,而各篇各章节内容仍遵循原书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