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
-
破解针灸的文字密码王玉琳穴位命名有的根据局部解剖特征,有的根据穴位效用特点,也有的根据道家修身、养生的体会等。作者综合古代天文、地理、音乐等各方面知识,揣度古人对腧穴命名时的构思。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古典辞章,参考了诸多前贤的著作,为了便于广大读者理解,又把现代人的认识和自身在临床中的体会巧妙地结合进去。全书行文通畅、文字精炼,适合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
《金匮要略》入门精讲郑丰杰、王雪茜 编著《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被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以内科疾病为主,兼有外科、妇科等病证。“金匮”言其重要、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要意,全书只有2万余字,文言文难懂,让很多想学习中医经典的人望而却步。《〈金匮要略〉人门精讲》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郑丰杰和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雪茜联合主编。本书原文以元代仿宋刻本《新编金匮方论》(邓珍本)为蓝本,与宋代林亿等校定、明代赵开美校刻的《金匮要略方论》参照,力求更精确;原文 重点词注释 白话讲解 现代临床应用,呈现出极简条文背后的意义,助你了解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等,《金匮要略》仍是现今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核心,是学好内科学的经典。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助你实现从中医理论到临床应用的跨越。初学经典,就学这一本!
-
针灸杂悟赵百孝著本书是赵百孝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的总结,共分为5个章节,1.成长经历:故土汲养、首都增识、英伦磨砺、不惑前行。2.针道探究:针灸层次论治体系的发掘与构建,经络诊察是针灸诊疗的关键环节,针刺治神中的气功因素,中医对梦的认识与辨梦论治,针灸治疗言语疾病。3.经络诊察:经络诊察的基本方法与内容,人体各部经络诊察及临床意义。4.灸法创新:灸法的优势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百孝灸法。5.临证心悟论述了眩晕等18种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
-
实用新九针治疗学冀来喜本书共6章,从基础理论到操作技术、从临床应用到科学研究,对新九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第一章简述九针的历史渊源、科研发展历程、学术创新。第二章阐述新九针的针具与针法。第三章叙述新九针相关基础知识,包括经络、腧穴及针灸处方等,尤其总结增加了新九针处方。第四章分列内科、骨外科、妇儿男科、皮肤科、五官科病证及急症,详述98个目前新九针临床适宜病种的临床诊疗方案。第五章为新九针论文专著摘要。第六章讲述新九针临床研究进展。
-
李普临床肝胆病要旨传心录李素领本书是在李普老中医原有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40余年临证体会,并将过往李普老中医手书、已出版的书籍、发表的杂志内容逐一归类、凝练、升华而成。全书以病为纲。其后附大量详实医案,系统总结了李氏二代人治疗急慢性肝病、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脂肪肝、胆系疾病的临床经验,每种疾病均以概述、病因病理、中医病机、治疗原则、辨证论治、验方治疗、饮食宜忌、食疗、病案举例予以分项说明。有心者若能仔细品读,当能一窥李氏二代人治疗肝病的独特用药经验和治病思路。其内容通俗易懂,科学实用,适合广大中医医师、热爱中医的读者、社区医师阅读参考。
-
人体阴阳实质论何复东, 刘美, 严兴海本书从理论层面全新阐释中医阴阳理论的现代观,认识到了阴阳的物质基础即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将中医理论中抽象的阴阳概念与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从全新视角认识和理解传统中医学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并以此指导临床实践及研究,
-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解读陈志欣, 陈东英编著本书是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全新解读,其根于衣之镖“《辅行诀》整订稿”(是从医理出发,直抵陶氏创作此书时的精神主旨,提供了学理层面上相对精确的一个文本),并力求进一步阐释其中的深意。本书重要突破之处,在于将《辅行诀》的“五味化生”学说,由方药推广至脏腑。作者依照《神农本草经》气味化生学说制成五味化生图,展示了从药物的气味化生到与五脏的气化功能相结合全过程;又依陶氏五行气化图表,制成五脏各自的五味五行图,勾画出了阴阳五行及五味相互变换潜规则。
-
黄帝内经脉度李茂春 著本书作者从经脉循行、脉诊、奇正经脉等不同理论角度对现代医学机制进行了阐释。首先,立足于中医学经典经脉理论记载,对经脉循行路径和经脉内流动物质做出现代动物发育发生学和人体组织胚胎学机制性分析,并对经脉相关宗、营、卫三隧和经水、四海理论做出解剖生理学机制解析,同时对“经脉离合”“营卫生会”“经脉顺逆”理论做出解剖生理学机制解析,由此复原经脉结构、经脉关联理论背后的机制原理。其次,在经脉结构和经脉关联机制基础上,通过对“三部九候”和“权衡揆度”的现代医学机制解析,复原中医学经脉诊断理论背后的机制原理。再者,通过对奇经八脉循行路径和十二正经循行路径的结构解析,复原中医学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背后的现代医学机制原理。本书视角独特、阐述新颖,合传统现代以通古今,使读者得以了解传统中医理论背后机制的全貌,可供广大中医学者研学参详,以经典之旨汇通中西。
-
独树一针沈卫东 蔡娲沈卫东教授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主任、康复科主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海派中医杨氏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创立了“项八针”“腰八针”“耳八针”“消渴针”等特色治疗技术。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沈卫东教授的针灸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特色、经典医案医话,临床医案涉及内、妇、儿等临床诸科,内容博杂,治疗过程记述详备,对针灸临床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最后附上沈卫东教授学术传承人的跟师心得,传承和发扬沈卫东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专业特长。
-
系统的古中医学彭子益 著;陈余粮 校本书由“中医复兴之父”,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的第二位医中圣人彭子益所著。该书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科学。本书以“物质势力圆运动归纳于一个细胞小体”的原则,系统分析晋、唐以前“古”中医学之理论特点及治疗原则。全书分生命宇宙、系统原理处方基础、伤寒读法、温病本气、时病本气、时方改错等篇。现存1940年成都四川国医学院铅印本。全书分“生命宇宙篇”、“中医原理篇”、“经方用法篇”、“温病篇”、“伤寒论原文读法篇”、“伤寒论方解篇”、“ 杂症治法篇”、“时方用法篇”八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