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病症大典·耳鼻喉科病卷总主编 陈仁寿《中医临床病证大典•耳鼻喉科病卷》分为耳病、鼻病、咽喉病、口齿病四个章节,以中医常见耳鼻喉科疾病(包括口齿病)如耳胀耳闭、耳聋、耳鸣、脓耳、耳疮、鼻疔、鼻痔、鼻槁、鼻渊、喉风、喉痹、喉痈、牙痛、牙宣、口疮、唇风等24个病证为纲,广泛收集历代中医药古籍中的相关论述,选取其精要,分辨病名、辨病因、辨病机、辨病证、论治法、论用方、论用药、医论医案等进行梳理、分类、归纳、评述,阐述历代医家对耳、鼻、咽喉与口齿病证的命名与内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药等方面的认识,归纳总结历代医家诊治耳、鼻、咽喉与口齿病证的理论和经验,揭示中医耳、鼻、咽喉与口齿病证的历史沿革与学术源流,展示古代医家对耳、鼻、咽喉与口齿病证的辨治与认识轨迹。本书收集资料广泛,遵循中医药规律,立足中医临床,体现传统认识,展示耳鼻喉病证体系,梳理中医辨治方法,为临床提供中医思维与素材,力求使本书成为一部中医耳鼻喉病临床、教学、科研的重要参考工具书,从而既为现代临床诊治提供资料与思路,也为中医药科研、新药开发提供有效信息。本书丰富的文献资料及对病证梳理体系,亦可为中医内科学耳鼻喉病证的教材编写与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
全国名老中医喻文球外科临证治验王万春, 喻治达喻文球教授是江西省中医外科、中医皮肤科的主要创始人,名中医,江西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五批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行医四十余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中医外科理论进行创造性发挥,他重视脾肾在外科病治疗中的作用,在治疗外科疾病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喻文球老师是从基层的乡村医生做起,临床经历丰富,通过自己孜孜不倦的刻苦努力,加之他自身的悟性很高,思维敏捷、活跃,又有幸跟随国内中医外科、皮肤科多位名医学习,不断的充实提高,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床风格。 本书旨在传承、发扬当代中医外科名老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诊疗技术。
-
医方集解汪昂本书系我国清代著名医家汪昂搜罗古今名方,精心整理编撰而成,书成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刊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 全书共分3卷,以正方及附方的形式选录古今临床常用方剂700余首,其中正方388首。全书按方剂的功用性质分为补养、涌吐、发表、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等21类。每方除列述方名、说明主治,介绍组成及附方加减之外,并引录各家学说阐明方义。书后附有提供仓促救急之用的”急救良方”及养生参考的 ”勿药元诠”。
-
黃帝內經素問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帝内经》被尊为医之始祖,为中医从业人员和爱好者经典。《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本次影印选用明赵府居敬堂本作为底本,力图全真还原古本概貌(附必要的勘误),可作为学习、研读之权威性参考文献。
-
扶阳心法与临证旨要吴生元作者本书著者吴生元教授乃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先生(“吴附子”)嫡子,早年就读于云南大学医学院(现昆明医科大学前身)学习临床医学,1960年师从其父吴佩衡先生学习中医,并在云南中医学院系统学习中医三年3年。本书强调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实践经验的结合,通过理论探幽、辨证发微、治法心要、临床实践心得、方药辨析、扶阳实践与学术传承探讨等6个部分,系统论述了著者对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的传承探索及其56年的临证经验、心得体会,也寄托了著者为中医事业奋斗终生的炽热情怀。
-
普济本事方沈澍农《本事方》为宋代许叔微撰。约刊行于绍兴二年(1132)。该书成于许氏晚年,为其生平历验有效之方、医案和理论心得的汇集之作,取名"本事",意其所记皆为亲身体验的事实。现存主要版本有《四库全书》本,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等。全书10卷,分为23门。包括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病等脏脏常见病。及其他内科杂病,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诸证,伤寒时疫证等,每门分列数证,证下系方若干,每方均简述主证、病因、病机、用药、炮制及眼法,或载有关医论、病案、灸治、煨治法等内容。该书文字简明,列证、辑方切于临床。如对各类积证,除用缠金丹等治疗外,又依病情分为:酒、肉、血、气、水、涎、食六类病候,分别治疗;对阴毒证,由浅入深分为始得、渐深、沉困三候,而以正元散、玉女散、灼艾脐中等方药分别治疗。该书许多方、论为后世医家吸取或借鉴,如治疗中风的?g莶丸被《寿世保元》、《兰台轨范》、《成方切用》等书收录;治疗肠风的槐花散流传至今,已成为治疗痔疾的名方。
-
国医大师传承录 第一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 ; 余艳红, 于文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2年3月启动了《国医大师传承录》的编写工作。该丛书共分四册,从成长经历、成才经验、学术精华、临证遣方用药、大医情怀、师徒传承等方面,多维度、多视角展现120位国医大师为医为人之路,客观、真实、全面反映其学术成就、临证特色、文化学养、师徒授受等内容。这也是首次全景展现120位国医大师的中医学术力作。通过对国医大师群体进行全方位展示,既可总结共性特征,发现大师成才规律,又可在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中寻求创新的路径。
-
脾胃病学说历代名言与药对阐微钦丹萍本书融名言与药对于一体,总结了脾胃病学说和脾胃病诊治的精华,纵贯上下两千年,横跨医家近百家,涉猎古籍百余种,内容丰富翔实。章从历史发展和各家学说角度,对各个时期不同中医名家的脾胃病学说进行分析与研究,凝练历代名家脾胃病学说的特色,在时代大背景下领会脾胃病的精华。第二章萃取历代名言220余条,分门别类进行阐述,解释名言原意,点拨临证应用,参以现代研究。第三章摘录历代药对170余对,从单药功效,到药对特色,再示以方剂,旁及现代研究。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对脾胃病学说精华的总结,并有助于提高医师的脾胃病临证水平,是一本很好的参考用书。
-
实用腧穴取穴技巧李新华, 张选平主编目前有关腧穴定位的书主要是中医药院校选用的规划教材,版式固定,对于腧穴定位仅有标准定位的描述,定位的过程均无。教学过程中,定位的方法过程主要靠教师的经验。尤其是全国大赛准备中发现,各院校教师之间对于腧穴的定位方法之间也有争议,不统一。学生、自学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无所适从。本书编著者为2016年、2018年全国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技能大赛腧穴定位第一名获得者,在教学中、比赛中腧穴定位的方法获得评委组一致的认可。本书以中医药行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为蓝本,主要参照《腧穴定位标准GB/T2006-12346》有关腧穴的标准定位,应用骨度分寸定位法、解剖标志定位法及手指同身寸法等腧穴定取方法,逐一介绍每个腧穴的定取方法与技巧,并指出易出问题之处。配套全套微课程。
-
國醫典藏影印系列·備急千金要方孫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共30卷,总计233门,合方论5300余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和反映了自《内经》以后、唐代初期以前的医学成就,流传1300余年来,经久不衰。书中所用方药、养生、食疗等方法至今仍被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现今通行本,据考证,传世早者为日藏南宋刊本,19世纪中期日本江户医学馆据之影摹刊行,后本社影印出版。本次影印在版式上进行了扩印,对于影印本中不清楚的字进行描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