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
-
中国茶药方李成文,卫明 编本书收集历代名医用茶本草及茶方防治疾病之经验精华,历经三载编写而成。全书分历代茶论、各科茶方、茶疗医案三章。茶论按唐、宋元、明、清、民国排序,茶方按内、妇、儿、外、五官科及养生分类,茶案按内、妇、儿、外、五官科及嗜茶排列。本书可使医师者用茶之偏,养生者趋茶之利,爱茶者明茶之性,嗜茶者避茶之害,充分发挥茶叶防病治病与食疗功效,使茶回归药、食、文化本位,为今后研究茶疗打下基础,也为开发相关新药提供参考。
-
中医技能实训与考核手册黄建龙 白伟杰本书是根据中医师必须掌握的中医治疗技能要求,由教学团队按照教学目标,遵循技能学习的规律和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编写的教材。本教材以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四诊技能为纲,以针推灸罐等操作技能理论与实训、技能测试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理论与实操并重,配有全彩手法图。本教材从接诊开始,培养中医师规范的临床思维和诊断操作,同时涵盖模拟训练、教学工作坊、临床操作指导等实训内容,并通过小讲课、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提高中医师的临床诊断、辨证技能,开拓其视野,提高其发现并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中医防治家庭手册刘琼 庞震苗本书系统介绍了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中医适宜技术、家庭防护操作、膳食指导、起居指导等,具体包括熏洗、艾灸、推拿、耳穴贴压、香囊制作、塞鼻、药膳食疗、外用涂抹、空气消毒、调息守神、经络健身操等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方法。
-
吴述诊法研究·抓独法吴雄志 著本书介绍了有关诊法研究的抓独法。有关抓独法,之前曾经再吴述系列书有所介绍。本书将着重讲解抓独法在每个疾病中的具体运用。通过把《伤寒论》的条文逐一梳理,我们会发现整本《伤寒论》其实都是在讲抓独法。本书将从概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劳复这几方面来分析整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每一方、每一证的出处。具体介绍了《伤寒杂病论》经方中的各种方剂,包括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苓类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三物汤等,还有各种主证,包括桂枝汤证、麻黄汤证等,对这些方、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
思辨中医宋玉本书是一本试图阐释中医学科学原理的学术著作,作者为一名科班出身的西医医生,从事肝病诊疗与肝移植工作20余年,后参加西学中学习班!成为一名中医医生,本书即为作者的所思所悟。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为道篇、理篇、法篇与杂篇。 作者在书中阐述了中医“正邪相争”的客观物质基础,提出了自身病理变性异物、异体病理变性异物和人体自主排异本能等新的概念和假说。 本书的初衷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利用现代医学和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伤寒论》中的理法方药原理做一个尝试性的阐述和论证,提出一家之言,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本书可供中医工作者以及喜欢与热爱中医的人士阅读参考。
-
柳氏家传方及其应用柳少逸编著胶东柳氏医学流派,是由柳吉忱、柳少逸、蔡锡英等及其门生几代人,经过百年的辛勤耕耘,深览博采,磅礴会通,传庚接续,不断总结完善发展起来的。以“三观”——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统一的生命观,太极思维的辨证观;“四论”——老年退行性疾病的虚损论,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枢机论,器质性疾病的气化论,有形痼疾的痰瘀论;“一法则”——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为指导思想;临证以方证立论法式为学术特点;以“取法于上,筑基国学,以道传术,熟谙经典;天人相应,形与神俱;古今贯通,中西兼容;全面诊查,四诊合参;三辨合一,治病求本;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杂合以治,四方交融”等八大特色为流派特征。以中国象数医学、内伤性病机四论体系、 太极思维临床辨证论治体系、中医复健医学体系(医经派针术、医经派灸术、医经派推拿术、广意派小儿推拿术、脑瘫中医治疗康复技术等临床医技体系)和以“方证立论法式”临床应用体系为学术架构,理论体系完善,知识结构全面,临证技术丰富,临床方法成熟,学术特色丰富的一个中医学学术流派。 当前经方应用为许多医者关注,其应用较难掌握。柳氏医派崇尚“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学术思想内涵,其经方应用经验成熟。 本书名为《柳氏家传方及其应用》,将柳氏家传方结集,并附以医案,加以解析,向读者示以家传方应用之妙。
-
中医芳香疗法应用指南缪晓,赵琛本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医基础理论与芳香疗法,第二部分是中医芳香疗法应用实践。中医基础理论与芳香疗法内容部分,讲述中医芳香疗法的发展历史、理论渊源,中医芳香疗法的理论基础,以及中医芳香疗法常用的植物及其作用;中医芳香疗法应用实践内容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与芳香疗法、中医芳香疗法的适宜技术、中医芳香疗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三部分。在芳香疗法应用案例中,我们基于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结合时下大众关注的情绪、睡眠、体重、皮肤、环境等主题,进行了芳香疗法应用的重点介绍。 本书可作为芳香疗法治疗师的工具书,也适合各类中医芳香疗法爱好者阅读。希望本书能为读者供实际有效的中医芳香疗法的技术和方法借鉴。
-
针海探幽杨光编著本书共分四章。①针路历程,为作者学医成才及行医历程之回顾。②谈针论道,是作者对一些针灸理论的探讨,涉及针灸的疗效、刺法量学、针灸心理学、火针疗法及三通法的认识和理解。③临床医话,对一些临床敏感话题如中医与巫术的区别、针灸治病的机理、灸法可否治疗热证、针灸减肥的机理等做解答,还介绍了一些疾病的治疗经验和体会,涉及面较广。④医案精选,选择46个疾病50余个案例,涵盖内、妇、外、五官、骨伤科,介绍了针刺治疗经过并附有按语。
-
学用伤寒一本通李赛美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的身心健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转向传统,求助于中医。中医植根于人民大众之中,数千年来口授心传,以其天人合一、心身合一、以人为本、注重体质、个性化治疗,融养生、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等特色与优势越来越受人们青睐。作为中医精粹的经典著作《伤寒论》,不仅仅是方书之祖,更蕴含着深刻的养生智慧。在本书中,作者把看似晦涩难懂的中医知识通过浅显易懂的趣味性故事的形式讲解出来,旨在普及中医、推广中医,让大众了解自身生命运行的方式,养好身体;明白疾病产生的原因,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懂得医道,生病时做出智慧性的就医选择,让中医引领健康生活。
-
中医湿病辨证思维及案例分析苏凤哲我的导师路志正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百病皆由湿作祟”“北方亦多湿”的观点,并历经30余年,九易其稿,编辑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系统论治湿病的专著《中医湿病证治学》(2007),成为中医治疗湿病之圭臬。吾2005年拜路老为师,后又做路老的传承博士后,转眼已17年矣,十几年来潜心领会路老的湿病证治理论,验于临证,倾心专注,游于湿病之间,苦心揣摩,力求精进,稍有感悟即录之,久之茅塞顿开,渐成心得,今将所感所悟,拙笔成文,不揣冒昧,因名《中医湿病辨证思维及案例分析》。 湿病害人广而杂,变化多端,如不能掌握正确的辨证思路,犹如茫海中行船,没有航标,找不到方向,则渐行渐远,不着边际,虽殚精竭力开方,亦徒劳无益。吾从事湿病临床近20年,通过跟师侍诊抄方,耳提面命,又不断思索领悟,辨证思路逐渐清晰,总结出湿病辨证论治六字诀,即一审、二辨、三法、四药、五顾、六养。一审即审三因(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审病情。二辨即辨病所属,主要辨识病位浅深、寒热虚实、升降浮沉。三法即灵活施法,一是要掌握三焦治法;二是调脾胃治法,要把路老调脾胃十八字方针——“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灵活运用于湿病的治疗;三是要圆机活法,运用好燥湿相济、升降相依、寒温并用、消补兼施、肝脾同调等治法。四药即巧用方药,注重轻灵活泼、因势利导、量化有度,用药分寸拿捏到位、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五顾即处方审核回顾,重点审核立法是否正确,选方是否恰当,处方的寒热补泻、升降浮沉是否得当。六养即治养结合,用药十之八九,即要结合食疗、外治法,以及完善处方后,再给予养生保健的医嘱,由此可窥湿病辨证处方的全过程。 本书既是湿病的传承之作,又是本人临床经验的总结,全书分两部分:第一章为湿病概述,分别论述湿的来源、湿的性质与病理特点、湿病的治法、湿病辨证论治思路、湿病与微炎症;第二章为湿病案例辨析,分为肝胆病、心病、脾胃病、肺病、肾病、血液肿瘤疾病,经络肢体病、妇科疾病案例诸方面。案例分析首先概括病症要点,然后是证候分析,每组证候从辨体质、审病因,辨病位、定脏腑、辨寒热虚实等方面剖析病证,明确诊断,列举病机治法和方药特点使每位读者通过阅读病例分析,达到辨证思路清晰、治法正确、用药恰当的效果。 因本人才疏学浅,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冀同道不吝赐教,给予批评指正,如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则不负湿病传承发扬的拳拳苦心,特以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