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地球科学
-
射电天文干涉测量与综合孔径(美)A.理查德·汤普森 等著;阎敬业 等译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系统介绍射电天文干涉测量与综合孔径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上册(第1~8章):第1章简要介绍射电天文干涉测量的发展历程;第2章介绍干涉测量和综合孔径的基本原理及傅里叶变换原理;第3章分析干涉仪响应和测量方程,讨论互相关函数和互功率谱的关系;第4章介绍坐标系统和一些重要参数,构建了统一的阵列定标框架;第5章介绍综合孔径阵列的天线构型和观测仪器;第6章介绍接收系统响应;第7章介绍模拟接收机设计及其主要参数对系统的影响;第8章介绍数字信号处理和数字相关器。
-
东亚高空急流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效应张耀存东亚高空急流是东亚大气环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东亚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本书在全面回顾有关东亚高空急流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东亚高空急流的季节、年际及年代际等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效应,利用观测和再分析资料揭示东亚副热带急流在初夏季节东西方向的突变特征、副热带急流和极锋急流位置和强度的协同变化等新的现象及其与中高纬低频遥相关型和我国气候异常的联系,阐明东亚高空急流多尺度变化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制。本书是作者及其团队近二十年来在东亚高空急流研究方面积累的**研究成果,增加了对东亚高空急流活动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的认识,对深入开展东亚大气环流及短期气候预测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竺可桢全集竺可桢《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6卷,收录1936—1938年的竺可桢日记。1936年4月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仍兼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奔波于杭州、南京两地。家庭成员有妻子张侠魂、长子竺津(希文)、长女竺梅、次子竺衡(希平)、三子竺安(彬彬)、次女竺宁。1937年1月,竺可桢赴香港参加远东气象会议,中国代表在会中受到歧视,为维护民族尊严而愤然退出会议。“七七”事变后,竺可桢应召参加庐山谈话会。上海“八一三”战事发生后,竺家自南京珞珈路迁至杭州。上海于11月失守,浙江大学举校迁往浙江建德(一部分在西天目山),12月下旬再迁江西吉安。同年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由南京迁至汉口,年底再向重庆迁移。1938年1月,浙大在吉安白鹭洲复课。2月再迁江西泰和的上田村和大原书院等处。竺可桢积极推动浙大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兴水利,建学校,并筹建沙村垦殖场,协助地方发展和解决难民安置问题。他始终关注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的保护转移,指派浙大人员协助全程护送安置。同年9月,浙大再迁广西宜山,11月1日开学,11月19日决定以“求是”为校训。年内,竺可桢先后赴香港和昆明参加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家庭成员中,竺津入中央军校;张侠魂、竺衡于泰和染疾去世。
-
中国东部中王铁冠等This book focuses on Meso-Neoproterozoic geology and Petroleum resources in China. It offers the oldest sediments knowledge for petroleum generation, accumulation, alteration and preservation in the world. It provides a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a potential Precambria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realm through well-developed Meso-Neoproterozoic sedimentary strata with petroleum resources.
-
任阵海文集《任阵海文集》编辑组任阵海院士是我国杰出的大气物理学家,是我国大气环境科学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任阵海院士学术成就卓著,为我国大气科学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任阵海院士最早提出了大气环境容量、大气污染物输送、大气环境的区域性污染和边界层污染等系统理论。这些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为丰富我国大气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对控制和治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梳理了任阵海院士从事科学研究六十余年在大气环境容量、大气输送、大气颗粒物、大气臭氧、沙尘天气、酸雨、大气探测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重要科研论文,同时还收录了多个重要项目报告,是任院士在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领域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
-
海洋技术与仪器概论郑轶本书系统介绍了海洋技术与仪器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海洋技术基础理论、海洋通用技术基础、海洋仪器基础、海洋观测技术与仪器、海洋探测技术与仪器、海洋观测平台技术。本书系统介绍了海洋技术与仪器的相关基础理论、应用案例,是海洋技术专业本科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之一,可供海洋科学、资源与环境、物理海洋学等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也可作为地球科学等相近学科的教材。
-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理论与方法杨博,王密,皮英冬《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理论与方法》主要介绍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处理与应用,重点围绕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高精度区域网平差模型、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论述。《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理论与方法》共6 章,综合介绍国内外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的技术发展现状,重点介绍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几何成像模型构建、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模型构建、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匹配和大型区域网构建方法、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参数解算和粗差探测方法、多源数据辅助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方法和典型多源遥感卫星影像区域网平差实验。
-
密歇根湖沙丘植被的生态关系Henry Chandler Cowle本书属于“世界学术经典”系列之一,是考勒斯的博士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对芝加哥附近印第安纳州西北部的沙丘进行研究,主要讨论植物的形成、种类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而阐明植物发生的渐进变化以及导致这种变化的环境因素,即植物对沙丘环境的适应性以及表现出来的可塑性,并且发现了在不同条件下广泛分布的物种。全书共分为6部分,并附参考文献,结构完整,语言简明易懂。6部分分别为:引言,湖岸带概貌,生态因子,植物群落,结论和关于沙丘植被的早期研究(即概述)。其中第4部分“植物群落”占比最大,分为湖岸、处于初期阶段的湖岸沙丘、活动沙丘和固定沙丘共4类沙丘,分别阐述其上植物群落的演替。
-
虚拟麦积山石窟与瑞应寺蔡兰峰,王娟丽,杨擘,周美川历史文化遗迹的数字化保护一直是我国研究和发展的重要领域,这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纪录、传承和保护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各科研院所对于古建筑数字化重建,较为先进的技术是采用全景图热点技术、全景图自动生成技术以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实现具有交互性、自动生成三维全景图、增强三维全景图和社交分享功能。通过互联网、物联网、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手段转换成数字化形态,再利用大数据云服务平台,使历史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和再现。本书主要包括:麦积山石窟的历史文化遗迹综述、麦基石窟历史文化遗迹的三维扫描复原、麦积山石窟四号窟(上七佛阁)的虚拟复原、麦积山石窟瑞应寺的虚拟复原、麦积山石窟历史文化遗迹的VR展现等内容。书中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BIM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和VR技术。其中: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物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基础建立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具有可视性、优化性、协调性、可出图性等诸多特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包括外业航拍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采集与内业数据处两个方面,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采集多个视角的影像数据(垂直影像和倾斜影像),*终处理还原得到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真实三维模型,倾斜航摄仪与后处理软件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更多的用户利用倾斜摄影影像创建三维模型;VR(Virtual Reality)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种逼真的视、听等感受的虚拟的模型环境,通过VR眼镜是用户和虚拟环境进行自然交互。VR技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用户将完全沉浸于一个虚拟的合成世界中。如我们观看的5D电影,就是通过VR眼镜、动感座椅及其他设备为用户提供一个虚幻的空间环境。本书将复原研究、数字化建模、产品可视化等工作通过VR技术(虚拟现实)、AR技术(增强现实)、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的转化,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价值,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将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恢复,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为解决我国多达33万处的古遗址类遗产的展示与利用,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
基于协同视角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评估方法与实证研究冯彤 著本书是作者在长期从事大气污染治理与环境政策评估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与教学的基础上,融合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推出的一本专著。本书构建了一套大气防控政策效果综合评估方法体系,综合双重差分模型、暴露反应模型、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空间计量模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等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通过该套方法体系从环境改善效果、健康-经济协同效益、空间溢出效应及政策协同效应多维度实现环境税、中央环保督察、清洁取暖、工业企业环境规制、大气防控政策组合等多项政策措施效果的综合评估,探究政策效果的作用机制及当前不足,从而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控政策的完善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