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地球科学
-
竺可桢全集竺可桢《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22卷,补录竺可桢1917—1934年的文稿凡640篇。竺可桢在此时间段内任职历所多变,为便于理解本卷收录文字内容,特将其1927年前之经历择要梳理如下:1917—1918年,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任中国科学社董事,《科学》杂志编辑员。1918—1920年,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授。 自1919年起,为中国科学社永久社员;自1922年起任该社理事会理事;自1927年起担任多年社长和其他重要职务。1920—1925年,相继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和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 自1922年起,多次在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会程中任职。 自1924年起,相继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理事会副会长;自1929年起担任会长。1925—1926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所史地部部长。1926—1927年,任南开大学教授。1927年,任第四中山大学(后易名为中央大学)地学系主任。1927年,任中国天文学会副会长,后多年担任评议员。 自1928年起,竺可桢的活动虽然在国家和社会科教事业中渐次扩展,但至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之前,始终以在中央研究院主持气象研究所和全国气象事业为主,本卷文稿亦以气象研究所档案藏件为大宗。
-
地球动力学新理论刘全稳周期性、全球性、方向性、宇宙观,是蕴藏在地球构造运动的基因密码。构造运动的本质问题是产生构造运动动力属性问题,动力属性是构造运动的本质属性。针对地球构造运动所包含的周期性、方向性、全球性等特殊性,运用李四光提倡的宇宙观,建立起太阳、地球、球面板块三者的天体运动分析体系,研究了地壳板块的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获得了导致地球整体发生体积改变的地球的胀缩力、球面板块产生水平位移的强中纬力;研究了胀缩力的做功问题、突破机理;研究基于数学物理演绎推理,研究结论具有普遍性。
-
东亚高空急流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效应张耀存东亚高空急流是东亚大气环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东亚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本书在全面回顾有关东亚高空急流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东亚高空急流的季节、年际及年代际等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效应,利用观测和再分析资料揭示东亚副热带急流在初夏季节东西方向的突变特征、副热带急流和极锋急流位置和强度的协同变化等新的现象及其与中高纬低频遥相关型和我国气候异常的联系,阐明东亚高空急流多尺度变化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制。本书是作者及其团队近二十年来在东亚高空急流研究方面积累的**研究成果,增加了对东亚高空急流活动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的认识,对深入开展东亚大气环流及短期气候预测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竺可桢全集竺可桢《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6卷,收录1936—1938年的竺可桢日记。1936年4月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仍兼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奔波于杭州、南京两地。家庭成员有妻子张侠魂、长子竺津(希文)、长女竺梅、次子竺衡(希平)、三子竺安(彬彬)、次女竺宁。1937年1月,竺可桢赴香港参加远东气象会议,中国代表在会中受到歧视,为维护民族尊严而愤然退出会议。“七七”事变后,竺可桢应召参加庐山谈话会。上海“八一三”战事发生后,竺家自南京珞珈路迁至杭州。上海于11月失守,浙江大学举校迁往浙江建德(一部分在西天目山),12月下旬再迁江西吉安。同年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由南京迁至汉口,年底再向重庆迁移。1938年1月,浙大在吉安白鹭洲复课。2月再迁江西泰和的上田村和大原书院等处。竺可桢积极推动浙大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兴水利,建学校,并筹建沙村垦殖场,协助地方发展和解决难民安置问题。他始终关注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的保护转移,指派浙大人员协助全程护送安置。同年9月,浙大再迁广西宜山,11月1日开学,11月19日决定以“求是”为校训。年内,竺可桢先后赴香港和昆明参加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家庭成员中,竺津入中央军校;张侠魂、竺衡于泰和染疾去世。
-
任阵海文集《任阵海文集》编辑组任阵海院士是我国杰出的大气物理学家,是我国大气环境科学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任阵海院士学术成就卓著,为我国大气科学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任阵海院士最早提出了大气环境容量、大气污染物输送、大气环境的区域性污染和边界层污染等系统理论。这些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为丰富我国大气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对控制和治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梳理了任阵海院士从事科学研究六十余年在大气环境容量、大气输送、大气颗粒物、大气臭氧、沙尘天气、酸雨、大气探测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重要科研论文,同时还收录了多个重要项目报告,是任院士在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领域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
-
密歇根湖沙丘植被的生态关系Henry Chandler Cowle本书属于“世界学术经典”系列之一,是考勒斯的博士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对芝加哥附近印第安纳州西北部的沙丘进行研究,主要讨论植物的形成、种类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而阐明植物发生的渐进变化以及导致这种变化的环境因素,即植物对沙丘环境的适应性以及表现出来的可塑性,并且发现了在不同条件下广泛分布的物种。全书共分为6部分,并附参考文献,结构完整,语言简明易懂。6部分分别为:引言,湖岸带概貌,生态因子,植物群落,结论和关于沙丘植被的早期研究(即概述)。其中第4部分“植物群落”占比最大,分为湖岸、处于初期阶段的湖岸沙丘、活动沙丘和固定沙丘共4类沙丘,分别阐述其上植物群落的演替。
-
虚拟麦积山石窟与瑞应寺蔡兰峰,王娟丽,杨擘,周美川历史文化遗迹的数字化保护一直是我国研究和发展的重要领域,这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纪录、传承和保护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各科研院所对于古建筑数字化重建,较为先进的技术是采用全景图热点技术、全景图自动生成技术以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实现具有交互性、自动生成三维全景图、增强三维全景图和社交分享功能。通过互联网、物联网、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手段转换成数字化形态,再利用大数据云服务平台,使历史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和再现。本书主要包括:麦积山石窟的历史文化遗迹综述、麦基石窟历史文化遗迹的三维扫描复原、麦积山石窟四号窟(上七佛阁)的虚拟复原、麦积山石窟瑞应寺的虚拟复原、麦积山石窟历史文化遗迹的VR展现等内容。书中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BIM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和VR技术。其中: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物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基础建立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具有可视性、优化性、协调性、可出图性等诸多特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包括外业航拍无人机倾斜摄影数据采集与内业数据处两个方面,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采集多个视角的影像数据(垂直影像和倾斜影像),*终处理还原得到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真实三维模型,倾斜航摄仪与后处理软件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更多的用户利用倾斜摄影影像创建三维模型;VR(Virtual Reality)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种逼真的视、听等感受的虚拟的模型环境,通过VR眼镜是用户和虚拟环境进行自然交互。VR技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用户将完全沉浸于一个虚拟的合成世界中。如我们观看的5D电影,就是通过VR眼镜、动感座椅及其他设备为用户提供一个虚幻的空间环境。本书将复原研究、数字化建模、产品可视化等工作通过VR技术(虚拟现实)、AR技术(增强现实)、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化技术的转化,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价值,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将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恢复,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为解决我国多达33万处的古遗址类遗产的展示与利用,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
湖盆深水重力流沉积机理与沉积相模式宋明水,李存磊,张金亮本书在对重力流沉积理论发展历程简要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伊通盆地等多个陆相沉积盆地为研究对象,结合沉积实验模拟,论述了重力流流体性质转换形式和转换机理的研究,明确了重力流沉积物成因解释的方法,建立了多种类型的重力流沉积模式;同时本书针对粗碎屑重力流储层沉积期次划分的难题,提出了一整套完全的沉积期次划分解决方案,并建立了层序地层发育模式。本书对完善重力流沉积理论和指导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
岩石三维图鉴刘洁等本书提供了岩石内部三维结构的动态图像,共包含50个典型岩石样品,每个样品除了手标本照片、薄片照片及相应文字描述外,还提供微观CT扫描图像及层次丰富的三维结构可视化图像。通过扫描书中提供的二维码,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岩石内部三维结构,获取岩石中不同成分、结构的具象化信息。
-
滇东南红石岩韩润生,任涛,李文昌,黄仁生 等本书阐述了滇东南红石岩-荒田地区存在加里东早期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型铅锌铜多金属成矿系统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热液型钨多金属成矿系统,揭示了多类型矿床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综合应用矿床成矿模型、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构造-蚀变岩相学填图等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圈定8个重点找矿靶区,在50km2的勘查区内相继发现和评价了红石岩大型铅锌铜银矿床、荒田大型白钨矿-萤石矿床及大锡板中型锑矿床,在滇东南地区多矿种、多类型矿床找矿中取得了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