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大气及海洋环流模式动力学框架的适定性研究连汝续本书紧跟时代潮流,关注地球科学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对大气环流模型和洋流模型进行研究。本书介绍了大气和海洋环流模式动力学框架对应的初边值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适定性结论,包括不同外源强迫条件下的大气动力学方程组初边值问题整体弱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等,干和湿大气动力学方程组初边值问题整体强解的存在 性等,海洋动力学方程组初边值问题整体弱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以及整体强解的存在 性等。本书可供应用数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学习和参考。
-
黑龙江省旅游气象资源评估与服务陈农本书根据1991-2020年30年整编气候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冬季冰雪旅游、夏季避暑旅游和春秋季特色观赏游的 气候资源和优势,并对黑龙江省旅游气象服务做了相应的介绍。本书较全面、系统地向读者介绍了黑龙江省旅游气象资源,为读者了解黑龙江省各旅游季节的天气气候特点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书内涉及大量气象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为从事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并适合爱好旅游以及热衷于了解旅游气象知识的各界人士阅读使用。
-
强天气精细化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周慧,蔡荣辉本书是基于作者的有关研究工作和 外相关研究进展综合而成,目的在于介绍湖南省强天气精细化监测及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有效地提高对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不同类型的强对流天气的快速识别与预报预警能力。全书共分为5章,其中第1章介绍天气雷达精细化协同探测技术研究,第2章介绍强对流灾害天气自动识别算法和快速智能识别技术研究,第3章介绍强对流灾害天气的发生发展机理研究,第4章介绍强对流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究,第5章介绍强对流灾害天气联防机制。本书作为强天气精细化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的 新进展,不仅可作为广大气象业务和服务人员用书,而且对于从事大气科学研究和教学的人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还可供相关政府部门在防灾减灾决策与指挥工作中参考。
-
安徽地质遗迹黄建东,朱家虎,夏茂林,胡远超,茅磊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安徽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成果,深入地阐述了全省地质遗迹资源的地质背景、类型、分布、特征、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及地质遗迹景观与人文历史的关系,对安徽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安徽实际提出了全省重要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建议。本书运用大量 手实地调查资料和丰富的图片,着重从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遗迹、古人类遗址、重要岩矿石产地,花岗岩地貌、岩溶地貌、碎屑岩地貌,构造地貌、火山地貌、水体景观以及地质灾害、地震遗迹等方面,解读安徽地质遗迹成因,展示地质遗迹景观,宣传地质遗迹保护,展现自然生态之美。
-
行走在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公园李江风,彭文胜,黎妍,邓志高,高志峰等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境内,地跨麻城市、罗田县和英山县等二县一市。公园地处秦岭-大别山造山带东延部分,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公园生态环境优良、历史文化厚,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一个天然地质、地貌和生态博物馆。本书将从地学科普的视角、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各类景观的典型性、完整性、系统性、稀有性和优美性。全面展示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自2018年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后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
基于GIS的决策支持与表面分析陈静,朱庆杰本书主要论述基于IDRISI的GIS决策支持和表面分析方法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在决策支持中,分析了多准则、多目标决策,如加权线性组合法、有序加权平均法和多目标决策;研究了多目标决策中权重的计算方法、分析过程和应用实例。在表面分析中,分析了TIN (不规则三角网)和TIN表面、dempster-shafer理论、空间依赖性分析模型、模型拟合和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实践部分介绍了城市土地利用场地评价、石油工程中空气污染分析、套管失效、储层非均质性分析等在适宜性和风险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内容是根据实际操作过程进行描述的,便于读者使用。本书可以作为学生教学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防灾减灾、安全评价和GIS应用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
多结构化数据背景下滑坡灾害预测模型研究段功豪,卢涛该书重点介绍与总结了滑坡时间与空间预测模型特点、多结构数据挖掘方法及分布式数据系统平台建设等方面内容,并在 的长江三峡库区内秭归——巴东段建立了预测模型的案例。本书采用NoSQL结构体系构建滑坡多结构数据库,利用文本数据、监测数据、空间数据等分别建立多结构因子评价指标并定义相应的计算公式,以此建立基于多结构数据挖掘的时间预测模型和灾害体易发性评价模型,并在MapReduce编程框架下实现了滑坡大规模数据处理的时间效率提升。本书系统介绍了一种多结构化数据背景下滑坡预测的典型案例与分析流程,提升了我国在特定区域滑坡灾害调查与评价的信息化、系统化能力。
-
新疆天气年鉴杨霞,许婷婷,魏娟娟,张萌,栾亚睿等本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适应气象业务新发展的创新业务产品之一,全书共分4章:第1章概述了2022年新疆天气气候特点,并绘制了2022年年降水、气温、大风、沙尘、冰霍、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统计分布图;第2章按天气过程出现时间先后顺序,给出了2022年90场天气过程索引表,包括时间、类型、强度及灾情等信息:第3章对2022年31场中度及以上强度天气过程暴雪、寒潮、暴雨、强对流、大风、沙尘暴、高温等天气实况以及灾害性天气分别详细描述,给出过程累计降水量、 日降水、 小时雨强、过程 大日降温和极大风速分布等实况图,着重分析了高低空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T-lnp图等主要特征;第4章对2022年25场中弱和34场弱天气过程进行实况描述,并给出了环流形势分析。本书较为全面地梳理了2022年新疆天气过程特点及其影响,可供从事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经济、社会其他行业的业务、科研、培训和管理决策人员参考。
-
竺可桢全集竺可桢《竺可桢全集》收录迄今可见的竺可桢文稿约2000万字,共24卷。第1—4卷为学术论文、大学讲义、科普文章、演讲词、工作报告、思想自传、信函、题词、序跋、诗作等;第5卷为外文著述;第6—21卷为1936—1974年的日记;第22—24卷为补编。各卷附珍贵历史照片。本书为第5卷,收录竺可桢的外文论著59篇,其发表时间跨越58年(1916—1973)。大部分为学术著作,包括部分中文论文的英文摘要。其中,英文56篇,俄文3篇,英文论文大多为作者自撰,少数乃译自中文论文;俄文论文则由他人据作者撰写的中文稿翻译而成。英文论文中,作者1918年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HOONS OF THE FAR EAST为首次全文发表。除个别早期的英文论文未有中译文外,其余大多皆已译成中文正式发表,入编于本书1—4卷。应当指出,凡从中文著述译成外文者,作者都针对出版刊物的特点和读者对象及原文发表以后的研究进展,对文章作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改,因此不宜简单地看作是对原论文的翻译。有些文章,如关于二十八宿起源的论述,因应某些出版社或学术会议的要求,中、英文本都曾多次发表,而每次发表的内容往往有所变动。
-
追忆唐·亨伯格教授宋晓东本书是为了纪念杰出的地震学家、从事地震学研究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的良师益友——唐·亨伯格教授。本书包括了用中英双语撰写的来自著名同事的两篇序言和一篇前言,以及亨伯格教授生前指导的学生的19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读者可以找到他的学生参与的许多突破性成果,并体会亨伯格教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遵循的科学哲学和指导方法。在他的指导下,多位学生已经取得了成功,并在自己的研究经历中不断践行他的理念。亨伯格教授提出的地震波形建模已成为限制从内核到地壳的地球结构以及快速量化地震时空破裂行为的关键方法,如今已在地震学科被广泛采用。这些文章证明了亨伯格教授谦逊的科研态度、永葆好奇的求知精神,以及他对解译地震记录的巨大热情,这使他深受研究生和同事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