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
等离子体电化学原理与应用蒋百灵,蒋永锋 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等离子体电化学原理与技术研究和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等离子体电化学原理与技术从欧洲研究高电压阳极氧化的电压电流关系开始,前苏联巴顿研究所系统地研究了阳极和阴极等离子体电化学原理与技术。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开展阳极微弧氧化理论,西安理工大学及其他高校院所开展微弧氧化系列设备的研发和应用研究,等离子体电化学原理与技术随着电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于成熟。等离子体电化学原理与技术已从阀金属阳极表面微弧氧化拓展至金属阴极表面的合金化和表面纳米化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名称演变有火花放电阳极氧化、微弧氧化、液相等离子体等等。因各研究者专业的不同和分析角度的不同产生差异,作者结合气体中等离子体技术,建议该技术统一称为等离子体电化学原理与技术。其中阳极表面为微弧等离子体氧化技术,阴极表面为溶液中等离子体合金化及溶液中等离子体纳米化。其中阀金属(Al、Mg、Ti、Zr、Nb、Ta、Hf)表面微弧等离子体氧化技术研究和应用已广泛开展,因此本书系统介绍了等离子体电化学的Z新理论成果和研究进展。阳极阀金属表面微弧等离子体氧化理论从处理溶液体系开始研究。初期研究认为不同处理溶液影响了微弧等离子体氧化陶瓷层的成份和结构,进而影响到陶瓷层的性能。最近研究认为微弧等离子体氧化处理机理主要决定于微弧等离子体氧化电源模式。微弧等离子体氧化理论从气隙膜等离子体理论发展到向陶瓷层的量子化理论方向发展。纳秒脉冲电场作用于阴阳极之间,在阳极呈离散的弱电弧形式,而在宏观上表现为强辉光形式,其产生高电压幅值,窄间隙,高重频和陡上升沿脉冲放电完全击穿气隙膜,快速形成贯穿两极的等离子体通道,激发了相互交叠大面积均匀放电,等离子体区域扩大,高重复频率纳秒脉冲放电造成记忆效应、热效应和超声冲击波负压吸引力,在表面发生物理效应和化学效应。离散纳米电子束通过与阳极表面交换能量是阳极表面原子脱离表面以纳米颗粒形式集聚柔性研磨剥离。本书在系统整理几十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类和总结了等离子体电化学的物理化学原理,全面介绍不同流派的观点,反映了当今世界的等离子体电化学的前沿技术成果,对等离子体电化学电源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详述。同时本书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等离子体电化学原理和技术前沿,提供给我国本领域研究者参考,希望更多等离子体电化学研究者在此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
应用化学基础及前沿应用研究王林郁,郑瑞凤,刘艳春 著本书主要论述应用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应用化学涉及的多领域前沿应用,系统地阐明化学在能源、环境、材料、石化等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并增加一些化学在相关领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应用,以突显化学在现代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元素与物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与电化学、有机化合物、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能源领域的前沿应用、环境领域的前沿应用、材料领域的前沿应用、石化领域的前沿应用等内容。本书可供应用化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在校师生和研究人员参考。
-
石墨烯材料质量技术基础任玲玲本书共七章。前两章主要介绍了计量与材料计量的基本概念,以及石墨烯材料计量、标准的规划设计及框架。后五章主要介绍了石墨烯材料质量评价中关于真假判断的部分计量技术。第3章介绍了石墨烯材料拉曼光谱计量技术,第4章介绍了X 射线衍射法测量石墨烯材料晶体结构,第5章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法测量石墨烯材料厚度,第6章介绍了石墨烯材料电子显微镜计量技术,第7章介绍了石墨烯粉体化学成分测量技术。附录补充了X 射线衍射仪的溯源性研究、掠入射X 射线反射膜厚测量仪器校准的内容。
-
无机及分析化学韩晓霞,倪刚 编本书是农林院校各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课程的配套教材,该书内容丰富全面,覆盖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书中图文并茂,除理论知识的阐述以外,还加入大量例题,每章配有阅读材料和习题,以便于学生加深巩固所学知识。书后有附录材料,以便于学习时查阅。本书是农林院校各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课程的配套教材,共分十二个章节,在充分体现两个二级学科(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特色的同时,注重将这两个学科的知识充分融合,避免重复。书中对例题和习题的选择注重结合实际,还在部分章节后面加入了拓展阅读材料,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
无机化学实验白广梅,任海荣,陈巍 著《无机化学实验》内容包括三部分:部分介绍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第二部分介绍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常用仪器,第三部分为实验项目,涉及无机化学基本原理实验、元素化合物性质实验及无机制备实验。内容既与无机化学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无机化学实验》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立体化实验教材,内容切合教与学,资料针对性强,可用作化学、化工、环境、食品、农、林、医、生命科学等专业无机化学实验教材,可供相关专业学生、教师阅读,也可供参加化学实验竞赛的学生及指导教师参考。
-
含氮杂环多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李芬芳 著配位聚合物是指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与刚性的、半刚性的或柔性的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无限网络结构的杂化无机-有机晶态超分子材料。作为一类新型杂化材料,配位聚合物在磁学、气体储存、异相催化、化学传感、电致发光、分子识别及能量储存祀转变等多方面均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本专著基于主族金属、过渡金属与6种不同的含氮杂环多羧酸配体设计合成了18个新型的具有较好的光学或磁性质的配位聚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研究了具有单电子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磁性,另外,对具有dio电子构型的金属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荧光性质的研究,并将它们用于金属离子及常见阴离子的检测。
-
伟大发现的一天[俄] 鲍·米·凯德洛夫 著,林永康,刘则渊,王续琨,赵国良,薛祚中 译元素周期律是伟大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一项伟大发现。俄罗斯科学史家凯德洛夫的巨著《伟大发现的一天》,依据门捷列夫的翔实手稿和相关档案材料,令人信服地论证了门捷列夫是在1869年3月1日(俄历1869年2月17日)一天之内做出元素周期律这一伟大发现的。《伟大发现的一天》是30多年前由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教师林永康、刘则渊、王续琨等集体翻译的。《伟大发现的一天》是一部科学史和方法论相结合的杰作,至今依然具有诱人的学术魅力。《伟大发现的一天》译者写了长篇序言,试图追踪作者的思路,梳理发现的脉络,对著作给予解读,概述发现日的史实,还原做出发现的方法,澄清曲解发现的传说,以期为读者重走这一天神奇的发现之旅提供一幅简明的路线图。
-
纤维电子学彭慧胜 著《纤维电子学》主要总结了具有能量转化、能量存储、发光、计算、传感等系列功能的新型纤维电子器件。重点阐述界面和微结构对纤维电子器件性能的影响机制,揭示纤维电子器件中电荷产生、分离、传输和收集的一些基本规律。《纤维电子学》也从纤维电极材料合成、界面调控、器件构建方法学、学科交叉应用等多个角度,展望了未来纤维电子器件的主要发展方向。纤维电子器件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正在快速成长,有望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学科。
-
天然产物核磁共振图解实例丁中涛等 著《天然产物核磁共振图解实例》以部分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天然产物为对象,通过这些化合物的实际核磁共振谱图的综合解析来讲解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天然产物核磁共振图解实例》共分为7章,第1章主要介绍核磁共振波谱的基本知识,包括1H NMR谱、13C NMR谱和二维核磁共振谱(1H-1H COSY、HMQC、HMBC、NOESY谱和ROESY谱);第2章讲解酚类化合物的综合图解;第3章介绍黄酮类化合物的综合图解;第4章讲解萜类化合物的综合图解;第5章讲述生物碱的综合图解;第6章讲述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综合图解;第7章讲述环肽类化合物的综合图解。综合图解章节均先简单讲解所述类型化合物的基本核磁共振波谱特征,然后从简单化合物入手,逐步讲授复杂化合物的解析,并在解析过程中讲解和回顾核磁共振基础知识。
-
分析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田继兰,乌兰其其格,吕雅娟 著近年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不断促进分析化学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产生。本书对一些常见的分析化学的分析方法进行重点介绍,突出其原理、作用和应用。本书首先对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定性分析法进行阐述,然后重点介绍了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及一些常用的仪器分析法,最后对分析化学中的样品制备及常用分离方法进行分析。本书语言简明扼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列举了不少应用实例便于理解,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