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大学生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王文科 编《大学生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与科研的基础上,针对大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大学生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研究成果撰写而成。《大学生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分为人文维度篇、人格维度篇、人性维度篇、人生维度篇、人道维度篇,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生存环境的适应与发展、生命质量的道德与境界、健全人格的认知与完善、人际社会的交往与关系、两性之爱的心理与行为、拥抱生命的情感与幸福、生命风险的预防与救护、应对生存的压力与挫折、生命成长的危机与干预和生命价值的追求与创造。《大学生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时代感强,可作为高等学校人文通识课、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使用。
-
抑郁症怎么办张斌 著本书列举了与抑郁症有关的诸多问题,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给予专家解答,介绍了抑郁症的关键症状、需要做的检查、对症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等等,特别是重点讲了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抑郁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护理方法,适合大众中推广普及。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杨小丽,孙宏伟 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为第三版,较上版增加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对一些章节进行了必要的整合、删减,力图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善于质疑,以发展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大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有效的方法正确应对学习、生活和交往中的各种变化,预防或矫正心理困扰和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结构体系完整,涵盖了心理适应、自我发展、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恋爱婚姻、挫折应对、生涯规划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共同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内容新颖实用,在广泛吸收国内外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预防的策略;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穿插了大量案例和拓展学习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医教协同吴增强 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保健科等在上海4个区(浦东新区、杨浦区、黄浦区和静安区)35所中小学开展了为期4年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医教协同”模式研究,本书主要阐述该研究的过程和成果,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高风险学生的筛查与干预、心理障碍学生转介、危机预防与干预四个方面的内容,并总结了医教协同的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分享各试点学校的案例。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主要依托的是教育系统本身的专业资源,然而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力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服务需求。引进医学界心理服务专业力量,进行学生心理服务医教协同模式的实践探索,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
干部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向红 著本书通过工作、人际关系、家庭、身体健康、信仰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呈现干部心理对个人及组织发展的影响,探讨干部的压力来源、压力导致的后果以及预防性压力管理的各种方法,使干部对自己的心理有客观科学的认知,通过不断地反省和调适,减少社会知觉障碍,提高自我监控、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指数,促进干部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希望本书能为广大干部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帮助。
-
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训练课实录韦志中 著积极的心理品质决定个体的行为方式,能帮助个体对抗心理压力、心理疾病,促进个体发展和进步,是个体拥有幸福人生的基础。因此,孩子健康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养成积极心理品质。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职业奋斗积蓄力量,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本书主要展示四堂积极心理品质训练课,第一堂课唤醒学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意识,增强自我认同感,后面三堂课的主题分别是感恩、幽默和赞美。感恩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幽默提高情商和社交应对能力,赞美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从中学习和进步。通过这四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与人交往,发挥性格优势,实现健康成长,为职业发展和生活幸福奠定基础。
-
伴你一生的睡眠指导书爱丽丝·格雷戈里(Alice Gregory) 著,刘可澄 译这是一本贯穿你一生的睡眠知识科普书。从呱呱落地到垂垂暮年,睡眠永远陪伴我们,它在人生不同阶段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更与认知学习、精神健康、身体机能等方面密切相关。 作者爱丽丝根据自身十余载的研究经验,就心理学及行为认知方面,分享各种真实案例以及与各领域专家学者的启发性讨论,阐述了不同年龄下人的睡眠状态、睡眠问题、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此外,书中不只分享了各种助眠的小妙招,拯救逐渐失去控制的自主睡眠,也更让读者学会在清醒时同样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
我还能变好吗王轶楠 著生而为人,都不完美,人间值得我们变得好一点儿。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导师王轶楠和她的学生合著的一部心理科普文集,全书围绕“自我”这个主题,通过一篇篇专业而不失风趣,严谨而不失灵活的文章,讲述了如何了解自我,如何塑造自我,如何完善自我,ZUI终如何超越自我等问题。 读自我心理学,让你增强自知力,完成自我超越,成为更好的自己。
-
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张沛超 著本书是资深心理咨询师张沛超面向大众读者的原创心理学著作,汇集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反思。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中国人常见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提出破局之法,对症下药,针对性强,是一部具有实用价值和积极意义的心理学读本。全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围绕“如何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这一话题展开论述。作者学贯东西,把西方精神分析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细致入微地从不同角度剖析心理问题的成因,并系统性地提出修复原生家庭结构、培养承载各种情绪的能力、整合欲望资源等多种调节方法。他提倡不断地自我觉察,回归过去,回归家庭,回归自己,把困扰我们的固有问题转化为一面透亮的镜子,从中照见真正的自己。其解读契合中国人的心理状况,适合中国的文化语境,实用性强。 作者以随性的笔触讲述专业内容,个中不乏生活中典型有趣的事例,思辨性与共情感兼具,行文间时常闪现通透豁达的智性之光。他帮助读者一步步地追根溯源,从自己的过去中寻找症结,由此进行自我疗愈,化解内心冲突,从而更好地拥抱人性的一切存在,收获自在人生。
-
娇惯的心灵[美] 格雷格·卢金诺夫,[美] 乔纳森·海特 著,苏心 译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的每一天都要受到父母的严格安排和设计。放学后,不再能自由玩耍,而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以及其他有人组织并监管的活动,W一的目的就是要超过其他孩子。 生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却惯于在社交媒体构筑的虚拟世界里寻找意见的共鸣,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他们往往用举报的方式来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美国青少年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比例大幅激增,自杀率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心理焦虑,已经成为大学生寻求心理治疗的首要问题。 与其为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好路。有些善意的保护可能会适得其反,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反而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脆弱的一代”。这不能简单归咎于父母和教育管理者,更不能归咎于“娇惯”的孩子,全社会应共同反思和努力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