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青海省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赵慧莉,祁雅婷 等 著《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这项研究以青海农牧区寄宿制学校中出现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为对象,以积极探索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为目标,力图为科学开展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和政府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依据。是近年来我国较为全面系统论述青海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研究成果。青海省农牧区寄宿制学校的出现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教育方面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转变农牧区教育发展方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实现农牧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自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以来,青海省农牧区寄宿制学校的数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截止2009年年底,全省农村牧区共有寄宿高级中学68所,寄宿制初级中学197 所,寄宿制小学424所。寄宿制的办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据相关部门调查,青海省农牧区中学生辍学率从2001年的6.84%降到了2008年的1.93%,这和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带来的贡献是分不开的,这一办学模式已成为发展青海省农牧区基础教育的重要力量。寄宿制学校在青海省农牧区取得成功的同时,学者对寄宿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阶段的寄宿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由于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易引起学生适应期的焦虑与情绪波动,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化解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甚至可能衍生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何探索出适合青海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集中办学后农牧区教育出现的一个新课题,十分值得研究。因此,对于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正是基于寄宿制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学生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的。青海农牧区寄宿制学生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第一,在理论价值方面,可以探索农牧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创新农牧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模式,为促进我国农牧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在实用价值方面,可以针对青海省农牧区中小学生心理状况,科学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科学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同时,开展青海省农牧区寄宿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促进农牧区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维护地区和谐稳定。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于志英,李迪 著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书以“教学做”一体化为原则,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益指导,帮助大学生拔开心灵迷雾,走出心理困扰,培养积极心态,塑造健康人格。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朱海娟,王莹,刘鹏飞 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立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普及,帮助高职高专学生了解和掌握自我心理健康保健知识的心理调节方法,帮助他们学会适应高校的生活和学习,了解和掌握人际交往、恋爱、择业及就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以及心理训练技巧等使学生解惑于心理困扰,拥有健全的人格,能高效、快乐、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于一体,力求突破传统教材的思路和描述语言,凸显心理训练对大学生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的作用,为广大学生和一线教师提供可读性强、参与性强的课程用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员的参考读物和培训教材。
-
知心育人董奇 编本书致力于为广大中学教师提供一套在日常工作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指导用书。手册从教师实际工作的视角切入,对接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聚焦教师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难点,帮助教师基于学生发展规律,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学生情绪、行为、学习、交往、个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根据教师真实工作场景进行内容设计,指导教师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师生交流、家校协同等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不断提升育人能力,促进职业生涯发展,实现教学相长。手册可以作为教师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知识库和方法库。教师可以查阅学生行为表现背后的规律和机制,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好地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书育人工作;也可以参考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升育人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甄晶,方苏 编本教材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职业教育的需要,紧扣时代发展特点,设计了十个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专题。每个专题单元结合由编者主讲的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运行的在线开放课程,内容上通过“事说心语”的案例分析导入“温故知心”的理论知识,通过“扪心问诊”模块帮助大学生认识当下的心理状态,最后围绕“学思践心”模块设计相关单元团体活动方案。教材内容的安排上突出理实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设计理念。本教材意在着力发挥心理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引导大学生秉承“自己是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树立自觉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宋理玲,尹红霞 著本书在内容上,从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展开,每个章节都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围绕本章主题,先进行案例导入,分析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第二,心理健康表现领域,从维护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结合拓展性的阅读材料和案例阐述心理问题的识别、预防和矫正的方法,阐明在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何增进心理健康;第三,课程实践,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讨论、心理测试及心理练习等方式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
中职生心理健康宋兴川,刘继明 编中职教育是中国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曾为中国经济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也做出了许多贡献。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国家及企业的目光逐渐从高等教育转移到专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职生面临的社会压力更大,所以关注中职教育,关注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是当前比较迫切的任务。编者结合国家职业教育的文件精神,立足中职生生活与学习的实际编写了本书。本书从心理健康的视角关注中职生的社会适应与发展,内容涉及中职生的能力与创造、自我与自我概念、生存与社会适应、性与青春期、情绪与管理、挫折与应对、生涯规划与成功、生命与死亡,以及心理问题与辅导等方面。
-
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实用教程史琼 著本书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概要介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理论,并对大学生在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和人格、能力等个性心理中表现出来的发展特点以及在学习、生活、人际、恋爱、职业等多种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等进行讲解。
-
中职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颜苏勤 编本书是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拓展模块教学用书,是中职生成长手册系列丛书之一,根据党和国家的新精神、新要求,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和学生的新特点,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书包括八个单元,分别为:青春的绽放、性别的悦纳、青春情绪雨、花季的交往、爱的能量棒、为爱做准备、青春保护伞、爱的“心”港湾,向中职生介绍了关于保护自己青春期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帮助他们积极地、正面地去理解和解决自己的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书可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课、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班会等使用,也适合于中职生自我学习使用,同时也是家长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参考书。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何贞国,苏颖,钟筱璐 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轨道交通专业版)》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论证,共分为10大专题、28项学习任务,教材具有以下特点:创设情境、课堂活动互动多;内容具有专业针对性,案例分析来自轨道交通行业真实案例,贴近学生专业:拓展阅读丰富了学生知识;使用二维码更适应现代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充分体现了“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轨道交通专业版)》在使用中修改、在修改中完善,是《城市轨道交通心理学》的升级版,蕴涵了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心理学教师的心血,也是学院“三教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