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
-
需要理论视角下的西方经济学夏冬本书将行为科学中需要理论和传统经济学结合起来,力图运用需要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作者对需要理论新的见解,系统地解读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概念和主要内容。有助于从事行为科学研究的人员、经济管理工作的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从人的基本天性角度来理解经济学基本概念和观点,从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对于从事行为科学与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人员,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图书目录:上篇 “N—S观”及其对基本经济现象的解释第一章 需要理论的进展与“N—S观” 一、需要理论综述、评价与新进展 (一)经济理论与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 (二)对经济及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的评述 (三)人性问题新探索 (四)进一步的思考 (五)小结 二、实力:满足需要的杠杆 (一)实力的概念 (二)实力与决策过程和执行过程的关系 (三)实力:满足需要的杠杆 (四)实力概念的量化 三、“N—S观”的进一步说明 (一)需要结构的波动 (二)群体需要与群体实力 (三)需要与实力的相互关系 (四)“N—S观”视角下的知识理论体系 (五)“N—S观”对前人需要理论的简要解读 第二章 “N—S观”视角下的基本经济现象 一、交换现象 (一)交换现象本质 (二)“自由交换”与“非自由交换” (三)群体中的交换:交换中的联想与比较 (四)非交换占有与实力 (五)物品交换的数量比例决定 二、货币现象 (一)满足交换需要:货币的出现及形式变化 (二)满足交换需要:符号货币的供给量 (三)商品货币经济中的交换规律:“N—S观”对马克思价值规律的解读 (四)货币职能的“N—S观”解释 (五)用货币量代表需要满足程度的“利”与“弊” 三、收益、成本和机会成本 (一)收益和成本 (二)机会成本 四、生产现象 中篇 需要理论视角下的西方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市场机制与“N—S观” 一、市场与“N—S观” 二、需要理论视角下的需求规律 (一)“需求”与“需要” (二)需求曲线与需求规律 三、需要理论视角下的供给规律 四、弹性、价格机制与蛛网理论 (一)弹性:一个反映事实要素的概念 (二)价格机制:以需要满足的最大化为动力基础 (三)蛛网理论:价格机制的动态描述第四章 消费者需求理论与“N—S观” 一、“N—S观”视角下的基数效用论 (一)效用 (二)基数效用论的假设前提 (三)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四)基数效用论对需求规律的解释 二、“N—S观”视角下的序数效用论 (一)序数效用论的假设前提 (二)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三)序数效用论对需求规律的解释 (四)需要理论视角下的正常品、劣质品、吉芬品和炫耀品 三、消费者需求理论的“N—S观”评论 (一)有关“供需”的几个问题 (二)基数序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对比及其“N—S观”筒评 (三)对效用理论“批评”的解读第五章 供给理论与“N—S观” 一、生产理论的“N—S观”解读 (一)生产理论的几个概念 (二)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 (三)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 (四)规模收益问题 二、成本理论的“N—S观”解读 (一)成本的含义 (二)生产者的短期成本 (三)生产者的长期成本 (四)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第六章 市场理论与“N—S观” 一、不同的市场结构:环境约束差异或要素前提差异 二、环境约束差异的延伸:不同市场结构下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 (一)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生产者需求曲线 (二)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生产者成本曲线 三、差异约束下的决策: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产量与均衔价格 (二)完全垄断市场的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三)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四)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四、不同市场结构的效率:社会需要的实现 (一)从个体角度到社会角度 (二)社会需要的演化:对市场结构的选择 (三)实力构成的对比:生产者的个体需要与社会的群体需要第七章 分配理论与“N—S观” 一、相关概念 二、“N—S观”视角下的生产要素需求 (一)对生产要素需求的一般原则 (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时生产者对单个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 (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且两个要素可以变动时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 (四)多个生产要素可以变动时生产者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三、“N—S观”视角下的要素供给” (一)生产要素供给约束的一般特点 (二)几种典型生产要素的供给 四、“N—S观”视角下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及价格决定 五、本章总结:“N—S观”对分配理论的综合评述 (一)小结:分配理论的“N—S观”解读 (二)对有关“评论”的解读第八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的“N—S观”解读 一、均衡问题 (一)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二)一般均衡模型 二、福利经济学的“N—S观”解读 (一)福利经济学的概念 (二)社会福利的检验标准 (三)社会福利函数与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第九章 微观经济政策与“N—S观” 一、“N—S观”对微观经济政策的整体观察 二、“N—S观”视角下的微观经济效率政策 (一)抑制垄断的微观经济效率政策 (二)针对公共物品的微观经济效率政策 (三)针对经济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效率政策 (四)针对不完全信息的微观经济政策 三、“N—S观”视角下的微观经济公平政策 下篇 需要理论视角下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论与“N—S观” 一、“N—S观”视角下国民收人的衡量标准与核算方法 (一)几个“收入”概念的“N—S观”含义 (二)国民收入三种核算方法的“N—S观”解读 二、简单的国民收人决定论 (一)国民收入恒等式 (二)几个概念:消费、储蓄与投资 (三)规律与原理 三、IS—LM模型 四、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曲线AD的决定 (二)总供给曲线AS的决定第十一章 “N—S观”视角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N—S观”与宏观经济目标 (一)需要整合与宏观经济目标的形成 (二)实力因素与宏观经济政策 二、“N—S观”视角下的宏观财政政策 三、“N—S观”视角下的宏观货币政策 四、“N—S观”视角下的收人政策(或工资——价格政策) (一)收入政策目标的本质:需要演化的结果 (二)收入政策执行中对需要理论的运用第十二章 动态经济理论与“N—S观” 一、经济周期理论的“N—S观”审视 (一)基于需要理论的观察 (二)基于“实力”的观察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N—S观”审视 (一)需要演化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 (二)实力因素与经济增长理论 三、通货膨胀理论的“N—S观”审视 (一)通货膨胀:物价变动中的事实要素 (二)需要整合:通货膨胀产生影响的途径 (三)实力因素: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第十三章 “N—S观”与开放的宏观经济理论 一、开放经济理论的几组概念 (一)国际收支平衡 (二)汇率 二、考虑经常项目的IS—LM模型 (一)几个概念 (二)开放经济中的IS—LM曲线 三、资本项目与净资本流出函数 四、BP曲线与四部门经济的宏观管理 (一)国际收支均衡函数 (二)四部门经济的宏观管理附录l 西方经济学常见概念的“N—S观”解读附录2 “N—S观”的一些现代例证参考文献后记
-
近代中外经济关系史论集汪敬虞本书内容包括:近代中国社会和中西关系的实质问题、浅议近代中外经济关系的评价问题、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殖民主义观点问题等。
-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张雪艳、李楠暂缺简介...
-
本与末王大庆编本书从经济思想人手,运用历史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本末观”进行了研究,大致分为两个层次:(一)各家各派思想家的“本末观”之间的比较;(二)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本末观”之间的比较。同时,本书以中国的“本”和“末”及其相关的三对伦理学和哲学范畴,即“义”与“利”、“公”与“私”、“善”与“恶”作为主要的参照系和分析的出发点,并从古希腊思想家的论述中发掘出相同或大体相当的范畴,进行了比较研究。
-
国土资源知识读本国土资源部宣传中心暂缺简介...
-
西方经济学赵英军《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旨在帮助初学经济学的学生树立起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编写者参考了大量中外相关文献资料,本着让学生“易读、易懂、易掌握”的原则,对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体系结构做了改进,并在叙述语言上尽可能到简练、直白,力求使学生或初学者从总体上把握经济理论框架、掌握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书是浙江工商大学重点建设的系列教材之一,也是浙江省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成果之一。
-
论国民与国家的财富(英)斯密(Smith,A.) 攻本著作总结了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提出了自由放任的主张,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对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作者亚当·斯密因此而声名显赫,被誉为“知识渊博的苏格兰才子”。为了使这本内容宏大,章节繁多,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巨著走上大众读者的书架,同时方便现代读者们领略其主旨和精华。本译本在翻译时,删掉了一部分不太适合现代人阅读的内容,并尽力注意使用通俗化的语言进行诠释,同时保留了原有的章节安排。帮助读者了解曾经影响了马克思、李嘉图、穆勒、凯恩斯等几代人的经济学思想。 论国民与国家的财富,斯密研究人与人交换时期的经济行为,认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是利已心;反对政府干涉商业和商业事务,赞成低关税和自由贸易。书中的经济思想在整个十九世纪也对政府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且持续至今。斯密的思想是深邃的,作风是平实的。
-
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及习题段文斌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十一门核心课程之一,是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系统全面掌握西方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西方经济学,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对市场机制运行的某些正确看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本书定名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其中:(1)所谓西方经济学,是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对应的一个称谓。主流的西方经济学,依照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古典经济学(起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由约翰·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进行了综合)、新古典经济学(起于1870年代的边际革命,由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进行了综合)和现代经济学(起于凯恩斯革命,由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进行了综合)。(2)所谓现代(西方)经济学,其体系架构包括以马歇尔的理论为基础的微观经济学和以凯恩斯的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3)所谓原理,是与西方经济学流派或学派相对应的,将散现于各个流派或学派中的核心思想和内容在特定的框架中进行整合,进而形成基础性的理论体系。本教材适用于大学本科层次的教学,同时可以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以及本科为非财经类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为了适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需要,编写组还配套编写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及习题》。其中包括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考核目标和要求,每一章选编了习题并给出了答案。
-
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段文斌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十一门核心课程之一,是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系统全面掌握西方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西方经济学,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对市场机制运行的某些正确看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本教材适用于大学本科层次的教学,同时可以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以及本科为非财经类专业的研究生教材。
-
金城银行刘永祥民营银行是中国近代发展较为成功的行业,而金城银行又是民国时期一家享有盛誉的民营银行,研究金城银行的发展过程,对于人们了解中国近代民营银行具有参考价值。该书对金城银行的历史定位、金城银行建立的机遇和条件、金城银行的发展及其衰落的历史过程、金城银行与企业的关系、金城银行的存款及放款结构、金城银行工农业放款实例分析、金城银行与政府公债,以及现代化进程中的民营银行等问题做了研究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