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
-
马克思陈雷目录1.童年、中学和大学1.1家庭和童年1.2中学时的崇高志向1.3勤奋的大学生1.4赢得燕妮的爱情1.5显露才智的博士论文2.踏上革命征程2.1向旧制度开火2.2主编《莱茵报》 2.3结婚2.4创办《德法年鉴》 2.5转攻政治经济学3.无双的联盟3.1青年恩格斯3.2首度合作3.3按计划分头行动3.4第一个伟大发现3.5唯物史观的公开问世4.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4.1创建革命组织4.2改组正义者同盟4.3发表《共产党宣言》 4.4投身欧洲大革命4.5革命转入低潮4.6在革命浪潮中颠沛流离的家庭5.在伦敦的苦难生活5.1流离失所5.2丧失四个儿女5.3同舟共济5.4伟大的友谊和无私的援助5.5关注中国人民的命运6.在国际舞台上6.1第一国际的灵魂6.2巴黎公社的参谋6.3同机会主义作斗争6.4《哥达纲领批判》7.巨著《资本论》 7.1创作前的准备7.2《资本论》的写作7.3《资本论》的整理和出版7.4《资本论》的基本内容8.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8.1马克思主义哲学8.2政治经济学8.3科学社会主义9.晚年岁月 9.1研究古代社会 9.2探索俄国发展道路9.3最后的征程9.4逝世9.5马克思的女儿们附录 马克思大事年表 后记书摘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Iteinrieh Marx,1782~1838),犹太人,是特利尔的律师公会会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律师。亨利希学识渊博,是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开明绅士。马克思的母亲罕丽达也是犹太人,她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操劳家务,照顾丈夫和孩子上。由于亨利希不喜欢犹太教的褊狭,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这种习气的影响,因而这个纯粹的犹太家庭并没有过分浓烈的犹太教气氛,也没有刻意把犹太人的宗教文化传授给马克思。这使马克思自小就受到了启蒙思想的熏陶,自小就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亨利希·马克思夫妇共生了9个孩子,4个男孩、5个女孩,但不幸的是有5个孩子先后夭折,只有3个姐妹和卡尔·马克思活了下来。马克思在家中排行第三,在他出生的第二年,4岁的哥哥就病逝了,从此马克思成为家中的长子,深得父母的宠爱,是全家的幸运儿。父亲几乎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经常以伏尔泰、卢梭、哥德等人的思想影响他。父亲也以自己的学识和品德影响着少年马克思。马克思对父亲十分敬重,在他心目中,父亲是一位“以自己的纯洁品格和法学才能而出众”的人。马克思一直把父亲的一张老式照片带在身上,直到去世。童年的马克思,头发浓黑,额头宽阔,眼睛明亮,身体结实。而且,他从小天资聪颖,才思敏捷,富有想象力。由于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也由于在家里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马克思的小学教育基本上是在家里完成的。少年马克思喜欢编造别出心裁的游戏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他深受童年伙伴的喜欢,他要求别人吃他用脏手做的“糕点”,可是姐妹们都很顺从,因为“卡尔作为回报,会讲非常好听的故事”。1822年,马克思全家搬到父亲老友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Ludwig、yon Westphalen,1770~1842)男爵家附近。男爵出身于一个显赫贵族家庭,他担任了特利尔的枢密顾问官,还曾经担任过副州长。路德维希是位有着高深文化素养和自由民主精神的人,他对社会问题感兴趣,喜欢浪漫主义文学,他既能背诵荷马史诗,也能背诵莎士比亚的一些著名戏剧的片断。这两个家庭关系密切,而且威斯特华伦没有什么门第的偏见,因而小马克思经常出入威斯特华伦家。威斯特华伦非常喜欢这位聪明可爱的小马克思,经常给他朗读文学作品并介绍先贤的政治思想,他还特别向马克思介绍了圣西门及其空想社会主义观点,将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播种在马克思心中。马克思崇敬他,把他当作第二个父亲,大学毕业时,马克思将自己的博士论文专程送给他。威斯特华伦的熏陶是马克思成长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毕生都很爱戴威斯特华伦。而且,威斯特华伦后来还成了马克思的岳父,他的女儿燕妮·冯·威斯特华伦(Jenny von Westphalen,1814~1881)就是马克思的初恋情人和妻子。P3-5
-
中国财政通史项怀诚研究中国财政史,需要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地深入和创新,因为任何研究者或研究群体都有其特定的局限性,都不可能穷尽人类认识,历史科学与任何科学一样,需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所以,以继承、发展中的创新也是财政史研究的生命所在。我们撰写中国财政通史过程中遵循的宗旨这一,就是在严谨治学前提下勇于创新,不落窠臼。在此试列如下几点尝试和努力。第一,研究方法的创新。我们努力把财政置于历史社会的大背景中去分析研究,即用相关的各种历史背景与财政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综合分析,是我们采用的一种可称之为“大历史、大思路”的新方法。第二,研究内容注重财政制度背景和财政改革。在研究重点上,我们不局限在历代财政制度本身的说明上,或是对个别问题的考释上,而是把财政制度放在当时的社会的矛盾运动中去展开相关研究。第三,本书在观点、认识上也多有创新之处,这与写作群体所处的写作环境密切相关。因为我们的写作是处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拨乱反正、思想解放二十年之后的宽松开明和严谨求实、百花齐放环境之中,有利于真正贯彻“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原则,去矫正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史学界的理念偏颇与认识上的扭曲。第四,本书除了以上方面的创新之外,还在生动性、编排方式等多方面有创新的努力。总之,《中国财政通史》一书,是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华大地上数千年财政发展史研究的探索。
-
制度经济学研究黄少安针对农业保险是否能够影响农民及国家福利的问题,本文在传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福利经济学方法进行了分层分析。基于传 统理论对农业保险如何影响农民及国家福利,特别是如何影响农作物产量进 行了深入分析。结合上海农业保险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农业保险 对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其福利效应也并不如理论分析的那么大,对农 业保险的政策性补贴也不会随着作物供给曲线右移而出大量的福利。
-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中国卷程恩富 主编,马艳,郝国喜,漆光瑛 著《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2AJL007)的研究成果,多卷本学术专著。全书分为五卷,分别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经济思想史、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苏联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日本马克思义主义经济思想史。作者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比较研究为基本方法,抓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内涵的主线,力求突出与时俱进和开放性的研究特征,探索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上各个代表性流派变动演化的背景及脉络,条分缕析、客观论述、公正评价;凸显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上各经典作家、各流派人物其理论思想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勾勒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的基本框架和变动趋势。本分卷专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内容包括:旧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部分简述李大钊、陈独秀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传播的贡献以及旧中国社会性质的研究与争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研究部分概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及其经济学说的研究成果;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全面展示当代中国学者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所有制和产权以及分配制度等的主要理论观点;中国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部分则介绍中国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性质和发展阶段、所有制结构和阶级结构、基本矛盾和经济周期、垄断价格和分配制度的分析与探讨。
-
西方经济学李素萍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西方经济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以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以价格决定为主线,研究均衡价格的形成、弹性理论、消费者形为、厂商形为、市场结构、收入分配等的微观经济学;二是以资源充分利用为目标,以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为主线,研究均衡收入的决定、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与失业、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等的宏观经济学。《21世纪经济管理类系列规划教材:西方经济学》主要面向高职高专学生,也可作为自学者的参考用书。《21世纪经济管理类系列规划教材:西方经济学》突破以往经济类教材理论性过强的局限性,吸收当代经济发展的新知识,在系统、准确阐述西方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内容的简洁性和结构的严谨性,并借助于案例分析,突出时代性和趣味性特点,以适应21世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
西方经济学赵英军、徐为列第1章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2章 无干扰的市场运行:供给与需求第3章 政府对市场供求的干预第4章 对需求的深入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第5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第6章 厂商理论:从厂商关系看
-
西方经济学李超这本《西方经济学》主要由西南几所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经济学专业的教师编写,不揣陋识,我们尝试了对《西方经济学》意蕴的理解,这主要是从讲授者和被授者的角度而言,《西方经济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最基础、最困难和最有趣的课程之一,本教材突出了西方经漳学如下六点鲜明的特色。 1.精巧性学生们普遍认为,经济学难学,而经济学在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各专业中几乎是公共必修课。2.通俗性撇开经济学自身的原因不谈,教材是否通俗易懂、切近实际至关重要,它是教与学之间的物质媒介,甚至可以成为极大兴趣点的工具。3.经典性《西方经济学》博大精深。人类历史的长河从此经过,至少数千位经济学者对经济学体系的创建有卓越贡献,最具影响力的可能有一百位。4.案例、模型与故事在本教材中,案例、模型、故事是等价的,可以说是从不同角度阐述经济学的“望远镜”或“显微镜”而已。5.数学性文字和图像是基本工具,经济学是社会科学领域使用数学最充分的学科。6.“假设条件”与“亲身感受”教师们可能会发现,本教材涉及的基本理论,其假设条件都首先被列出,并加以计论。
-
制度与经济发展2克里斯托夫·克拉格《制度与经济发展:欠发达和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增长与治理》是一部新制度经济学论文集,出自马里兰大学著名的“制度改革和非正规部门中心”(IRIS)。收入本书意在突出法律与发展研究与近年来成就非凡的另一种学术传统即新制度分析之间的联系。选择IRIS则是因为,该机构参与了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改革计划,促成了这些国家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变革。本书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诸领域学者之力,对IRIS的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反思。
-
制度经济学研究黄少安本书是《制度经济学研究》第13辑,收录了众多有价值的经济学研究学术论文。包括有:产权交易的动态演化格局及信号博弈学习机制研究、由外部性引起的交易费用、专业化分工和交易成本、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新探索、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演化的经济学分析等。
-
西方经济学实训教程何善华 编著本书是与高职高专商学系教材之一《西方经济学》配套的实训教材。全书分为13章,第1章是导言部分:第2章到第8章是微观经济学部分,分别是供求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与收益、厂商均衡理论和分配理论等内容;第9章到第13章是宏观经济学部分,分别是国民收核算理论与方法、国民收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每章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提示,简单地阐述本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点;第二部分是实践训练,通过实训,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本章的重点、难点以及疑点等内容,这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与核心内容。实践训练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实例分析范式,每个实例后面附有点评、分析与思考题;第二部分是学生自主案例分析,每个案例后而有实训目的、分析与思考、实训要求和重点提示;第三部分是分析讨论题,有五个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