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典籍
-
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校注武汉地方志办公室 编《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校注(套装上下册)》内容主要包括:校注凡例、卷首、序文、武昌府志序、武昌府志序、序、序、序、序、序、序、武昌府志序、武昌府志节要纪略、武昌府志序、武昌府志序、武昌府志序、武昌府志序、补刻重印序、凡例、修志姓氏等等。
-
待兔轩文存李零 著从器物想象追索上古中国的样貌、沿经典文本上溯精神源头的气象。作者在考古发掘的“重新发现”中,对上古中国进行了“重新发现”。本书是李零先生关于上古思想史与学术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作者多年来陆续发表的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篇目由作者亲自选定,多为首次结集出版。
-
私家相册里的红色传奇余玮 著《私家相册里的红色传奇》稿力图通过受访者提供的老照片,还原和诠释共和国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其中包括知情者细诉重大历史的谜团,亲历者追述教科书外的细节,见证者解密非常事件的原委等。10多年来,作者专访了八百将士四行仓库保卫战、上甘岭战役、红旗渠修建等重要历史见证人,竭力站在历史现场触摸真实的历史。书稿中的不少内容系作者独家所得,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
历史文献研究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 编《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0辑)》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学会组织编写,发表学会会员研究成果,共收学会论文30余篇,包括《中国古代文献典藏价值论》,《关于影响地方文献使用价值因素的分析和思考》、《〈天禄琳琅书目〉对历代版本作伪的揭示》、《琉球馆:尘封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记忆》、《〈宋太祖实录〉修纂考论》、《《西昆酬唱集》的编定及选诗》等文章。
-
白朴与元初词曲之嬗变张石川 著白朴(1226-1306以后),原名恒,字仁甫,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陕州(今山西河曲附近),生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父白华,字文举,号寓斋,仕金为枢密院判官。白朴为元好问(1190-1257)之通家侄。朴七岁遭金亡之变,与父母离散,元好问携之北渡避难。朴以身经离乱,故放浪形骸,玩世滑稽。元世祖中统初,史天泽(1202-1275)拟荐之于朝廷,白朴固辞之。元一统后,徙家金陵,纵情诗酒,不问世事。白朴以杂剧创作而闻名,位于所谓“元曲四大家”之列,现存杂剧三种即《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此种存疑)。相传其晚年自订词集,日《天籁集》。现存各种版本的《天籁集》收词约百余首。另有近四十首散曲传世,散见于《阳春白雪》、《太平乐府》、《雍熙乐府》等选本中。
-
天津史志研究文集卞僧慧 著《天津史志研究文集》收录了:卞老1948年至2007年发表的关于天津史志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内容涉及天津历史、地理、名人、民俗等方方面面,对于研究天津史志颇有裨益。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高度重视有关天津历史研究资料挖掘整理工作,尤其是对一些如卞老等老一辈天津史志专家的研究成果予以征集出版,进行“抢救式保护”。
-
大家小书·史籍举要柴德赓 著《大家小书·史籍举要》的目的,在于使高等学校历史系的学生和有志于史学的青年,在自己能初步阅读古代史籍的基础之上,了解中国历史方面有哪些是重要书籍,哪些应该精读,哪些应该参考,哪些仅备检阅;更进一步了解这些书籍是什么人做的,什么时候做的,站在什么立场说话的,什么时候印行的,它里面记载些什么重要史料,它是用什么方法记载的,这些记载和见解对不对,这些书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我们对这些书应该怎样批判和利用。
-
影像辛亥闵杰 编著《影像辛亥》用千余幅清末民初老照片配以十多万文字,展现了鸦片战争后的社会变化及辛亥革命各种场面。影像尽可能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并力求内容的系统性。全书文字与照片有机结合,源自作者对辛亥革命起因和进程的思考和叙述,使一张张照片"活"了起来,帮助读者理解其中的意味。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晚清经济、教育、民众生活、城市变化为内容;下册以清末新政、民党力量的集结、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和民国创立为内容。力图以完整系统的图文,全景诗性的叙述,再现和阐释这场伟大革命。
-
帝国崩溃前的影像荆诗索 等主编《帝国崩溃前的影像》选取晚清《神州画报》中的400多幅图画,分为官、民、兵、匪、流、潮、世、俗八部分,既有官场上的种种恶现象,又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完整展现了清帝国崩溃前风雨欲来的社会百态。官,也就是官场。一个王朝即使再强大,只要官场恶习不改且与日俱增,注定难逃覆亡。从流存下来的《神州画报》中,不难看出晚清覆亡的必然。一百年后,重新翻建这些图片,除了扼腕太息,似乎也发现,官场积习竟是百年不变的。元人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话虽如此,其实除了苦难外,百姓的生活还是多彩的,这也是我们选取“民”中图片的思路,我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画家的如椽大笔将晚清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给百年后的人们。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说,这里的“兵”,更多的指的是巡警,也就是现在的警察。当然,也有一些晚晴国家军队的画面,如王爷阅操,在阅兵者眼里威武雄壮的国家军队,在革命军面前终于还是不堪一击。也许,他们的威风只限于走走方阵,或者是欺压民众,比如大闹妓院罢。在中国老百姓心中,“土匪”更多的是草莽英雄、绿林好汉,虽然,也有杀人放火的悍匪。但大多土匪,仅仅只是贪财,并不伤命,比起既贪钱又要命的官府来,不知好了多少。《帝国崩溃前的影像》所选之“匪”就是这样一些贪图财礼的小匪,也许,唤作“小偷”更为合适。流,指下流阶层。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有一些下流阶层存在,他们中的大多数虽然活的卑微,任人践踏,但他们也有其独到的生存智慧,比如山西某人送妓女回家,路上怕遇盘查,就在车子上挂了一面“天主堂公务”的旗子,居然很顺利的过关,到了山西境内才被发现。这里的“世”,选取的多是世道民心一类的图片,从世道民心看晚清社会的覆亡,自然别有风味。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潮流中,晚清是不幸的,因为它的“不变”而导致了最后的“大变”;晚清又是幸运的,一些新事物如“潮”般涌来,立宪、自由、女学、飞机、火车,各种公益组织……,可惜的是,晚清统治者没有把握着潮流的脉动。在科技越来越发达,时代越来越进步的今天,一些传统的社会风俗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也许,我们真的只能在故纸堆里找到一些残存的痕迹,这是我们编选“俗”时的真实感受。
-
老照片冯克力 主编《老照片(第77辑)》提供给读者的,除了已逝的生活,已逝的场景,还有各种各样的视角。一张照片,一段往事,虽然叙说的只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经历,看似微不足道,但同时却于不经意间折射出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老照片(第77辑)》出版后风靡海内外,至1997年每辑销量达30万册,是当年十大畅销书之一。《老照片(第77辑)》内容介绍:“逝鸿片羽”、“旧事重温”、“凝望集”、“故时风物”、“名人一瞬”、“秘闻片影”、“私人相簿”、“环球影存”、“记者手存”、“法国专稿”、“照片考证”、“再品斋”、“事件写真”……在回荡着回忆的背景音乐声中,你可以慢慢咀嚼每一个故事、每一张照片、每一个细节,细细体味我们经历过的或未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或未听说过的,任这些云烟般的往事穿透时空、萦绕在我们的心头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