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菲林百年齐一河 著《菲林百年:邻人眼里的中国》分节为四。首节1880年代~1911年。第二节1911~1937年。第三节1937~1949年。第四节1949~至今。因考虑相关内容叙述连续性,少数场合并不拘泥年代区分。每节容量不一。部分原因是百年中国题目所规定,部分为图片数量所限制。
-
宁波抗日战争史朝泽江 著《宁波抗日战争史》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相关研究专著,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宁波抗日战争史》史料丰富,除了国内外多年来公开的史料外,还大量运用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首次披露的档案资料,以及宁波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中获得的口述资料。《宁波抗日战争史》史实准确,书中涉及的大量史实都建立在翔实资料的基础之上,并针对一些影响较大但不够准确的史实,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证、辨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显示了作者深厚的研究功底和较高的学术素养。
-
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 第2辑李在全 马建标 著,李在全,马建标 编本书为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民国史青年论坛的成果选辑。计划每两年出版一辑,已在我社出版第1辑。第2辑为2018年10月20-21日在复旦大学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第二届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论文选辑, 包含论文18篇,内容涉及内政、外交、思想、经济、社会等方面。此次论坛倡导“大民国史”研究, 主办方在论文遴选过程中, 注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 力图促进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之间的对话交流。论坛鼓励青年学者思考研究关乎中国近代社会政治走向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 也注重选拔那些开拓了新的领域, 对前人未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进行研究、填补空白的论文, 倡导青年学者引入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为民国史学科注入新的思维与活力。目录罗毅:《民初唐绍仪内阁历史再考察》张仲民:《君子有三变:刘师培与洪宪帝制》承红磊:《洪宪帝制宪法问题考论》应俊豪:《一战后美国对日本在山东活动的情报搜集与观察评估》杨雄威:《北洋政治自我革命论——1924年北京政变的“因果律”》朱文哲:《“时政划一”:民国初期官定历书的编订与颁行》高波:《晚清以降“泰西如三代”观念的兴起与中体西用论的裂变:以廖平与王国维为例》马建标:《 “塑造烈士”:五四时期的“民族气场”与反日运动的展开》徐佳贵:《从五七到五四:“五四运动”诠释的发生及其初期演变》王波:《分业的文化运动:“五四”后一个反思性的倾向》归彦斌:《政党?媒介?地方:20世纪20年代吴江乡镇小报党派化探析》王建伟:《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北平市党部》姜涛:《南京国民政府十年兵役制的讨论与定调》雷家琼:《良税乎?恶税乎?民众与国民政府的遗产税征收(1939-1949)》赵妍杰:《穆光政之死:九一八事变后山西地方党政关系的变动》贺江枫:《1935年华北自治运动与国民政府的因应——以何应钦北上为中心》皇甫秋实:《中国战时生产局与中美租借物资管理权之争》李在全:《抗战时期的战区检察官——国民党特务人员从事司法工作》
-
红色的起点叶永烈 著内容简介 l《红色的起点》是“红色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第一部详细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始末的作品,再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人物与事件 l此次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是叶永烈先生在2017年12月作了诸多补充的增订版,是作者生前最后修订的版本。 l作者在沪作了长时间细致采访,又专程赴北京及嘉兴南湖访问,书中内容丰富,材料扎实,有书信、日记、采访记录、报纸、杂志、宣传资料等,历史性极强。 l本书采用“T”字形结构:第一章至第六章写的是历史的横剖面,即1921年前后的中国共产党;第七章则是纵线,写中共一大代表及与一大有关的重要人物自1921年直至谢世的人生轨迹;尾声以粗线条勾勒中共的历程。 l问世以来相继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香港两岸三地出版,并有英文版、法文版在国外市场发行。
-
宋元明温州诗话陈增杰 著《宋元明温州诗话/温州学研究丛书》介绍评论宋元及明初时期温州地区重要诗(词)人和优秀诗(词)作,按人或按诗分题立论,考辨精详,挖掘深入,见解独到,形式新颖,勾勒温州诗歌创作发展这一鼎盛时段的基本风貌,不唯有助读者赏览,且为宋元明诗研究、地域历史文化研究提供线索和参考。
-
亲和万民张志云 著《周礼》载:“以嘉礼亲万民”,作为我国古代礼仪制度“五礼”之一,嘉礼是内容*为庞杂且关乎普通民众的礼仪制度。本书以宋代嘉礼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首章讨论我国古代“五礼”制度的形成、嘉礼内涵的演变以及宋代文献中嘉礼条目的分类。第二至第六章分门别类讨论宋代登基礼与大朝会、上尊号仪与册封礼、宴飨与巡幸之礼、冠笄与婚嫁之礼、养老与乡饮酒礼。*后两章主要讨论宋代嘉礼与宋代社会的相互关系。其中第七章从宋代科举制度的完善、庶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礼法关系的融合来论述宋代嘉礼所反映的时代变化;第八章则从强化皇权与基层社会控制来探讨宋代嘉礼的职能。
-
驻德使馆档案钞童林珏,陆德富 整理《驻德使馆档案钞》属于晚清时期史料整理范畴。不分卷,原八册,钞本,八行二十字,原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1966年,台北学生书局将其影印刊行。此书由驻德使馆随员中就馆藏档案选辑而成,所选辑之档案,为刘锡鸿、李凤苞、许景澄、洪钧四人任驻德使臣期间使馆所藏。 书稿由陆德富、童林珏整理。以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清钞本为底本,并参照台北学生书局的影印本。书稿的整理价值在于,一是“人无我有”,即起到补充史料的作用,记载了不见于它书的人和事。二是“人有我优”,即拥有较它书更为准确的记载。彼时出洋不便,水土不服,使臣或病或逝于档案中可见,通过这些材料的阅读,可增进对国人初出外洋时生活之了解。
-
庚辛史料许同莘 编,戴海斌,裘陈 整理本书是晚清时期史料整理,涉及1900-1901年,为各地大员致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电稿,后曾于《河北月刊》连载刊出。其内容核心为庚子之变,而为《张之洞全集》所未收。其史料价值之大,亦可想象。张之洞相关史料,向来为近代史研究的重点之一。而往来电稿,又是重中之重。其全集的编撰,就有本稿作者许同莘的功劳,而本稿电稿又为全集所未收。庚子之变时,诸如山东巡抚袁世凯、两江总督刘坤一、陕西巡抚端方等人,密切关注时变,又极其密集地与张之洞等电报往来,读此稿可知当时诸多历史细节。
-
金轺筹笔曾纪泽,庆常 编,李峻杰 整理《金轺筹笔》,曾纪泽撰,为晚清重要的西学书籍之一。清光绪六年(1880),驻英法两国公使曾纪泽奉命赴俄国商谈改订崇厚草签收复俄占伊犁之条约,自六月二十九日至次年正月二十五日,与俄国外交大臣格尔斯、驻华公使布策,经数十次争辩,俄方始同意改约,另定《中俄伊犁条约》及《中俄陆路通商章程》,为中国挽回若干权益。商谈争辩时双方发言,均记录刊布于书中,为研究中俄伊犁交涉的第一手资料。此次整理以光绪九年朱克敬《挹秀山房丛书》刻本(藏于国家图书馆古籍部)为底本,参校《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湖南新学书局本、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光绪十三年杨楷刊本(袁同礼校订)等。
-
四国游纪凤凌 编,赵中亚 整理本书是一本关于清代文献的古籍整理图书。为清代海军章京凤凌游历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四国,为将其欧洲见闻提交给海军衙门的考察报告,专门记述在法、英、比意四国所考察的军事设施、军工企业等方面的考察。以考察西方军事设施、军工企业为目的,注意到西方国家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事实,另外也注意到工厂中男女分工、技术上精益求精、重视教育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