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料典籍
-
共和国日记《共和国日记》编委会 编《共和国日记》以时间为序,辅以本末体,逐日记载共和国的发展历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囊括中央、地方与基层等各个层面。既有大事要事的钩沉,又有历史细节的描摹;既有领袖人物关键作用的记录,又有人民群众伟岸力量的揭示;既有翔实历程的精彩叙述,又辅以“一图胜万言”的经典照片。文图并茂,共同构成共和国60年的永恒记忆,是名实相副的“国书”,是实至名归的“国史”。《共和国日记(1961)》为1961年卷。
-
共和国日记《共和国日记》编委会 编《共和国日记(1962)》是一部全方位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大型历史文献工具书,用逐日记录的方式,全面准确地从各方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程,既包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包括出现的曲折和失误。《共和国日记(1962)》以编年体为主,适当结合纪事本末体。
-
巴蜀哲学与文化探讨蔡方鹿 著《巴蜀哲学与文化探讨》通过对蜀学与经学相结合的发展脉络,巴蜀哲学的特色,巴蜀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的贡献,蜀汉经学发展的趋势、特点和历史地位,以及对巴蜀哲学与文化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人物思想的梳理,较为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巴蜀哲学与文化的价值与特质,巴蜀地域文化与时代思潮的互涵互动及其意义。客观地概括并总结了巴蜀哲学与文化的特点包括:以儒为本,融会三教,吸取诸家之长,具有较强的哲学思辨性;重经学,兼采汉宋,沟通训话与义理;重躬行践履、实事实功;重人情,道欲、性情相结合;综合创新,敢为天下先;兼容并包,多元开放;爱国献身,批判专制,与时俱进等。这体现了蜀学的博大精深与求实进取的精神,值得今天的人们借鉴和吸取。
-
后金史黄松筠 著本书系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首批重大委托项目“东北古代方国属国史”的子课题之一。后金是中国东北历史上最后一个地方政权,系由女真——满洲创建,民族特色鲜明,制度完备,且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本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通史、典志、传记、考异、图表、大事编年的编写体例。全面系统阐述了自努尔哈赤1583年起兵创业,迄至1644年清兵入关,共61年清朝开国时期的历史。全书力争做到史料翔实,观点鲜明,集众家之长,深入浅出,富有新意,真实而准确地反映后金的历史风貌。
-
申报报道与评论宋书强,万秋阳,孙绪芹 编《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集》是反映李顿调查团组建、调查过程、调查结论、各方反应和影响的中、日等国相关资料的汇编,对于研究九一八事变和李顿调查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报道与评论(下)/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集》收录编纂的资料主要是《申报》对李顿调查团的报道和评论,起止时间为1932年11月至1933年4月。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将中日争端诉诸国联。经过数月的争论,国联决议派遣调查团前往远东,调查“满洲问题”和中国的一般形势。国联调查团由英、美、法、德、意五国代表组成,团长是英国人李顿爵士,故又称李顿调查团。作为民国时期具有影响力的重要报刊之一,《申报》密切关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冲突的情势,对李顿调查团进行了大量的追踪报道和评论,披露了许多关于调查团的重要信息。本册文献收录资料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国联以李顿报告书为依据,调解和处理中日争端的经过;二、中日两国围绕国联展开的外交折冲和政治应对情况;三、各国对中日纠纷的态度和国际舆论态势;四、国联报告书的通过和日本退出国联的情形;五、《申报》相关的社论和时事评议类文章;等等。
-
曹亚伯集曹亚伯 著,周月峰,张阳,郭靖 编湖北乃九省通衢,北学南学交会融通之地,文明昌盛,历代文献丰厚。守望传统,编纂荆楚文献,湖北渊源有自。清同治年间设立官书局,以整理乡邦文献为旨趣。光绪年间张之洞督鄂后,以崇文书局推进典籍集成,湖北乡贤身体力行之,编纂《湖北文徵》,集元明清三代湖北先哲遗作,收两千七百余作者文八千余篇,洋洋六百万言。卢氏兄弟辑录湖北先贤之作而成《湖北先正遗书》。至当代,武汉多所大学、图书馆在乡邦典籍整理方面亦多所用力。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编纂大型历史文献丛书《荆楚文库》。《荆楚文库》以“抢救、保护、整理、出版”湖北文献为宗旨,分三编集藏。甲、文献编。收录历代鄂籍人士着述,长期寓居湖北人士着述,省外人士探究湖北着述。包括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民间文献。乙、方志编。收录历代省志、府县志等。丙、研究编。收录今人研究评述荆楚人物、史地、风物的学术着作和工具书及图册。文献编、方志编录籍以1949年为下限。研究编简体横排,文献编繁体横排,方志编影印或点校出版。
-
二申野录校注[清] 孙之騄 著,于德源 校《二申野录》是清初著名文人孙之騄的笔记,以编年的形式记述明朝二百余年间发生的地震、水灾、旱灾、蝗虫、大疫、雷雹等各种灾害,以及种类繁多的奇异自然现象。因为明朝建国于洪武元年(戊申,1368 年),亡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 年),所以该书命名《二申野录》。该书成书、刊刻于康熙年间,是作者《晴川八识》丛书中的一部。作为研究明末清初历史的重要古籍,《二申野录》资料来源丰富,内容广博,可补《明史》之不足;同时也是研究明代天文史、地质史、气象史、社会史的珍贵史料。《二申野录》一书是明朝人孙之騄多年积累写就的一部笔记,对了解明代自然灾害、民间风俗、社会状况等颇有参考价值。鉴于明清人写笔记喜好用典,另外还有一些当时的称呼习惯和典章制度也比较难以为今人理解。所以为了使古籍真正在传承中国古代文化中发挥作用,必要的注解不可或缺。
-
《山海經》專名研究贾雯鹤 著《专名研究》以《山海经》的文献语言材料为依据,结合历代的注疏以及相关的先秦两汉典籍文献和小学专书,借鉴前贤时修专名研究的理论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对《山海经》的专有名词进行全面的考察,力图探寻其命名之义,或者说对专名进行源义探求。最后在专名探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山海经》专名命名原则及规律,并探讨专名的结构和专名的名实关系。
-
民国史料笔记丛刊 古红梅阁笔记张一麐,马维熙,整理 著张一麐(1867—1943),亦作一麟、一吝,字仲仁、峥角,号公绂,别署民佣、大圜居士、红梅阁主、江东阿斗、心太平室主人,江苏吴县人。1943年10月24日卒于重庆,终年七十七岁。张一麐被袁世凯从张之洞处“挖”入幕府,入民国后职掌政事堂机要局。国际舆论将张一麐与袁世凯、梁士诒并称为“统治中国的三个人物”,抗战期间久膺国民参政会“首席参政”。其参预政治内幕之深可知,其阅历见闻之广可见。 《古红梅阁笔记》约129千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维熙整理,纳入中华书局“民国史料笔记丛刊”。本书是张一麐追述生平所历、耳目所接的一部笔记体回忆录,内容丰富,笔意洗练而信实,为研究近代中国政事沿革和社会变化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
-
国际航运竞争法律规制研究蔡莉妍 著《国际航运竞争法律规制研究/海商法研究系列》从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结构和航运产业特性出发,提出了主体、行为、责任三位一体的分析思路,从实体机制、程序机制和保障机制三个层面,探讨优化航运市场监管模式,细化相应监管制度的行动路径,使国际航运业由传统的“成本和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该书的出版,对研究和完善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际航运市场体系,改善和提高我国国际航运市场的营商环境和法治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作者在书中的观点和见解,未必没有不足之处和可以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期待着作者在该领域新的研究成果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