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门史
-
中国艺术设计史夏燕靖著用艺术设计的眼光和思维来审视中国漫长的农业和手工业社会活动的发展历程,是一项值得关注的新课题。这一全新课题,摆脱了沿用很久的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叙事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注意到我们的祖先们在造物活动中的设计动机和绵延二十余世纪的封建社会将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匠作之业”的设计思想和“营造法式”。同时,也着重研究这一庞大的“匠作之业”中的设计行为和设计风格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思想,特别是反映在若干工艺设计典籍中诸如《考工记》、《天工开物》等,将从设计的视角予以诠释。此外,中国艺术设计史还将系统地对设计与农业经济的关系、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设计与古代科技的关系,以及对近代中国艺术设计落后的原因等作一次较为全面的分析,对诸多问题进行梳理,从理论思辨的深度进行研究并阐释。由此看来,中国艺术设计史与以往的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侧重于设计与功能,而后者侧重于工艺与欣赏。当然,在论及中国艺术设计史的过程中还会碰到许多内容和以往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中涉及的材料有些重合,但由于视角的不同,其叙事和立论观点必然会出现新的视野。
-
昭通彝族史探陈本明,傅永祥编著《昭通彝族史探》一书为昭通彝族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勾勒出了一个大体的轮廓。这个轮廓大体可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远古时期,从原始社会时期,昭通智人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而从公元前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昭通已经进入原始社会,不少出土的石器和陶器和房屋基础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状况生活状况,说明农业和畜牧业已成为当时的两种主要生产方式,人们已经形成村落群居,进入了父系氏族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上古时期即杜宇时期,这段时期是东周的春秋与战国交替之际,约公元前400年左右,部落首领杜宇后裔分为六个部落,形成为彝族的六祖,其中糯、恒二部留在昭通一带。这一时期的末期也就是东汉时期,在这段时间,在昭通本土创造了辉煌的朱提文化。第三段时期为中古时期,即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爨乌蛮时期到宋元时代的乌蒙时期,这段时期长达千年,这段时期都是属于彝族部落统治时期。这段时期用乌蒙并列的部落有芒部(镇雄)、乌撒(威宁)和闷畔(东川)。这段时期昭通的社会形态应属于奴隶制社会,但在晚期,商业贸易有所发展。第四段时期是元明清时期,这段时期昭通彝族社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是在元代确立了土司制度,使昭通既归属中央政府的统治,又有很大程度的“地方自治”性质。而到了明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便开始逐步推行“改土归流”,但并未强制推行,而是要求土司承认自己是朝庭委派的流官,服从调遣。而到了清代雍正时期,鄂尔泰在昭通强制推行“改土归流”,于是酿成了血腥的屠杀。但“改土归流”后也给昭通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第五个时期即清末到民国时期,通过对龙云、卢汉一些重点的彝族人物的介绍,叙述了他们而对于昭通的发展,云南的发展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功绩和在解放战争末期举行起义的历史意义。
-
佤族文化史魏德明著;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省民族出版社编“九五”国家重点图书。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佤族的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历史源流、生产方式及其变迁、语言与文字、衣食住行与文化功能、婚姻家庭及社会组织、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
-
辛亥革命史纲张同新著本书从新的角度,翔实地考察历史,吸取已有的研究成果,尽力的发掘新的史料,探索了革命先烈为振兴中华而斗争的成功经验与宝贵教训。
-
西南民族生死观杨知勇著本书对生与死、生者与死者的精神联系、民族生死观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作者把生死问题置于文化发展的背景上,与宗教、民俗、艺术、哲学和历史相揉,进行综合研究。在生殖崇拜文化的演进轨迹、生与死的自然和谐的信号、民族生死观与家庭主义的关系等问题上提出一系列独到见解,视野开阔,论述精深,材料翔实,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可以提供比较丰富的资料,可供研究人员、大学文科学生和一般读者参考、欣赏。
-
布朗族文化史赵瑛著;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省民族出版社编“九五”国家重点图书。本书从历史源流、人口分布、民族关系、生存环境、社会形态、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婚姻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卫生、天文历法、文物古迹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布朗族的历史文化。
-
瑶族文化史徐祖祥著;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省民族出版社编“九五”国家重点图书。本书向读者展示了瑶族的社会历史、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教育传承、文学艺术、民风民俗、文物古迹、生活环境等。
-
清代考据学研究郭康松著本书从学术史的角度,对清代考据学进行了鸟瞰式宏观研究。对清代考据学的名称、起源、与文字狱的关系、兴盛的社会历史原因、学术宗旨、治学精神、研究方法、学术规范、学术特点、前人评论考据学的偏颇、考据学对后世的贡献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清代考据学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清代学术史的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这本书当是对清代学术史研究的一大贡献。<
-
民族宗教论集白寿彝著本书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中的一册,收入了白寿彝先生所著的《民族宗教论集》全册,书中反映了他在学术上多方面的卓越成就。书中除收录原文外,还附有详尽的译文。本书内容全面,融科学性、理论性、史料性及可读性为一体,读者将会在阅读中看到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非常值得一读。本书是作者60余年来所写的关于民族和宗教的论述的选集,内容广泛,思想弘搏,在史学界和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及其重要的影响。书中论述了民族史与中国史的关系,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和疆域,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等。白先生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学术研究指明了如何看待民族关系趋势的本质和方向,告诉我们如果运用唯物史观去分析和研究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及其规律问题。
-
南方民族研究论丛中南民族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孙秋云,柏贵喜,田敏辑主编本辑收入从几种遗俗观察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人类学的乡民社会研究述论,论唐末的南诏战争,21世纪民族地区民主文化建设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