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门史
-
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刘正刚 著本书由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主编,共收录17篇文章,所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既有史籍校勘注释类,如对南化本《史记》的例释,对南朝石刻的辨伪,对古代城市文献《两京新记》的校注等;又有史实考证类,如考释敦煌曲子词《怨春闺》聚讼不断的问题,考证明代文人社团复社在各地的分社,阐述晚晴在华传教士郭士立、香港华商何昆山的相关事迹等。还有以时间为经的史实编年类和人物年谱类文章。各论文均旁征博引,显示出较为深厚的学术功底,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老北京的风俗常人春 著老北京的风俗虽是地方性的,但它是典型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庙会、传统年节、喜庆、丧葬等方面的内容。本书作者常人春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书中所写的内容基本都是他亲眼所见,在撰写过程中又请教了世居北京的诸多耆老,资料真实可信。民间风俗历来为正史所不载,一些古籍的记载都过于简略,缺乏完整系统和具体的梳理,本书正是一本关于北京民间风俗的知识性、资料性兼备的参考读物。
-
融汇亲和的京味文化王旭 著,沈湘平,杨志 编现代化与全球化的“魅影”逐步介入寻常百姓家,正因文化的日趋多元性和复杂性,衍生出诸多根源于文化基准之上的社会问题。在地区文化认同度与特色性逐步降低的今天,如何书写每个人曾经体认和经历的原乡故事与生活回忆并科学地提升总结,是当代中国文化参与者、创造者与从业者需要关切的重要层面。京味作为北京文化中具生命力的特质,对当下北京的发展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无疑是一个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兼备的时代命题。人们对于原乡与过去的怀旧,是一个可持续性与富有变化的心理状态。而对于北京人来说,京味恰恰弥补了在现代化与全球化交织状态下所面临的一些精神空虚与手足无措。尽管目前一些京味文学对于过去的描写不见得那么真实与合理,缺乏择取而全盘肯定,存在着不少问题,或日有一种“乡愿”气息,但这其实也深刻反映了社会各界对于京味要素的多重挖掘与文化价值有了重新的评估和多方向的源流寻根。京味的形成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文化过程,这就意味着京味不仅与历史事实不可割离,而且与各色文学创作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京味的“万花筒与西洋镜”。历史是一个京味的显微镜,虽然不一定能够见微知著,但是可以探寻出京味的底色与风韵。京味又是历史的折射镜,尽管近代中国历史所投射的图谱带光怪陆离,但是京味仍然突出了历史的文化主线与演进特征。历史与文化两种图景与旋律不断叠加,就是现代京味文化一种别样的沉淀与镜像。此种“京味”,是一个共享开放的文化体系,可以品尝,可以感悟,可以触摸,也可以书写。作为个体的“我”确实不是一个北京人,也不属于宽泛意义上的“北漂”与“追梦者”,没有“土著”的珍贵回忆,也.缺失一种日常观察的涓滴印象。只是,试图从“他者的眼光”与“历史的光影”之中,对于自我理解的北京文化,做一个长时段的勾勒和描述,在创作层面应该是有某种平等性的。这本小书立足于百年来京味文化的全景扫描,是在前人丰厚记录和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的一个关于北京文化的新思考与再整合。不过,当然仅仅是一个初步尝试。在复杂纷繁的文化脉络建构与描摹中,虽有多种论著珠玉在前,但依旧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希望读者予以纠正、批评和补充。
-
耶鲁古典欧洲怪诞生活志[美] 伊丽莎白·阿奇博尔德 著,何玉方 译本书由美国非常受欢迎的历史博客“先人有何妙计”的文章结集而成。作者爬梳耶鲁皮博迪图书馆200种权*文本,还原了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欧洲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居家生活、沟通旅游、美容时尚、亲子教养、健康养生、社交礼仪等,搭配百余幅四色历史插图,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无数前人的奇特创意与生活哲学。 本书作者伊丽莎白.阿奇博尔德是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她将自己搜集的古欧洲市民生活的奇思妙想,通过彩图和幽默的文字表现出来,再现了课本里没说的历史细节,充满了怪诞创意和幽默元素,具有很高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本书内容丰富,语言幽默,图文并茂,可以说是一部古欧洲市民生活的小百科。
-
世界纪年最早的印本书籍[英] 吴芳思,[英] 马克.伯纳德 著这部由斯坦因从敦煌藏经洞携回的王玠《金刚经》产生于公元868年,它是目前世界纪年z早的印刷书籍,现收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英国著名汉学家吴芳思和英国国家博物馆修复部主任马克·伯纳德,在本书中向我们讲述了关于发现、转移和修复的经过,更在中国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等更广泛的背景下,为我们呈现了印刷这部《金刚经》的纸张、油墨乃至印刷工序等种种珍贵的历史资料。英国国家图书馆修复人员历时近40年(1972—2010),终于使这部破烂不堪的《金刚经》印本恢复至近乎诞生时的模样。本书以客观、冷静、真挚的笔触,并配与珍贵的插图,从人文、历史的广阔视角,涵盖中亚考古、佛教典籍、印刷工艺、文物修复等多领域知识,叙述了这部王玠《金刚经》印本重见天日的完整过程。
-
文化[美] 约翰·布罗克曼(John Brockman) 著,侯新智 许云萍 盛杨燕 译● 世界上*聪明的网站Edge,每年一次,让100位全球*伟大的头脑坐在同一张桌子旁,共同解答关乎人类命运的同一个大问题,开启一场智识的探险,一次思想的旅行!● 文化是一种影响社会、艺术、科学,甚至人类生物发展的巨大而又鲜为人知的力量,它是人类经验发挥作用的舞台。但到底文化是什么呢?● 在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中,Edge创始人约翰·布罗克曼携手哲学家与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进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艺术哲学家丹尼斯·达顿、复杂系统研究专家布莱恩·阿瑟、非小说作家与历史学家乔治·戴森、《全球概览》创始人斯图尔特·布兰德、“虚拟现实之父”杰伦·拉尼尔、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等,给你带来一场关于文化的大思考。● 作为Edge系列之一,《文化》一书着重关注了文化、艺术、智能和信息的种种问题,以及大众感兴趣的环境、进化、互联网、技术等话题。● 文明因何兴衰?艺术的起源和目的是什么?技术怎样改变社会?社会网络如何运行?
-
布莱森英语简史[美] 比尔·布莱森?(Bill?Bryson) 著●全球有近10亿人使用英语或学习英语,每天我们都在努力学英语,说英语,但有多少人真的了解英语?历史上的首句英语说了什么?英语为什么有那么多没有道理的规则,为什么“四”是four,“四十”就不是fourty?同样说英语的英国人和美国人,为什么也会鸡同鸭讲?这一切,《布莱森英语简史》都可以回答你! ●闻名世界的文化观察大师比尔·布莱森扒完《万物简史》再揭英语老底!在《布莱森英语简史》一书中,比尔·布莱森摇身一变,化身语言历史学家,谈古道今、旁征博引,对世界上头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英语——空前大起底。 ●《布莱森英语简史》不仅是一本另类的英语学习读物,它更是一部欧洲文化发展史和一部信息丰富的英语百科全书,当然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本英式经典笑话大合集来阅读。总之,阅读《布莱森英语简史》,掌握另类英语学习法,真的会让你从10亿英语学习者中脱颖而出。
-
生活·观念与多维的社会文化史梁景和 著社会文化史是研究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是史学研究的新范型。本书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文化史的学术概念、理论方法、多维史料以及史学视阈内学科交叉互动的生活质量史等诸多问题。本书还探讨了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领域内某些日常生活的演变大略。社会生活与人的观念形态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观念形态很多时候是要通过人们的社会生活得以表现的,观念形态的变化也必然引起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是人的观念形态的外在表现与形式,它一方面随着观念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它的变化反过来亦能促进和强化新观念形态的形成和巩固。可见,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演变并非特定时期内孤立的文化现象,实际上,它既是人类精神进化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主旨,又是再次实现人的自身觉悟和精神解放的重要途径。
-
岭南饮食文化周松芳 著本书为“岭南文化读本”之一种,既从历史事实出发也从文化发展角度着眼,对岭南的饮食文化进行甄辨、梳理,重点介绍了南食的形成、食在广州、潮州菜、客家菜、番菜、海鲜、白切鸡等,还从西食东渐与东食西渐两个方面,彰显岭南饮食文化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史的独特地位和影响。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共分为九章加一个引子: 引子 第一章南食的形成 第二章食在广州 第三章味出潮州 第四章客家占地主 第五章广东番菜 第六章海鲜为王 第七章以鸡为凤 第八章南食珍异录 第九章海外传奇 本书由广东高校学者编著,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是了解岭南文学艺术的quanwei读本。
-
岭南建筑文化陈泽泓 著本书分门别类地讲述了岭南地区各种建筑发展演变的历史分期,岭南建筑文化的发展途径、文化积累及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岭南建筑文化的建筑风格、技术工艺特色、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广东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的勤劳与智慧相结合的无穷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