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
进军北京(法)乔治·德·克鲁勒 著,陈丽娟,王大智,谭思琦 译远征军在中国之时,我受法国使团的差遣有幸接触过许多人,目睹过很多事。回到法国后,周围的朋友十分好奇我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总是问个不停,因此我决定将这段回忆写出来与他们分享。《进军北京》内容主要来自于我在中国所写的日记,以及深藏于脑海中的回忆。书中所讲既不是科学家的新发现,也不是道学家的评说,而是一位旅行者最自然、最真实的感受。我将原原本本地讲述在中国的见闻,所表述的也仅仅是我个人的见解。中国城市的风土人情以及满族的人种特征都属于比较轻松的话题,我对此表达一下个人的想法与喜好未尝不可。
-
没有皇帝的日子越寒 著《没有皇帝的日子:中国内政外交风云(1912-1949)》对1912至1949年的中国内政和外交进行了客观简明的回顾,全文起于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清帝退位民国肇始,止于1949年共和国成立国民党退台两岸分裂,其间详细介绍了中国在清末以及贯穿整个民国这一“历史三峡”特殊转型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全文篇幅短小精简意赅,史实细节把握到位几无缺漏,凝练简洁地道出了中国近代历史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发展历程,超出了一般历史教科书和大部分史学读物的水准和高度。全书文字优美,逻辑清晰,深入浅出,好读耐看,值得列位史学爱好者一阅。
-
重新认识近代中国马勇 著《重新认识近代中国》对近代中国历史的梳理,是以现代化为主线展开的,解读了一个王朝的覆灭和一个共和国雏形的诞生,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给予了与以往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令人耳目一新。作者注意到,中国近代曾有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机遇,但由于历史包袱的沉重,最终丧失了转型的机遇,读后令人扼腕叹息。 ? 作者马勇延续一贯的“温情历史叙事”风格,以现代化为主线,以世界进入中国、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为叙事框架,对晚明以来的中国历史进行了重新解读。 ? 作者的考察从晚明开始,论述晚明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在中国融入世界、世界进入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是怎样一种状况和地位,由此可以进一步清晰地阐释19世纪中期,当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时,历史的断裂与延续在这里是如何具体呈现的。
-
1840端木赐香 著本书以大历史的宏观视野,辅以微历史的细节描述,站在中英制度、文化、人事的对比角度,全方位的展示中英那场一个半世纪前的冲突与战争。试图说明,文化冲突会导致战争,而战争考验的是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它跟某个官员的道德与能力无关,而跟体制及文化的合力有关。第一章要点:大英与大清,不是冤家不碰头。主要讲解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对中国的一系列和平叩关活动,及双方掌门人的价值诉求。试图说明,清政府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体制与文化执拗才是导致战争发生的终极原因。第二章要点:综合国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比较。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工业、农业、商贸、外交等各个角度,对比中英双方的国力。试图说明,文化乃制度之母,战争的胜败,埋藏于文化与体制的深层,而不是传统的什么皇帝昏庸、官场腐败等模式化及简单化言说模式所能概括的。第三章要点:鸦片:大清人民就爱这一口。大清人民为什么就爱上了鸦片?为何同时期的日本人不爱,英国本土并不禁烟,英国人民咋就不爱这一口呢?还有,针对大清人民的爱好,政府是如何对付的,为什么怎么都对付不了呢?第四章要点:天朝救星林钦差VS英国“佐罗”义律。当天朝钦朝林则徐与英国商务监督义律遭遇后,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冲突呢?这些冲突背后隐含了如何的文化隔膜与文化敌意?虎门销烟对大清来讲,是胜利吗?第五章要点:战前热身与战争前奏,文化冲突在继续,林钦差致英国女王的信,在英国成了笑料;更让人不好意思的是,英国议会关于是否发兵中国的争论及议院这种体制,对中国人智商与情商上的羞辱延续至今。第六章要点:稀里糊涂的战争就开始了。清国不懂西方的游戏规则,坚决不接英国的“哀的美敦书”,所以这战争开始得稀里糊涂;清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国家是与它平等的,所以它把战争当作是夷衅;清国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人民与它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夷夏大防、满人执政的大背景下,战争刺激了畸形混乱的民族主义情结,于是,上至琦善大人,下至渔民船户,一不小心都成了汉奸。汉奸成了战场上的主要人文景观,甚至成了战争胜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七章要点:冷不丁的,战争就扩大了。悲剧在继续,天朝在继续懵懂。中英双方在智力上的不对等,让这场悲剧增加了诸多闹剧甚至喜剧的成份。第八章要点:战争的结束和战争的果实。从此中国进入了条约时代。有意思的是,西方人认为,从此与中国平等了。但中国却把这些条约称作不平等条约。 第九章要点:余音袅袅。所谓的余音,是悲剧的延续。对清政府来讲,悲哀的莫过于对这场战争的原因及结果的认识不清;这种认识不清,又埋伏下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因子。这是双重悲剧。挨打后,没有反省,于是第二次挨打……
-
抗战时期大后方交通与西部经济开发谭刚 著《抗战时期大后方交通与西部经济开发》以大量档案资料和文献史料为基础,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对抗战时期大后方交通及其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研究。本成果深化了中华民国史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抗日战争史、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学术水平:同时,可为当前西部经济开发提供历史借鉴,具有现实意义。
-
延安文艺座谈会纪实高杰 著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其巨大而深远的社会历史影响,成为学术研究重点关注的课题。《延安文艺座谈会纪实》作者高杰经过20年的苦苦追索,寻访此次会议的参加者,考证会议的具体历史细节,形成本部迄今该研究领域最为详尽缜密的书稿。本部书稿分为实况再现、专题研究、未竟思绪三辑,它发掘了许多历史细节,破解了众多历史迷题,将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历史情景进行了较为真实的还原。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朱庆宝 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两课”推荐教材》是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通过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两课”推荐教材》共十章,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以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征程与光明前景为基本脉络,着重探讨了中国在近代世界的落伍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国民革命、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等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
1860年对华战争纪要(法)亨利·柯迪亚 著,刘曦 ,李爽 译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使人们更好地面向未来。我们推出《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还原历史真相和历史细节,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世人,勿忘历史,勿忘国耻,反思历史,祈福未来,为共建人类和谐未来而努力。
-
重庆抗战史周勇 编《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重庆抗战史(1931—1945)》全面反映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为止的重庆抗战历史,讴歌了重庆人民为抗日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突出了重庆作为战时首都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对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重庆抗战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
失稳的帝国邢超1840年,中国历史进入“三峡”区,中国近代史拉开了序幕。庞大的清帝国是怎样偏离了原有的运行轨道,被迫向近代化的方向发展的呢?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和1850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把中国的历史比作一条长河,那么,鸦片战争的作用相当于把坚固的河堤撞开了一道缺口;而太平天国运动相当于一场洪水,不但造成河道内狼藉一片,而且把河堤的缺口冲刷得更大。《失稳的帝国: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详细记述了清帝国面对内忧外患试图捍卫自己的尊严与权益的历史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先辈们在面对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表现出的无奈、痛苦、倔强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