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唐德宗评传刘玉峰著《唐德宗评传》共有六章:唐德宗朝的中央与藩镇、唐德宗朝的朋党之争与君臣关系、唐德宗与宦官、唐德宗朝的财政经济、唐德宗朝的民族关系、唐德宗朝的科举与文化。
-
宋子文家事杨菁著想成为像宋子文那样的理财专家吗?想知道培养宋子文、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这四位20世纪风云人物的他们的父亲宋耀如的教子秘诀吗?《宋子文家事》以翔实的资料,通过对父亲的传奇生涯、独特的家教、三姐妹的“世纪婚姻”、家庭的分裂、横跨政经界的显赫家庭等宋子文的主要家事进行生动的叙写,逐一回答上述你所关注的问题。宋子文是宋氏三兄弟中唯一受过父亲特殊熏陶的男孩,也是三兄弟中唯一活跃于民国政坛的人物,唯有他可与宋氏三才女相“媲美”;而宋子文在民国政坛的崛起,及其政治生涯的大起大落,无不与他的三个姐妹有关;宋子文所以成为民国政坛的显赫人物,最终又沦为中国共产党抓捕的战争罪犯,是与他所代表的宋氏家庭密切相关的。作为民国政治舞台上跨政经界的显赫家庭,宋子文的家事与国事可谓“纵横交错”、“纠缠不清”,宋子文与其姐妹兄弟的手足之情也不能不受民国政治的影响。因此,宋子文的家事,既展示了宋子文与其兄弟姐妹成长的经历,又展示了他们在旧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表演,也展示了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
-
中国古代史周思源主编;郭鹏编著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早在几百万年前,已经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古到今,中国人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创造出灿烂而独特的文明与文化,成为整个世界文明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之中,这里涌现出不可胜数的、千姿百态的人物,发生了或大或小、错综复杂的事件。
-
治蜀史鉴隗瀛涛主编诚然,今天的社会主义管理不能照搬产生于封建社会的治蜀思想,但是,只要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观察,就会发现,不论处于哪个时代、哪种社会形态下,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方面总是存在某些可以通用的东西,总是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以遵循。所谓继承,正是在这些基础上的继承;所谓借鉴,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的借鉴。众所周知,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东南亚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把《三国志》、《孙子兵法》应用于政治、军事领域和企业管理,使中国古老的治国 想有力地推动着其他现代化车轮的前进……这个事实说明:有些看起来似乎古老而陈旧的东西,在今天仍然不失鲜活的生命力。 既然古代治蜀思想和实践对今天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那么,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将他们梳理出来,经过去粗取精,编撰为《治蜀史鉴》,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这不仅可以为从事领导工作的各级干部提供管理方面的借鉴,而且也可让广大群众了解巴蜀历史与文化,为今天西部四川的开发和发展起到参谋作用。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集中了一大批文史学家,他们熟悉巴蜀历史和古代典籍,同时又处于西部大开发的理论研究前沿,在中共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党组的领导下,以科学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焚膏继晷,孜孜砣砣,经过一年半的努力,终于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立50周年之际,完成本书的编撰并刊 梓。至于其实际效果如何,则留待读者去品味、留待历史去检验吧!
-
孔子传钱穆著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即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本书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所订所得,重为孔子作传。其最大宗旨,乃在孔子之为人,即其所自述所谓“学不厌、教不倦”者,而以寻求孔子毕生为学之日进无疆、与其教育事业之博大深微为主要中心,而政治事业次之。故本书所采材料亦以《论语》为主。
-
三国志研究李纯蛟著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陈寿生平研究》有三篇文章,对陈寿的生平事迹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下编《三国志研究》共有十二篇文章,主要是《三国志》史学思想的研究。
-
三国伦理研究刘伟航著本书上起时间从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到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全书分为五章,主要从当时社会的各阶段中各阶层人们的言论、行为及制度等社会存在中,对当时的伦理观念进行归纳和分析。
-
汉字传播史陆锡兴著汉字传播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第一,要整理出传播的路线和时间,即传播的地理走向和传播的历史时间。第二,要弄清传播的状态,该民族如何使用汉字和使用的范围。第三,民族文字的创制,弄清民族文字的蓝本是什么,是一元的还是二元的,或者多元的踏实的研究。本书希望能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当然,对水知的探索有一个过程,这既取决于笔者的能力,更取决于客观条件。同时在南方的少数民族的古文字研究虽然规模不大,但有持续不断的研究,不断有新的材料出现。这两方面的成果是我展开深入研究的基础,使本书具有较高的起点,把力量集中于传播本体上,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
唐代中国与大食穆斯林(法)张日铭著;姚继德,沙德珍译本书全面运用中国唐宋文献和古代阿拉伯,波斯文献,西方及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公元7——10世纪初近300年间(618—907)唐王朝与阿拉伯大食帝国,突骑驰,吐蕃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中国与波斯湾地区海上丝路为空道德商贸文化交流关系。对于研究西域史,唐代中国交通史,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最初传播,中国穆斯林的形成,以及唐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重要学术参考。译者将本书涉及的中国唐宋文献中有关唐代中国与西域各国,大食,波斯,天竺,吐蕃,南诏以及南海地区关系的重要史料6万余言汇付书后,俾之更具参考价值。
-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 评点深入一个人物的心灵,破译一个家族的密码,探求一个民族文化的底蕴。曾国藩家书的内容远非治家一项所能涵盖。它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一个学者对读者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功名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坦露。读懂这样一部书,胜过读千百册平庸之作。曾国藩便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人之一,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从哪些方面来评说曾氏的家书,它有哪些特色,为什么会引起各方特别的重视,为了便大家了解,我们特简要介绍如下:1.《评点》介绍了曾国藩的家世、学养、人脉关系。举凡曾氏大家庭、小家庭的每位成员,与曾氏有较密切交往的亲戚朋友,《评点》中都将眉目清晰的予以介绍。读者将可以从中知道曾氏终生崇拜的偶像是他的祖父,而他的祖母却比祖父整整大7岁,母亲又比父亲整整大5岁。他的两个儿子都短命,五个女婿几乎都不争气,至于接续曾氏家庭的大功臣,却是他的二儿媳……2.《评点》交代了所选家书的时代背景。曾氏所办的许多事都与当时的时代密切相关,勾勒出其时代背景,将有助于读者对家书及其本人的更深了解。如曾氏出山前夕太平军围攻长沙的情况,为什么团练最先会在湖南出现。又如慈禧太后为什么会特别重用曾氏。还有,十几年的战争给当时百姓带来的灾难:富庶的皖南居然公开卖人肉,每斤标价120文……3.《评点》讲述了大量信中只是略微点到,而读者又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慈禧与恭王的矛盾,撤湘军的内幕,淮军崛起的原因,曾氏的身体状况,他最后死于什么病等等。4.《评点》介绍了晚清的官场典章制度、社会习俗等等。比如九品十八级的官制、官员的月薪、年终奖、年终考核等。还有,一个教师当以可以赚多少钱,一个医生的出诊费多少,一个丫环值多少钱。当时的物价怎样,一两银子究竟是个什么概念等等。此外,针对家书中所常见的经史引文,《评点》将说明出处,笺释其义,帮助读者扫清阅读障碍,增加国学知识。5.曾氏湘乡老家典藏的家书中在清末付刻时有的去掉不用,有的则删去某些段落。这里面有哪些外人或后人不知的原因?《评点》会在相关的家书后面告诉读者:有的是为了顾全曾氏本人的面子,有的是为了顾及李鸿章兄弟的面子等等。6.曾氏的思想对中国近代政治、军事、外交极有影响,《评点》在相关章节中介绍了曾氏的言行对蔡锷、陈独秀、毛泽东、蒋介石等人有哪些具体的影响,并通过他们而影响中国近代政局。7.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视角来考察曾氏的思想,分析曾氏有哪些方面对今人仍有启益价值和借鉴价值,是《评点》作者用力最多的部分。比如作者将会细致地分析曾氏有关求缺的思想、惜福的思想、不留钱财给子孙的思想等等。8.探索曾氏的内心世界,发表作者的读史领悟,是《评点》的最大特色。比如推动曾氏将湘军做大做强的第一动力究竟是什么?又如曾氏官越大、权越重、心里越恐惧、行动越谨慎。他为什么会这样?作者在评点曾氏为母亲办丧事时,提出了“孝道平衡了‘三从四德”’的观点;在评点曾氏教子时,提出聪明并不是人的重要美质等等,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评点》学养厚实,视野开阔,笔调轻松闲适,摇曳多姿,阅读起来既像读历史故事,又像是读文化随笔,既是在说昨天,又是在说今天,既可让人益智敦品明事晓理,又可让人赏心说日休闲养性,的确是一部将文、史、哲冶于一炉的难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