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宋本史记注译霍松林,赵望秦 主编《宋本史记注译(套装共10册)》方向立足文学本位,充分发挥地理优势,以长安文化为背景,对中国文学进行系统研究。(1)长安文化与中国文学精神。主要研究长安文化的内涵、产生、发展、特征以及对中国文学精神所产生的影响。(2)汉唐文学研究。主要研究长安文化形成时期以《史记》和汉赋为代表的盛世文化的典型特征以及对后来长安文化的奠基作用,研究唐代作家作品、唐代文化与文学、唐代政治与文学等,探讨汉唐时期长安文化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3)汉唐文学的域外传播。主要对汉唐文学在域外的传播、汉唐文学对域外文化的影响、长安文化对域外文化的接受等问题进行全面研究。(4)古今文学演变。以长安文化为切人点,探讨长安文化辐射下“后长安时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以及陕西文学的内在演变。
-
移民的秩序(日)山田贤 著,曲建文 译《移民的秩序》探讨了17至18世纪自中国长江中部流域(湖广)向长江上游地区(四川)的人口流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四川地区社会秩序的形成和整合过程,包括在这个过程中内部所孕育的分裂 称之为地域动荡的“造反”。四川自古以来就得到了开发,但在明末,据说因张献忠之乱而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土地重归于荒芜状态。据推算,清初四川人口的总数不到50万人。如果考虑到清末四川的人口超过了4000万这个事实,那么清代的四川具备了所谓原住民人数锐减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移民在空白状态中创造出来的传统中国的“地域”,如何收拢归一并形成秩序?在其过程之中又产生了怎样的碰撞?可以说,这里成了一个验证上述问题的大实验场。
-
鲜虞中山国史何艳杰、曹迎春、冯秀环、刘英本书依据文献和大量考古材料,在考证、辨析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就有关中山的族属与族姓、鲜虞中山国的发展简史、中山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等课题进行了论述。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白狄鲜虞族所建立的中山国概况的著作,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文明的形成、春秋战国史以及河北地方史的研究均具有参考价值。
-
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白至德 编著《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之一。《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论述的是中国中古时代发展时期的历史。这是一个全国性民族重新组合的时期。这个时期相当于公元196年至589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三国的鼎立。第二,西晋短暂的统一和东晋十六国的混乱。第三,南北朝的对峙。第四,从北魏的分裂到隋的统一?从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上看,这个时期历史形成的脉络还是相当清楚的。
-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白至德 编著《中古时代·隋唐时期》是“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系列之一。《中古时代·隋唐时期》论述了隋开皇元年(581年)至唐哀帝天祜四年(907年)的历史。这是中国中古时代封建社会发展时期后期的历史。公元581年,总揽北周军政大权的杨坚迫使周静帝宇文阐(即宇文衍)让位,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二百七十余年的分裂局面。隋自公元581年建立,到618年灭亡,历时凡三十七年。
-
3小时读懂三国姜若木 编著在文化艺术成就上,三国虽然存在时期并不是很长,但仍然有不少成就。在文学上,“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三曹”中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曹丕的诗文如《燕歌行》、《典论》,曹植的《洛神赋》等在文学史上都很是著名。在书法上,魏国的钟繇与东晋书圣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可见其书法地位的崇高。这一切都为以政治军事战争为主的铁血三国史加入了一丝柔和,证明了历史仍旧在发展、进步。
-
三国志(晋)陈寿 撰,(宋)裴松之 注,杨崎 注释国学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每次阅读《家藏四库(三国志)(珍藏版)》如醍醐灌顶的经典,第一册收藏可以伴随终生的经典,《家藏四库(三国志)(珍藏版)》精准原典、白话通译、专家心解,慎选30种具有广泛阅读性、收藏性的传世经典,将其中的疑难字,多音字重复注音;生僻字词严谨准确翻译;充满意境与智慧的译文,都可以帮助读者热情悦读,深入思考,再次为读者提供更加精良的传统文化精髓。
-
3小时读懂南北朝姜若木 编著那个分裂、对峙、动荡的乱世是令人心痛的,而乱世透露出来的对生命的漠视更让我们心痛。但我们应当看到,即使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社会仍在发展,文明仍在进步,为后来高度发达的唐宋文明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因此,编者编写了这本《3小时读懂南北朝》,希望通过一些通俗生动的故事让人们去珍惜生命,珍惜和平盛世的可贵。望人们能够以史为鉴,寻求一条长治久安之道。
-
3小时读懂秦朝姜若木 编著历史是一面镜子。当人类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而反对全球化的浪潮也越来越高涨的时候,秦王朝统一六国的历史重新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文化热点,也就不足为怪了。它的衰亡,它的强盛,它的一统天下,它的迅速崩溃,无论成功和失败的每一个细节,人们都渴望解读它。由此,我们编写了这本反思秦朝的历史通俗读物,希望能满足您的愿望。这本书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不仅从历史的大背景上来看问题,而且从历史人物的言谈举止间来揭示历史发展变化的契机。同时,我们认为,要阻止人类恶性进化的历史车轮,需依靠全人类的方方面面的力量。这也是我们写此书的一个原因。
-
3小时读懂元朝姜若木 编著在元朝,与西方人的交往不再只靠回响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古道驼铃”,一支控制着整个东亚海域的庞大商队可直抵非洲,扬帆破浪,将瓷器、丝绸、艺术品等货物大量地运往西方。而罗马的教皇与法兰西的皇帝在这一时期也注意着东方的一举一动,用警惕的目光关注着蒙古帝国的动向。 然而,蒙古帝国迅速瓦解了,元朝也没有能经受住一个世纪的风霜。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文化冲突中,在大自然给予的无情灾害中,在帝国内部不断的争权夺利中,在统治者的腐化堕落中,元朝退出了历史舞台,最终消失在了岁月的长河之中。正如张养浩在他的散曲中所写到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历代兴亡多少恨,王侯将相几风流,回首间,终归繁华一梦遥。” 今天我们来阅读这段历史,就是希望尊敬的读者们,能在茶余饭后的小憩中,对这段历史有一个粗略地了解。如果能够通过了解历史,了解这些帝王将相的功过成败,得到某些启迪,或者产生某种共鸣,抑或得到一些知识,将使作者心中足感快慰。 解读历史,历史早已消失在了昨天,而在那段历史中的无数个鲜活形象,以及那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事件,却久远地记载在春秋史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