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
《左传》时间范畴研究郑路 著目前,在上古汉藷时间范畴的研究领域,学者大多关注的是某些相对单一的时间表达手段(多是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在研究中以对这些手段的孤立描写为主,对这些表时手段的功能属性(表“时”还是表“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得还不够深入。针对这种状况,笔者从方法和材料两方面入手:在方法上,以时间范畴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就可以将各种时间表达手段统摄到一个体系当中,在共性中找差异,从区别中看联系;在材料上,以上古时期的重要典籍《左传》作为基本语料,这样就可以将语料内部的时代、地区差异减小到最低程度,并有利于量化的考察和对比。基于上述两方面,《时间范畴研究》重点考察上古汉语时间范畴的相关概念及其表达方式,以及这些表达方式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演变。
-
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吴德义 著《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一书并非限于仅仅进行史料整理,而是从丰富的史料出发,抽象概括,达到理论论述。《编撰》重视将史学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融汇辨析,在深入的个案研究和整体归纳的基础上,将明代建文史编撰分为四个时期,并概括出歪曲与沉寂、以备遗阙、表彰忠义、反思批判为其不同阶段的特点。这些论述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指导,深入阐明政局变迁与建文史籍编撰的关系,将时代的精神和史学的主题紧密相扣。
-
他们活在明朝王春瑜 著《他们活在明朝》作者研究明史逾半个世纪,明朝形形色色的人物,了然于胸,呼之欲出。《他们活在明朝》老笔常开五色花的他,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爷们,哥们,姐们,一一载之笔端,让他们鲜活起来。是的,其中也有流氓、活到一百二十岁的强盗头子,为道学家所不齿。但他们是古人哪,管得着吗?
-
微历史丁振宇 著《微历史:元朝就是如此有趣》是《微历史》以史料为基础,将每个时代的掌故、人物、言论、事迹用“微博体”描述,一段一事一人,语言轻松活泼风趣。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所开辟的疆土之广也堪称中国之最。也许是因为蒙古人骨子里的好战,这个朝代始终与“平静”无缘,几乎每一代皇帝的上位都伴随着流血……《微历史:元朝就是如此有趣》通过一个个的历史小故事,一段段的人物小传奇,引领读者走进时光隧道,见微知著,管窥元朝,去回味,去思索。
-
三国史张大可 著张大可编著的本卷《三国史(第9卷)(精)/张大可文集》分为上、下两编,以及两个附编,三个附录,收入文集为第九卷。正文上编,“三国鼎立的形成”;下编,“三国对峙归一统”。这是由两本书合成,即《三国史》和《三国十二帝》。《三国史》,于2003年在华文出版社推出,前身是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的《中国小通史》中的一册,书题《三国》,也是笔者首次把三国鼎立的历史作为一个断代来论说的尝试。《三国十二帝》全称《三分的挽歌——话说三国十二帝》,是应华文出版社之邀写的三国史话故事,以三方帝王为中心,于2006年在华文出版社推出。这两本书都是三国通俗史话,角度不一,重心有别。《三国史》,重在说“事”,是通俗断代史;《三国十二帝》,重在说“人”,是以鼎立三方的帝王为主评说历史。两书评说同一段历史,只是角度不同,故内容有所交叉重复。两书合并,删去重复,重新调整结构,这就是本卷上下编的由来。两个附编选录相关资料。附编一选录开设《三国志》专题课部分讲稿25篇,题名《〈三国志〉名篇讲析》,以见作者“三国史研究”的基础和原生态。附编二选录近年来的几篇散论。三个附录为三国帝系表、大事年表,以及两篇书评。笔者研究三国史,最初出版的是一本论文集,题名《三国史研究》,收入文集为第八卷。该书初版于1988年。笔者还写有《话说三国》,以及主编《三国人物新传》,这两本书也是通俗文字,也都是解读《三国史研究》论集中笔者的历史观点。三分故事,由于戏剧、小说的传播,妇孺皆知;如今加上视频、绘画等的传播,影响更大。《三国史(第9卷)(精)/张大可文集》一书的作者张大可研究三国史,自《三国史研究》出版以后,从理论探索转向致力于通俗解读三国历史,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把历史写得轻松并好看一些,这就是本卷《三国史》的写作旨趣。换句话说,《三国史研究》与《三国史》代表了作者前后两个时期的行文风格,叙说方式不同,而意蕴完全一致,两书可视为姊妹篇,所以一并收入文集。
-
明史学家说明史中国明史学会,十三陵特区办事处 编《明史学家说明史:大明书场集录(上下)(精)》编著者中国明史学会、十三陵特区办事处。2011年夏,时逢北京十三陵特区成立30周年。为了纪念,特区办事处举办了“第二届十三陵国际旅游文化节”,由中国明史学会和特区办事处主办的“大明书场”是文化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场”邀请学术界、文化界知名学者亲莅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定陵棱恩殿遗址,为游客讲述明代历史,当场解答听众提出的问题,历时两个月,专题讲座十七场。主办者将每场讲演录音加以整理,编辑成《明史学家说明史——“大明书场”集录》一书,以飨广大读者。
-
理说宋朝南宋篇朱晔 著公元1127年,北宋政权经历了“靖康之变”而灭亡。宋徽宗之子赵构建立了南宋政权,历史从此开启了一个长达152年的极富文化气息的时代。南宋一朝,人民成为了历史的巨大推动力,人民创造了南宋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辉煌:南宋的哲学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以龙泉窑为代表的南宋青瓷是瓷器艺术史上的又一高峰,南宋的“特产”是英雄,前有岳飞尽忠报国,后有文天祥壮烈就义,岳飞成为了历史上“忠孝仁义勇”的符号,文天祥以自己的英勇为南宋画上了一个比较体面的句号。《理说宋朝(南宋篇)》以南宋朝九个皇帝为主线,配以南宋朝七个典型人物的事迹,系统地介绍南宋发生的一些人和事,通过正史中人物的记录,以期获得一些对今天有所启示的道理。
-
微历史丁振宇 著微历史即用“微博体”的形式来记录历史。微博的特点是短小、及时,适于传播。近年来,微博已成为国内一种最便捷的交流方式,对于记录历史来讲,它同样也是一个好工具。因为当今社会生存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耐心静下心来通过阅读冗长繁杂的历史巨著来获取知识,因而造成当下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历史知识欠缺匮乏的窘况。《微历史》的出现,除了“微时代”自身的推动之外,更是民众自身的一种诉求。因为它将微博体与历史事实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有限的字数里以精当的内容浓缩精华,言简意赅、字字珠玑.的确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历史的可能性。无需非常集中的阅读时间和持久专注,无需专门的历史或理论素养,茶余饭后.公交车上,花费五分钟翻阅一下,就会有良多收获。
-
明清易代4吕向辉大清立国,是迟早之事。其立国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是因为多尔衮出征察哈尔偶得大元传国玉玺之故,此时皇太极已称大金天聪汗有九年之久。而且历年来的战争,已使明朝危机四伏。尤其是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后金军绕过山海关直逼京师之役,不仅效仿“蒋干盗书”的故技使袁崇焕被崇祯皇帝送入大牢,还留下一个更大的隐患,便是部分勤王之师中途哗变,成为流寇的骨干。在辽西一线,因为战况紧急,朝廷急调山东孔有德部赴援,孰料孔有德半路叛乱,扰乱山东一年之久,最后泛海归降皇太极。日后辽东沿海的尚可喜因被排挤,愤而降清。皇太极还挥军亲征朝鲜,将两国关系打成“父子之国”。至此,清国攻明再无来自海上和朝鲜的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南指。
-
多元文化的交融尢李 著《多元文化的交融:辽代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收论文大部分集中于对辽代佛教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析,也有论文探讨辽朝的道教、儒学,或对契丹史的基本材料进行文献学分析,或从学术史的角度对前人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评论。书中通过对文献、石刻资料的考证和辨析,特别是考古材料的运用,结合历史学、社会学和艺术史的视角与研究方法,尝试打破朝代的断限,以长时段的眼光来审视唐五代至辽代华北地区的佛教与社会,不仅探究上层精英的精神世界,也关照普通民众的信仰实践,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为辽朝的文化面貌作了一个新颖的阐释,由此为深入认识契丹王朝独特的历史演变轨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