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史学散论吕振羽著本书是吕振羽同志的读报随笔,共分四辑,各辑列有辑目,依次为“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一些问题”、“关于我国近代及中世纪各别思想家思想研究的一些问题”、“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一些问题”、“杂论”。这些随笔,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
中华五千年侯建明主编本套书将上古至近代的中国历史,按时代变迁的顺序编写,分远古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四册。各册内容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主,同时涉及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本书在编写进程中,尽可能选取精彩的篇章来描述宏阔壮观的历史场面,对复杂的事件、人物做简明扼要的介绍,并在每篇的结尾做精当的点评。我们注意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做好篇与篇的衔接,使各篇分则独立成章,合则构成某一时期的历史整体,并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行文中尽量使用生动、通俗、流畅的语言,使历史事件故事化。全书附有插图,文图相配,图文并茂。为了便于阅读,对生僻的人名,地名标注拼音,对难点做了注释。
-
千古之谜曾忠恕,李军晓主编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重于人物, 展示风云人物谜中之谜; 下卷偏于史事, 收录政事军事、经贸农桑、文教社会、科技博物、文物考古、民族宗教、文渊典籍、习俗民情、逸闻传说......等悬疑.
-
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编辑部“二十四史”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社会罕见的智慧宝藏,也是我国人民引以自豪的文化遗产。它用统一的纪传体裁,系统地记载了我国清以前各个朝代的历史,堪称是清代以前中华文明史的全记录。 为了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方便广大读者尤其是中青年读者阅读及充分利用“二十四史”,中华书局以繁体字点校本“二十四史”为底本,聘请专家学者,按照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和国家语委的有关规定,结合古籍整理的具体要求,对中华版繁体字本“二十四史”进行字体简化整理。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司马迁撰。司马迁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生于汉景帝中五年(公元前一四五)或者更后一些。他的父亲司马谈,熟悉史事,懂天文地理。汉武帝建元(公元前一四O——一三五)初年,做了太史令(史记中称为太史公)。
-
中国的佛教雕塑与绘画马利怀著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曾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今天,当历史车轮进到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年代,中国人民又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使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既有重重困难,也有种种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宝藏,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就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毫无疑问,普及裙国的历史知识,宏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向社会提供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将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有鉴于此,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大象出版社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
中国历史透视王天有,赵连稳主编本书包括:历史学的释义与功用、改革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兴衰治乱是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合久必分与分久必合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走过的“之”字路、杰出人物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开放是对外关系史的主旋律等内容。
-
二十五史名句鉴赏辞典天人,宋钢主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部二十五史,正是充满了天下兴亡无限慨叹。在这里,历代帝王将相、才人俊杰的,功过成败,是非得失都盖棺定论,在这里,即有国破家亡的千古遗恨,也有王霸天下的经验秘笈。历史是一面镜子,许多伟大都美于从历史中吸取治理国家、成就大业的经验教训,正因为此,行泽东才在百忙中通读并评,点了二十五史。
-
家族文化与传统文化李卓主编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本书包括:家的结构、家的历史、家的伦理、家的传承、家的传统、家的规范、妇女问题、日本家族制度研究状况简述等内容。
-
中国通史丁文主编暂缺简介...
-
明清史谈丛谢国桢著谢国桢(1901-1982),著名的历史学家,河南安阳人,字刚主,别署瓜蒂庵等。1926年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充任梁启超助手,协编《中国图书大辞典》。1932年起任教于中央大学、河南大学、云南大学等校,1949年任南开大学教授,1957年调至北京,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1981年被聘为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早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就学期间,谢国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孟森、李济、超元任等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受饮冰室影响尤深,因对明清史、版本目录学最感兴趣,一生钻研和学术成就也大都在这两方面。从1925年发表《明季奴变考》,谢国桢一生著述丰富,主要著作有《晚明史籍考》《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明末清初的学风》《南明史略》《明清笔记谈丛》《顾亭林学谱》《黄梨洲学谱》等。本书是作者有关明清史的单篇论述和札记,由作家的学生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