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史记》单音词研究管锡华著本书作者从《史记》中收录了单音词4000余个,采用共时描写、历时比较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发掘了《史记》里面700多个单音词新义,深入地分析了其中二十多组单音同义词的发展演变,探讨了从先秦到《史记》成书时代汉语单音词和词义的发展趋势与规律。
-
古今逸史精编(唐)段成式等撰;熊宪光选辑;胥洪泉点校本册选辑《列仙传》、《高士传》、《续齐谐记》、《剑侠传》、《神僧传》等5种古籍。
-
历史学彭卫,张彤,张金龙主编编辑推荐:本书是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学历史卷中的中国古代史卷。共收录了吴晗、孟森、郑天挺、竺可桢、谭其骧、史念海等著名学者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学术论文。全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理论性、权威性、对全面系统完整地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及引导作用。
-
述学(清)汪中撰;戴庆钰,涂小马校点《述学》所收之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辞章之文,二为学术之文。《述学》自嘉庆年间开始刊行,至今约200年,版本大致有以下几种:1、小字初刻本;2、阮刻大字本;3、汇刻遗书本;4、扬州书局同治八年重刻本;5、李详、古直《汪容甫文笺》本。
-
中国历史通论王家范著文化传统中有些东西是可以超越时空,一直光照后世的。例如,我国史学的开山祖无疑非太史公莫属。“史”这一职业,由来已久,在原始部族时代早就存在。然而,只有当司马迁说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由知识分子从事的,演绎的、通释性的中国史学才正式成立。不管史学的手段和观念后来怎样变化,怎样不断演绎出新的意蕴,我认为,司马迁的这三句话,作为通史的旨归仍具有永恒的意义。近代新式通史的编写,是从本世纪初发其端的。1900年,章太炎先生最先动议创制新的《中国通史》体例。在那篇名为《中国通史略例》、领风气之先的短文里,太炎先生立足于时代的变迁,融通古今、推陈出新的意思是明白无误的。既没有国粹派迂执陈腐的酸气,也没有后来欲横断而截流的那股杀气。
-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朱汉民主编本书系统地讲述中国代哲学、传统宗教、伦理道德、科学技术、古典文学、传统艺术、史学、教育,并从宏观上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进行综合分析。这样的教材正是当前高等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所需要的。为达到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目的,需要做好这方面的教学和教材工作。给大学本科生讲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觉得要注意介绍的全面性,因为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如果只是介绍其中的一两点而丢掉其他许多点,其效果可能不理想。同时这种介绍又应是筒练的,准确的,能引起学生们兴趣和思考的。另外还要注意分析性。
-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著我国传统史学有重视“考信”的传统。至清代朴学盛行,学者对于如休搜集材料、考订歧误、辨别真伪这套学问尤其致力,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资料。《中国历史研究法》辟了专章论述史料的盾集和鉴别,就是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运用近代学术眼光加以总结和发展。因此他申明:论述搜集和考证史料,目的是达到“求真”,而“求真”乃是传统学术“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方法发展辐来。求得史实的准确是史学发展的前提,否则,“其思想将为枉用,其批评将为虚发”,这就是注重史料如何搜集与鉴别的意义所在。
-
中华文史故事文库[第一辑]张巨才 主编,张黎阳,王一林 编著《中华文史故事文库》以独特的通俗的故事形式,形象地再现历史,弘扬民族文化,实乃可喜可贺。它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学样式分门别类地加以提炼与区别,并将各种各样的人物、事件、文学样式都放进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加以再现,给后人展现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本书中不仅有围绕人物编写的故事集,如太监故事集、商人故事集、才女故事集、侠客故事集,还有围绕事件编写的故事集,如公案故事集、情恋故事集、权谋故事集;不仅有围绕体裁编写的故事集,如乐府故事集、唐诗故事集、宋词故事集等,还围绕类别编写的故事集,如幽默故事集、寓言故事集、神话故事集等。总之,本书都是以历史文献为依据,给予形象的再创作,呈现巨幅文化画卷。每位编著者都发挥了各自的艺术才华,将历史事件、人物写得形象、生动、有趣,适应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 《中华文史故事文库》中不仅有围绕人物编写的故事集,如太监故事集、商人故事集、才女故事集、侠客故事集,还有围绕事件编写的故事集,如公案故事集、情恋故事集、权谋故事集;不仅有围绕体裁编写的故事集,如乐府故事集、唐诗故事集、宋词故事集等,还围绕类别编写的故事集,如幽默故事集、寓言故事集、神话故事集等。总之,全库二十集故事都是以历史文献为依据,给予形象的再创作,呈现巨幅文化画卷。每位编著者都发挥了各自的艺术才华,将历史事件、人物写得形象、生动、有趣,适应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
-
中国通史杨胜勇主编暂缺简介...
-
鲁迅史料考证朱正,陈漱渝等著本丛书收集了二十世纪不同阶段海内外鲁迅研究的精华,全面展现一代文化思想巨人风貌,深刻揭示鲁迅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其中专著四部: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汪晖《反抗绝望》、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论文集两部;《围剿集》与《红色光环下的鲁迅》,令人感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鲁迅迥异的解读。另有许寿裳、许广平、周作人、冯雪峰、胡风等回忆文章多篇。本书是《回望鲁迅丛书》系列之一。本书主要是对鲁迅史料的研究、整理的论著,主要收录了6位作者的文章。书中的文章包括:《鲁迅曾人光复会之考证》、《鲁迅北京避难考》、《鲁迅与狂飙社》、《关于鲁迅和李立三的会见》、《鲁迅与女师大学生运动》、《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前后》、《“木瓜之役”考》、《鲁迅与北新书局的版税纠葛》、《琐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