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中国东北史佟冬主编东北的土地,是祖国疆土中美丽富饶、不可分割之一隅;东北的各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亘古同室、血肉相连之兄弟成员;东北的历史,自马班《史》《汉》以来即为中国正史中有机组成之一章。故《中国东北史(全6卷)》名《中国东北史》,以明东北之义,并彰《中国东北史(全6卷)》之旨。《中国东北史》,是一部试图比较详尽、系统阐述东北地区从古至今历史的地方通史专著。全书上起四、五十万年前“庙后山人”出现,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计分六卷:第一卷叙述原始社会至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东北,第二卷叙述隋唐至辽金时代的东北,第三、四卷叙述元明至清前期的东北,第五卷叙述1840年至1919年期间的东北,第六卷叙述1919年至1949年期间的东北,全书共计450万字。
-
毛泽东读批《资治通鉴》毛泽东读批;李晓来,唐汉主编暂缺简介...
-
中国人史纲柏杨著《中国人史纲》(以下称《史纲》)是台湾作家柏杨先生的著作。此书有如下优点:首先是文字生动,语言优美,富于文采,引人入胜。其次,在章节安排上富于创造。全书以“世纪”分章,以问题分节,给人以明快的感觉。这种明快来于作者使史事的时间变得比较醒目,而分节的问题又多把握得比较适当。第三,在史料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这就是既忠于史实,又不受史书具体叙述的限制,是充分理解史料精神实质后的一种创造性的表述。读其文,多少容易使人联想到徐志摩译宋词。这样,处处显示了作者对史料的深入钻研,和运用史料的高度技巧。第四,作者列了大量表格,简明扼要地列举史事,既避免了繁冗的叙述,使史事显得明瞭,又大大增加了史事的含量,使内容显得丰富。第五,每章最后设“东西方世界”一节,可使人们对当时的世界、世界与中国的关系,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使人感到真正是从天空从其他星球上看中国历史,而不是只从中国从地球上看中国历史。这既给人一种新鲜感,又给人一种整体史观。这对读者是十分有益的。读者会明白,不限于只从中国看中国历史,是多么重要。以后中国历史的研究若要取得大的进步,对整个世界史的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
-
中国历史与文化管维良主编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犁与剑的考验中,不仅形成了今天遍布海内外的强大的炎黄民族,也凝炼了一种深沉、丰富而强烈的民族感情。中华民族不仅横亘过历史的无数川谷后陵,也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成长,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中国历史的持续性、统一性、交融性,与其特殊的人文、地理相结合,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特殊内涵。当我们浏览中国的传统文化时,将中国传统的文学、绘画、雕刻、建筑、书法、音乐、舞蹈、戏剧,以及中国人特有的审美与西方比较,我们会体验到一种内蕴、柔婉、阴柔、深沉、典雅的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形成了极为深厚的文化积淀,《丛书:中国历史与文化》试就其主要内容进行叙述,让青年学子和读者能从中知悉中国文化的梗概。
-
天安门见证录文夫编著暂缺简介...
-
中国史研究入门(日)山根幸夫主编;田人隆,黄正建等译本书是一部译著。原书《中国史研究入门》,是以日本学者山根幸夫为主的一些研究中国史的学者集体编著的。1983年9月由日本山川出版社出版。书自先秦迄于当代,近百万字。现翻译介绍给国内史学界,特别是有志于中国史研究的青年学生。去年,当我们读到《中国史研究入门》时,内心就产生一种愿望,希望能将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出版。这种愿望,也许与我们的经历有关。我们在大学本科毕业以后,有幸跻人研究生之列,在名师指导下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史,其后又独立从事研究工作。其间,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史之甘苦,导师耳提面命之辛劳,均亲身经历,有切身感触。尽管如此,今天仍时时深感欠缺甚多。这一方面自然是由于我们愚钝之故,另一方面也不能不承认,以往那种师徒之间口耳相授的培养方式存在着局限性。口耳相授的知识传授方式自有其长处,但它是一种手工业方式;研究的方向、课题、研究方法乃至研究结果,都与老师本身的知识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种近亲繁殖如果不在后天加以优化、弥补,自然会导致人才退化,一代不如一代。特别是这种小生产方式培养周期长,效率低,使大多数有志于研究祖国历史的青年学生被摈于门墙之外,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的摸索。这自然是一条荆棘丛生的艰难历程。不少青年可能以此终生徘徊于历史迷宫,不能步人科学的殿堂。
-
史记与诗经陈桐生著暂缺简介...
-
中华野史镜鉴彭诗琅等主编;《中华野史镜鉴》编委会编一说起中国古代的历史,人们往往想起的是汗牛充栋的《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这些由统治者主持编撰的正史。然而正史至少有两大缺憾:其一,正史记载的多是帝王的命运、朝代的更替等风云变幻的政治事件,而对世风民俗、百姓生活等的记载却轻描淡写,微乎其微;其二,正史的记载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而文过饰非,所录不实。特别是对帝王将相的性格心理、轶闻趣事;统治阶级内部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政治军事的丑恶内幕、龌龊行径、血腥手段,正史往往“为尊者饰,为贤者讳”,或者略带一笔,遮遮盖盖,或者讳焉不谈。所以,要了解和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要把握全部的历史,我们必须探寻正史以外的文献资料,也就是要收集、研究野史。事实上,历代的野史在某种程度上比正史更真实、更全面、更鲜明,更能反映出历史的真实。然而,史海茫茫,特别是野史,散存于各种历史杂著、传记小说、笔记书信、公案典章等典籍中。如何将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整理成书,是一件艰巨的任务。我国历史界多年来做了大量工作,但所取得的成果实难令人满意。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权利和必要知道自己民族的真实历史,尤其在世纪之交的今天,重新研究我们的历史,以古鉴今,昭示后世,是极其有意义的。鉴此,我们迎难而上,组织了一大批在这一领域造诣较深的专家学者,呕心沥血,耗时数载,编写了这部《中华野史镜鉴》。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资料翔实,规模宏大。在时间上纵跨中华五千多年历史,上起先秦,下至清末。凡所引用的书籍、资料,都是野史精品,其中有许多是首次译成白话文。出版如此规模的野史著作集粹,在我国尚属首次。其二,内容全面,体例新颖。该书根据朝代划分篇章,篇章下设宫禁隐隐私、帝王秘闻,后妃轶事、人物春秋、文人雅事、豪强侠士、名妓优伶、能工巧匠、古今奇案等栏目,所录内容不仅趣味性强,更有一些鲜为人知,可以满足读者的多种多样的需要,而且条理清晰,便于查询和阅读,既是材料丰富资料库,又可作为工具书。其三,通篇采用白话文,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也有利于历史文献的普及。译文立足原文,力图达到“信、达、雅”的高度。其四,文字清新,语言生动、活泼,可读性极强。因此,该书可以称得上是集历史性、资料性、知识性、文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极具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是各类企事业单位、图书馆、资料室的必备藏书,也是各行各业的各级领导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案头佳。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为了维护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我们对所收录的文献尽量保持原貌。因此,书中有些材料难免带有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和封建迷信糟粕,这需要读者用批判的眼光进行阅读和使用。有些材料由于是野史,难免有谬传讹记之处,请读者阅读时注意,自行甄别。尽管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我们恳请国内外广大专家学者以及各界人士不吝赐教,以匡不逮。
-
浪口村随笔顾颉刚著顾颉刚(1892-1980),江苏苏州人。现代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顾颉刚于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北京大学本科哲学门毕业。以后留任教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兰州大学等,并任北平研究院历史组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主编《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燕京学报》、《禹贡半月刊》、《边疆周刊》、《齐大国学季刊》、《文史杂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顾颉刚受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从二十年代起即从事中国历史和古代文献典籍的研究和辨伪工作。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近代西方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箱。与钱玄同等发起并主持了古史辨伪的大讨论,又广集当时的研究成果编成《古史辨》八册,形成了“古史辨”派。顾颉刚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时代越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周代时最古的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朝有三皇,汉代以后有盘古,古史系统的形成,主要出于战国到西汉的儒家之手。他以疑古辨伪的态度考察了孔子与六经的关系,指出孔子的“正乐”与社会上没有关系,批评梁启超把孔子说得太完美;断定六经决非孔子“托古”的著作,六经没有太大的信史价值,也无哲理和政论的价值;否定了儒家利用六经(尤其是利用《尚书》)编成的整个古史系统。又提出,必须打破中国古代民族只有一个、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以及古史人化、古代是黄金时代等观念。这些观点今天看来虽不尽正确,但在当时却具有反封建、反对经学偶像的意义。顾颉刚一生著述颇丰,除所编《古史辨》之外,重要的尚有《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尚书通检》《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杂识》等等。
-
通鉴史料别裁金沛霖主编本册收清·陈景云的《通鉴胡注举正》、清·钱大昕的《通鉴注辨证》、章钰的《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和清·赵绍祖的《通鉴注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