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中国大历史吕思勉 著《中国大历史(套装全2册)》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也是吕思勉先生的第一部通史著作。1923年9月出版,此后一再重印,成为20世纪发行量最大、最受欢迎的一部中国通史。本书以历史事件为经,以经济、文化、社会制度、风俗为纬,详细地记叙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制度变迁、社会风俗更易、疆域的变化和文化的演变等,内容极为丰富。
-
中华上下五千年大全集杨艳丽 编著《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部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经典历史读物,一经问世,便因其独特的体例、丰富的知识而深受读者喜爱,成为我国发行量最大的历史启蒙读物之一,为一代代中国人所推崇。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市场上的许多版本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读者越来越高的阅读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进行更新、补充和调整,并注入新的元素。 同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头绪繁多,普通读者很难找到入门捷径。有鉴于此,我们精心推出了本书,全书以时间为序,按照历史朝代分期,以故事形式精彩扼要地讲述了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包括了历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使读者在愉快阅读过程中为读者提供最想知道的、最需要知道的、最应该知道的历史知识,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通过科学的体例与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讲述中华五千年历史。 本书选取了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些经典故事娓娓道来。精美的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文图对应,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更直观、更真实、更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睿见卓识,增加并拓展人生阅历。
-
资治通鉴故事(北宋)司马光 主编,中原 编译《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规模空前的史学巨著,由宋神宗取意“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亲赐名。全书卷帙浩繁,共294卷,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计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史实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博大精深,通古今之变,有“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誉,备受历代统治者及文人学士的青睐,视之为必读之书。《资治通鉴故事》精选了原著中最为人所称道的300余个独立完整的故事,按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整理编撰,通过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形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向读者呈现这部中华文明巨著,力求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同时,编者还精心选配了历史文物和遗迹照片、战争示意图、帝王名臣画像、历代人物名画等数百幅图片,更加真实、直观、全面地将中国历史的丰富与精彩呈现在读者面前。
-
通史新义何炳松 著《中国文库(第5辑)·史学类:通史新义》上编分十章,专论社会史料研究法;下编共十一章,专论社会史研究方法。作者结合中国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与西方史学理论,对历史学和历史研究的概念、原理、系统、研究步骤和研究方式作出新的考察和论述,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史学研究考证体系,对中国现代新史学学科建设有着重大贡献。它还深入分析了历史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之异同,提出了史学研究者应持有之态度和为学之方法,阐明了通史与其他史学之关系。本书由商务印书馆2011年最新出版。
-
话说资治通鉴何亚辉 编著暂缺简介...
-
中国通史吕思勉 著《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完成于1939年的一本史学论著,分上下两篇。上篇18章,名门别类地叙述了中国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18类;下篇36章,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政治的变革。本书在细致录入吕先生《中国通史》文学的基础上,又附上了直观、生动的插图,力求能给读者提供最佳的赏读图本,以收到这部优秀作品应该达到的效果。同时,为了使读者更多地了解这位历史学家的谨专学风和对历史所持的认真态度,本书的附录部分还节选了先生的另一部著作《三国史话》。《三国史话》是吕先生生前所写的唯一一部通俗性史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表达了其对这一历史时期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也揭示了一些被大众书籍所掩埋的历史真实,从中可以看出吕先生对历史研究的高深造诣和对历史所持的公正之心,希望读者能因此而有所受益、有所启发。
-
话说二十五史何亚辉 编著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说话二十五史》,记叙,分析了上起先秦,下至清朝灭亡的五千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全书共分四个栏目:导言,大事本末,名家评鉴和传世经典。
-
中国全史何亚辉 编著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源远流长,每个炎黄子孙都有权力有必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历史是对昨天的总结,对未来的昭示。尤其是在新世纪伊始的今天,学习和研究我们的历史,对于实现美好的未来有着更实在、更必要的借鉴意义。鉴此,我们编写了《中国全史》这套大型文史丛书。这一套丛书共分为《中国通史》、《中国逸史》、《中国野史》、《中国秘史》四大部分。
-
夷夏先后说易华 著本书是由易华编写的《夷夏先后说》。《夷夏先后说》的内容提要如下:人类是一种喜爱迁徙的动物,人类史就是一部迁徙的历史。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是由不同的移民构成的。所谓土著,相对于新来者而言,是早到的移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相对于欧洲殖民者而言,是先到的亚洲移民。相对于夏而言,夷是东亚土著。受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和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启发,参考布罗代尔长时段(Long Duree)和沃勒斯坦世界体系(WorldSystem)概念,特提出“夷夏先后说”如下:历史记载或传说表明夏朝建立之前东亚为夷蛮之地,大禹父子在夷之中建立了夏朝之后才有东夷西夷之分。考古学发掘和研究表明夏朝建立之前东亚尚未有游牧与农耕之分,正是夷创造了东亚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夏或戎狄引进了青铜时代游牧文化。体质人类学研究表明夷属蒙古人种,可能来自南亚;部分夏或戎狄属印欧人种,来自中亚。语言学研究表明汉语、韩语、日语是典型的混合语:夷语或华澳语是底层,夏言或印欧语是表层。夷夏结合与转换才开创了中国的历史,形成独特的东亚文化传统。夷夏不仅有东西之分,而且有先后之别。夷为东亚土著,创造了东亚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夏人西来,传播了青铜时代游牧文化。汉族的历史是夷夏结合的历史,汉人、汉语、汉文化均是夷夏混合的结果。夷夏转换是东亚上古史上的关键。在人类历史上,喧宾夺主的事时有发生,而数典忘祖亦是常事。正本清源,夷夏先后说化解了东亚文明本土起源说与外来传播说的矛盾,对理解东亚民族与文化的形成和东亚历史不无小补。
-
中国历史通论王家范 著通史的意境,全在通古今之变,历史由此才重显出它的节律脉动,是一个活泼泼的跳动着的“集体生命体”,有它特殊的生命历程和内在的新陈代谢机制。《中国历史通论(增订版)》以勾勒轮廓、阐释整体特征为限,又包含着对百年来“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情结”的特殊关注。在统合百家的基础上,从通贯和整体诠释的角度,对国史中的重大问题做出个性化的解读,进而揭示中国历史变迁的内在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