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
消逝的世界郭漫《消逝的世界》秉着已古思念,提示故事背后真相的目的,就已消逝的国家、消逝的城市、消逝的文明、消逝的人、消逝的宝物、消逝的物种、消逝的地域和消逝的劫难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探索过去的同时展望未来,希望能够警惕人类今后的行为。
-
资治通鉴的现场解说张瑞元解说中国人权力游戏的巅峰之作汲取古代人生存智慧的不老之泉说故事,论人物,侃八卦,纵论古今,参破《资治通鉴》的珍珑棋局.是非纷纭,和司马光一起看一出跳脱飞扬、热闹非凡的历史大戏。司马光和他的助理们以渊博的学识和风流的文采将1300多年跌宕起伏的历史写得条分缕析、异彩纷呈,然而,今天的菜乌们却在看到满篇的之乎者也时却步不前。本书变文为白,举重若轻,将一部《资治通鉴》变成一本穿越历史迷雾的闯关秘笈,处处有景致,处处是故事。在这里,历史不再仅仅是隔岸观火的铁马冰河、杀戮遍地。不论是你耳熟能详的经典案例,还是雾里看花怎么也看不透的小小阴谋,作者都为它找到了就在你身边的生活细节。于是历史的黑洞在现实的观照下,变成一条任你来去自如的时光隧道。在你为历史的诡谲和作者非凡的洞察力拍案时,不禁也会为生活的巧合和作者嘻哈俏皮的语言会心一笑。
-
落霞吴燕秋天来了。几次冷空气过后,北方变得凉快起来。某个雨后的傍晚,站在窗边时忽然意识到往日里热闹异常的蝉鸣消失不见了,只有蟋蟀的叫声在空气里飘散,单调,落寞,冷清。蝉声就像叶,忽然在人们注意不到的某一天就闹上枝头,又在人们意识不到的某一天悄然退场,留下一季的记忆和关于下一个季节的许多盼望。一叶知秋。但是几乎没有人会知道某一个秋天的第一片秋叶究竟是何时落下的,就像几乎没有人了解蝉鸣究竟是在哪一天消逝,又在哪一天响起。在我看来,历史的情形大抵相仿。时间流逝,历史过往,就像一座从古至今一直延伸着的舞台,承载着太多灯火辉煌与繁华散尽,交织着太多掌声喝采与黯然离场,显赫、声名、悲壮、荣光、凄然、清冷,如此种种杂糅一处,令浸沉于其中的人为之着迷。那些人那些事像叶,标记着关于季节的讯息,也许我们很难说究竟谁是秋天的第一片落叶,但却可以从第二片第三片落叶中嗅到些秋天的气息。我们曾有热爱科学的君主——康熙大帝,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沉醉于舞蹈以致因练舞过度而晕倒时,康熙则在向传教士学习如何使用天文仪器;但是时光流转,当光学望远镜向西方的天文学家呈现更广阔的夜空时,大清国的钦天监官员所使用的依然是没有透镜的天文仪器。十八世纪中国的《皇舆全图》曾被李约瑟评价为,“不但是亚洲所有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然而,当这份地图在法国出版并成为法国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的时候,在大清国,它却多年处于严格保密的状态,作为密件深藏于皇宫,没有进入内廷资格的人根本无缘一睹。1840年,当大清帝国的士兵不得不以大刀长矛对决洋枪洋炮时,战争的结局似乎是不言而喻的。早在200年前,欧洲就已经进入火器时代。而19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则为新式武器在战斗中的资质盖上了合格的印鉴。然而,最早发明了火药的古老帝国却依然流连于冷兵器时代。当中国人自己研制的第一艘蒸汽轮船成功下水,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曾叹曰:“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之”,但是当蒸汽动力、船运交通缩短了世界的距离的时候,中国的“黄鹄”号轮船却长期搁置于码头,在年深日久的浸泡中渐渐销蚀,渐渐腐朽。一水之隔的日本以教育改革与军事改革而走上了富国强兵甚至军事扩张的道路,而大清国的官派留学生们却在刚刚领略过外面世界的精彩之后便被匆匆召回,而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则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化为泡影。十八个瞬间就像十八片秋叶,当它们从历史这棵树上静静飘落,秋色便又浓了一分。它们未必是秋天的第一片落叶,但当我们静静地翻阅这十八个瞬间,却分明从那里感受到了秋天的颓败,察觉到冬天的颜色。但是秋天又不仅仅是颓败的季节。每一次惨败之后都会有痛定思痛的清醒,每一座废墟上都会生长出春风吹又生的希望。所以我们需要回首历史,停格瞬间。回首,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铭记。作为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我愿意看到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光明的结尾。但愿这不是一个奢望。
-
天朝往事李翰文历史就像一只巨手.翻转间让一辈辈的豪杰在同一个地方纷纷落马,又让另一些人在同一种境退下扶摇直上青云!历史究竟在暗示着我们什么?砖汉瓦已成陈迹.历史却从未真正走远。看似离我们早已遥远的是非恩怨,却反映出人性弱点的惊人相似。理解历史.就是参透人性。历史——这部连台大戏,用鲜活的故事和生命为我们演绎着历代将相的处事之道、官场之道、钻营之道、显达之道、浮沉之道……谁对历史了解得更为深刻和透彻,谁就更可能于现世成功,甚至还可以从容地把握未来。...
-
话说中国刘炜、张倩仪本书摆脱了过去中国历史就是治乱兴衰、朝代更迭的传统框架,以文明发展的大趋势为叙述主轴,运用最新或长期受忽视的考古成果,深入挖掘其意义,搭配近千幅文物彩图和电脑复原图,从物质文明的角度说明中国历史的面目,使中国历史书从过去只谈改朝换代,回归到人民实实在在的生活上。这种以文物结合文献,互相印证补充的编写方式,更符合社会大众对中国历史阅读的需要。读者翻阅本书,就像走进了过去中国人民生活的博览会。本书浓缩五千年历史精华于一册,展现中国文明发展最重要的进程和脉络,是这部书的重要特色。这部书汇聚了千幅珍贵图照,数百篇美文,可读可查,脉络清晰,知识性强,其表述文字就像编撰辞典一样精推细磨,其表现手法又符合现代读者需求,堪称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全书。这部书形象地表现历史文化的各个层面,通过图与文的完美组合来近距离地、有血有肉地展示中华文明的细节和深度。整部书设计独具匠心,图与文的配备组合、细节的处理,成熟而有法度,品读之下,有如展开一程赏心悦目的中国历史文化之旅。可以这么说,《话说中国》是用故事来打动读者的心,它的无论从哪一页都可以读起的表达方式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向历史文化宝库的大门,而该书主要是用凝练的知识含量来打动读者。
-
青山遮不住吴方 著吴方生于1948年,四十四岁时出版本书,三年后因癌症去世。我们大学的同班同学说:吴方写此书极苦,揣着馒头,成年累月泡在图书馆里。他原本是一个认真的人,这本纵览数千年的大作,简直就是用生命换来的。——吴思。本书原版于《中国文化史图鉴》(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此次重排再版,除订正个别文字外,内容未做改动。书名为编者所加。
-
质疑删存(清)张宗泰《质疑删存》:张宗泰《公元一七五○一八三二年》,字登封,号筠岩,清朝甘泉(今江苏省扬州)人。他生活在乾隆、嘉庆时期,乾隆时中拔贡。从一七九二年起,先后任天长县(今安徽天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教谕。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张宗泰勤奋好学,博览羣书,尤精心于经学和史学的研究,著述颇多。历史上曾称誉他「经术文章,彪炳当世」。其著作主要有周官礼经注正误、孟子七篇诸国年表说、尔雅注疏本正误、质疑删存(一作质疑偶存)。另外,还有竹书纪年校补、旧唐书疏证和新唐书天文志疏证等。质疑删存共三卷,是一部考订笔记。从本书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比较认真地研读了我国宋代以前的一些重要史籍,经过大量的考证和辨析,根据其「读书不应穿凿附会」而要「会而通之」的原则,纠正了其中不少错误,涉及天文、地理、历史、诗文、语言文字、礼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作者考证了汉中郎将蔡邕可能有子;大桥、小桥之姓从木,而且她们不是汉太尉桥玄之女。在关壮缪八字辨和古无帽字说中,指出了三国志中的诸多错误。作者通过考辨,有力地证明了陈寿的父亲并未被诸葛亮施以髡刑,而陈寿也并未因此在作史时有意贬低诸葛亮,等等。不过,张宗泰有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如:在辨汉书地动仪之妄中,他认为「地之块然无端倪可测气说张衡制造的地动仪能测出地震是「必无是理」,因此「不可传信气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先进的科学技术缺乏认识,思想是偏于保守的。此次整理质疑删存,以聚学轩丛书本为底本。整理中,参校了本书涉及到的有关史籍,凡书申明显的版刻错误或作者的笔误、疏漏之处,都径加改正而不出校记。由于整理者学识浅薄,整理中难免存在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整理中,蒙中华书局哲学编辑室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仅致谢意。《识小编》:识小编的作者董丰垣,字菊町,浙江戾舆人,清代乾隆十六年进士,做过东流县知县。识小编分上下两卷共收文章二十四篇,考辨上古礼制的占了一多半。作者在自序裹说:一余夙承庭训,随所读书,每有疑义,辄研思弹精,穷日夜以求其通。久之积成卷袠,名曰识小编。」可知此书集结了他平生读书的心得。论语子张篇中有这么一句话:「不贤者识其小者。」作者节取此语来命名自己的著作,表示了谦虚。总的看来,各篇探讨的问题虽大小深浅不同,而大都义据详明,足资参考。不过也有个别的论点,如方丘大社是一、大夫有功始受地、大夫无始祖庙等,则与经义不合,殊难成立。这些,旧阵提屡都已指出并做了驳正。我们这个点校本,是以清代光绪八年刊印的学古斋校本为底本的,用清代道光二十年险山饯低刻奉进行了通校。凡有所校正,都在各卷后出了校记。限于学力,难免有错断误校的地方,敬请读者指正。《读书杂记》:王绍兰字南陔,浙江萧山人。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进士。初任福建南屏知县,继调闳县。廉庆时,巡抚汪志伊赞其有治行,并向朝廷举荐。他应召入京陛见,擢任泉州知府。因平息漳、泉二州械闘,升任兴泉永道。在道台任上,因捕获「海盗」察牵养子蔡三及其同党有功,又升任幅健按察使。后因服母丧去官。服满,迁布政使。嘉庆十九年(一八一四)擢迁巡抚。王绍兰为官多年,始终未出幅建。后因官场内部纷争,坐不能匡正,罢职。 王绍兰少年嗜学,深究经史微言大义。免职后,杜门谢客,耽溺著述。他以前慎、郦康成为依归,对于仪礼、说文致力尤深。读书杂记是他研读子书的心得汇集。除此以外,他的著述还有倜队耀蹴、王氏经说、漠书地理志校注以及辑佚书等。这次整理断句以上虞罗振玉主持刊刻的堂最刻本为底本,参校了涉及到的有关古籍。由于水平有限,整里断句中的缺点错误在昕难免,欢迎读者指正。
-
网上中国傅军 著;彭增军 译Needless to say, the Internet has many advantages over a variety of channels to get to know China.Up till now, there are more than 2,000 governmental websites at various levels in China, in addition to countless websites of other kind. By surfing the rich information on the Net, people can make virtual tours to China, understanding its past and prsent, general and specific. However, the Net can also easily envelope in a sea of information and misinformation, and the payback often does not deserve the time and efforts spent. 本书为英文版。
-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全集(宋)司马光 著;柏杨 译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共九辑,为双盒精装。《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动、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必读史书。九百年后的今天,柏杨先生耗时十年(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三)将其译成现代语言,亲手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竟然如此之亲切。《柏杨版资治通鉴》获选一九八三年度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书”。
-
资治通鉴郭漫 主编《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实用的政治百科全书,自从问世以来,历代帝王、将相都视如珍宝,把它作为必读之书,以资治道。但是《资治通鉴》的卷本浩如烟海、规模宏大且年代久远,不仅需要足够的时间,还要求读者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本书编者从篇幅浩大的《资治通鉴》中摘取重要段落进行删繁就简,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将这部文学巨著全方位、立体地层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