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读物
-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章含之著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看见的是历史的风雾尘雨,岁月的一页尚未写尽,砚上的墨早已凝干——章士钊之女、乔冠华遗孀章含之,拨开时光的重重云烟,细叙昨日旧事残梦:记忆中的父亲、共和国岁月的悲欢离合、人生的起起伏伏……本书前言《跨过厚厚的大红门》即将出版。最初是和老友肖关鸿谈到出这本集子的想法。这大概是一年前的事了。但是我总是拖拖拉拉,到了最后一个月才紧张起来,日夜赶写,血压都升高了。这都怪我自己,我的一生好像总是很被动地被别的人或别的什么力量推着走。不过出这本集子我是很高兴的。起初,关鸿说我在上海出的两本集子都早已买不到了,但读者还有兴趣,问我是否可以重出一版。我马上同意了,因为我也常收到读者来信,问我何处可以买到,书店没有。我就从我自己所剩不多的“书库”中寄给读者。但是,我与关鸿都认为不要简单地重版,要有点新的内容、新的面貌。所以,我把《跨过厚厚的大红门》收进了集子,并以此为书名。此外,我又赶写了一篇《昨日旧事残梦》。我承诺写这篇文章时是因为这是一段我生命中最重要、但却从未真正涉及的阶段。但到我落笔时却百感交集、举笔艰难。1971-1983这十二年,浓缩了我一生全部的情感、全部的奉献。大概很少有人像我这样在短短的十二年中经历了从天堂到炼狱。这十二年中我得到的耀眼光采使我成了一个公众人物,而我所获得的爱情令世人羡慕,不仅因为乔冠华当时是叱咤风云于国际舞台的佼佼者,而且我们这样年龄相差二十二年的忘年恋爱得这样深、这样真,也这样艰难。但是也就在这短短的十二年中我所得到的这一切又消逝得这样快、这样残酷。从光辉的顶峰一夜之间我和冠华被推进了可怕的地狱深渊。我失去了一切……最后失去的是我唯一的财产——我的爱,我所爱的人。那时我的肢体还健在,但是我的灵魂却是空的。人生的道路似乎走到了尽头。那年上海的冬天是那样冷,彻骨地冷。雨是那样多,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蒙蒙细雨。一个一身黑衣、头戴黑巾的幽灵多少次在黄浦江畔徘徊……在生与死的关口,使人活下来的不仅仅是生的欲望。在那年寒冷的冬天,对于我来说死的诱惑更大。但是我不甘心就这样沉默地从人间消失,不甘心历史就这样被歪曲。于是我活下来了。这段逝去的岁月在我写完《十年风雨情》之后就深埋在心底了。我竭力去寻找新的生活、新的激励,甚至新的情感。但是,当我开始写这篇《昨日旧事残梦》时,我才知道,那伤痛依旧存在,它只是被轻轻地掩盖而已。重新翻出旧事犹如撕去那覆盖在伤口上薄薄的纱布,再洒上厚厚的一层盐,它又开始流血。我真的无法再——次直面那原以为已成过眼云烟的过去。最后我选择了逃避。我必须向读者致歉,那篇文章写得很不充实,很零乱。我竭力想写得轻松,竭力想避开伤痛,结果我自己也很不满意。我只能承诺,在我有生之年,如果我的感情真能变得坚强一些,我也许可以给历史、给广大读者交一份更好的答卷。当我坐在这座我生活了四十二年的四合院中重写这里发生过的一切时,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遗老”两个字。这使我自己十分震凉,不知不觉中,难道我真的变成了沉湎于过去的“遗老”,只能絮絮叨叨地讲述这院子中过去发生的事了?!我的生活就真的只有过去,没有现在和将来了?这本集子题目为《跨过厚厚的大红门》。我一直想的是这大红门是从门外跨进来,展开这院中的历史画卷,揭示这院中曾经生活过的人们的悲欢离合。但是此时此刻在我匆匆逃离昨日的残梦时,我却猛然醒悟也许这大红门也应当是从里面往外跨出去。我也许应当把自己的情感跨出这大红门,寻找新的生活起点,那时再回头看这两扇大红门时会不会有新的感悟呢?从这里我又想到,我写的四合院总是停留在我们两代人——我的父亲和我与冠华。我从来不曾想过这院中还有个第三代,女儿妞妞。我一直觉得她不属于这个四合院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她少年时代就离开了这院子,她无法理解这四合院凝重的历史感。妞妞不赞成我把自己埋葬在这院子里,埋葬在早已逝去的情感恩怨中,我却觉得她完全不能理解我这一代人沉重的心路旅程。前不久在上海福寿园为父亲的铜像揭幕,学者们都认真地论述父亲的一生,妞妞最后讲话,却说“我觉得我爷爷特别‘酷’,他我行我素,根本不在乎别人对他说些什么”,还说“我不喜欢老讲继承,我喜欢多讲创新”。听众里老一辈的摇头,中青年的却大为赞赏。回到北京,这件事总在我的脑中盘旋,我渐渐地悟出了一个道理,这个四合院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一个第三代。我们家这——百年中的三代人似乎浓缩了中国社会的进程。一百年前,父亲是反清战士,参与辛亥革命。五十年后我造了父亲的反,成为共产党员。今天,又是一个五十年过去了,妞妞是这院中的新一代,她也正在造我的反,试图把我从过去拉进现在。她降生在这个大红门内,十二岁时从这个大红门中跨出去,但她保留着大红门的情结,十多年后又从大洋彼岸重新跨进了大红门。只是她带进这大红门的已是崭新而陌生的气息。她经营的新概念媒体刊物、她的生活方式都太超前,使我无法完全理解和接受。她的“离经叛道”在我看来已不属于这个院子。但这些天,我却不能不问自己这难道不正是四合院变迁的一个新的里程吗?我凝望着院中那棵最老的海棠树,它的年龄和妞妞相仿,我们搬进51号时,它刚刚栽上,如今已是枝茂叶盛,给了我们半院子荫凉。四十年来,海棠的老枝已经枯死不少,如今旺盛茂密的多半已是新枝。老干新技交叉在一起,构成了这棵充满沧桑感的老树。历史和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还想到这大红门中的第一代人我父亲,他的结局是完好的,因为他——生遵循自己的独立人格和信念,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而第二代人的我却是个最大的悲剧。也许那正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我无祛把握自己的命运,也无法实现自己的信念、自己的梦。现在到了第三代人妞妞,她以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在挑战这四合院的过去。她不会再让任何这院中的悲剧重演。我终于心情开朗起来,似乎在陈旧的院墙中看到了新的生机和未来。但愿这大红门内的四合院会随着妞妞这一代人往前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
西夏军事制度研究·《本续》密咒释考胡若飞本书是著者对西夏军事制度和《本序》密咒的研究,是对西夏军事制度和社会制度、政治生活、经济状况和文化制度全面研究的一部学术著作。
-
自然未解之谜高思芳主编李大钊先生说过,把人类横着看是社会。纵着看是历史,历史就是社会的变革。本书以编年为体例,注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简洁、生动、准确地将5000年以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战事、风云人物、科学和地理的重大发现,编写成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娓娓道来。著名画家何兵、高兴奋先生为本书精心绘制插图300余幅,另配可视光盘,令读者耳目一新。 本书前言本书不是浩繁严肃的史学巨著,而是以编年为体例,注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简洁、生动、准确地将5000年以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战事、风云人物、科学和地理的重大发现,编写成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本编去掉了枯燥乏味,却保留了历史的真实与完整。特色及评论文章节选
-
美元上的头像肖剑著上帝仿佛特别垂青这块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在每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都会给他们派来一个最优秀的人选! 本书中的这七位伟人,缔造了美利坚合众国并领导其走向成熟,他们的历史就是美国前100年的历史。而正是在这100年间,他们领导了独立战争,组建了民主政府,制定了宪法,解放了黑奴……为美国构筑了全方位的良好的基础。没有他们,今天的美国将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这七位伟人给美国人民都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本书融权威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既有重大历史事件的全景立体展现,又有散珠碎玉般的细节传神描写,拨开重重历史迷雾,为读者寻找到了透视美国精神的清晰脉络,不啻为了解美国精神的绝佳读本。 本书前言特色及评论文章节选
-
我在伊拉克当大使张维秋著我当大使系列。近20多年来,伊拉克问题一直是世界热点,为人们所关注。对于书中涉及的内容和看法,有以下三点:一、伊问题十分复杂,既涉及伊拉克和其他海湾国家,又与世界各大国密切相关。二、作者在此书中,是以普通老百姓身份说东道西,而不是作为代表政府大使。三、任何个人的见闻,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其局限性也就可想而知。真心地希望读者能够从这本书中受益。作者在编写本书时,采用了以时间为序结合事件的写作方法,以便让读者以历史和动态的视角从作者的见闻中汲取营养,进一步去探索伊拉克问题。
-
房龙传(美)杰勒德·威廉·房龙(Gerard Willem Van Loon)著;朱子仪译房龙次子披露父亲的激情写书经历和浪漫情感生活。这部传记就像一部精彩的小说那样吸引人,甚至要比这类作品更有价值。难能可贵的是,由这样一位传记作者来写这样一个人物,实在是般配得天衣无缝。《房龙传》虽然也从作者自己的角度详尽描述了他与父亲复杂、微妙的关系,但这本书之所以能以“房龙传”为题,是因为它对房生一生的经历并非只是作单一角度、单线条的叙述。作者从房龙的亲戚、生前友好,甚至从对房龙怀有敌意的人们那里尽可能地搜罗相关的素材,还大量引用了房龙与亲友或亲友谈论房龙的往来书信,再加上对房龙所处朝代的场景的熟练描绘和相当程度上是从房龙那里继承来的生动活泼、不乏幽默感的文风,从而构成一部内容全面、丰富,读起来引人入胜的传记著作。目录:老房龙:大象风格的历史写家(译序)作者前言忧郁的荷兰男孩(1882-1902)娶了名门闺秀(1902-1906)赴东欧报道谋杀(1906-1907)婚姻的隐患(1907-1911)房龙博士的处女作(1911-1914)炮火连天麻烦不断(1914-1918)离婚和再婚(1918-1920)一生的转折点:《人类的故事》(1920-1922)《圣经的故事》招惹非议(1922-1925)美丽的弗朗西丝(1925-1928)隐居维勒的阔人(1928)婚姻圈套里的“哈姆雷特”(1928-1929)托伦勃朗的福(1929-1930)时来运转,房龙又回来了(1930)脱离利弗奈特,远离蕾内(1931)《人类的家园》大红大紫(1931-1933)环球之旅“发现”太平洋(1933-1934)总统先生的私人专线(1934-1937)房龙宣战了——《我们的奋斗》(1937-1939)郁闷的名人喧闹的葬礼(1939-1944)附录译后记
-
潘玉良传伊戈著著名画家。江苏扬州人,年少时父母双亡,14岁时被卖至安徽芜湖妓院。由于潘性格倔强,不愿接管,屡屡与妓院老鸨发生冲突,几次自杀未遂。1916年,同盟会会员潘赞化用重金将潘玉良从妓院中赎出。潘玉良自幼学习刺绣,后入上海美专学习西洋绘画,师从刘海粟、朱屺瞻等人。1921年后,潘玉良赴法国、意大利留学,先后就读于巴黎美术学院、罗马美术学院,与徐悲鸿同学。1928年潘玉良回国,任上海美专绘画研究所主任兼导师,是中国近代第一位西洋画女教授。1937年,潘玉良再度前往法国,其后几十年一直居住在巴黎。潘玉良以非凡的意志力,一生与命运斗争,终于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画家。从青楼妓女到画坛巨匠。潘玉良的一生是一部传奇。潘玉良,著名画家。江苏扬州人,年少时父母双亡,14岁时被卖至安徽芜湖妓院。由于潘性格倔强,不愿接客,屡屡与妓院老鸨发生冲突,几次自杀未遂。1916年,同盟会会员潘赞化用重金将潘玉良从妓院中赎出。潘玉良自幼学习刺绣,后入上海美专学习西洋绘画,师从刘海粟、朱屺瞻等人。1921年后,潘玉良赴法国、意大利留学,先后就读于巴黎美术学院、罗马美术学院,与徐悲鸿同学。1928年潘玉良回国,任上海美专绘画研究所主任兼导师,是中国近代第一位西洋画女教授。1937年,潘玉良再度前往法国,其后几十年一直居住在巴黎。潘玉良以非凡的意志力,一生与命运斗争,终于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画家。
-
历代帝王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帝王,是中国人物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题材。古代没有照片,千古一帝的仪容,全仗绘画来保存。最早的帝王画,可以追溯到种种遥远而缺乏实证的文字记载,如《孔子家语·观周》中,记载孔子参观周朝的明堂,见四周的墙壁上画有圣主尧、舜和暴君夏桀、商纣的肖像。他认为这些帝王图「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孔子的这番评价, 一语道明了古代帝王画的功能,乃是出于礼教的宣传目的。当孔子把「兴废之诫」作为绘画艺术的基本任务时,他或许没想到,这样的思想在很长一段时期竟主宰了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功能,甚至建国后盛行一时的伟人像、英雄像,与这一见解其实也异曲同工。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引用了三国时曹植与孔子相类似的见解:「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暴主,莫不悲惋……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早期的帝王画大都是以屏画、壁画的形式出现,通过形象上的「善恶对比」,达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目的,正所谓「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自汉代以后,宫廷壁画及卷轴画中的帝王图已成为委婉地向统治者进谏的政治性作品,不但臣僚们利用它来推行政见,而且帝王也用它来美化自己,表现能接受历史的经验,是趋贤去恶的明主。然而,「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随着大量绘有大批壁画的建筑物的损毁,后人却只能通过文字记载来想像这些作品的风采了。
-
杭州旧闻戴庆钰点校;戴庆钰,卢群评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杭州满载着南宋古都的繁华,怀抱着东南形胜的辉煌,从悠远的历史中走来。走过了大禹“舍杭登陆”的“禹杭”时代;走过了吴越争霸的英雄时代。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杭州的是“禹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傍湖。绕郭荷花三十里,指城松树一千株”。在他刺史任满离开杭州时,曾以无限眷恋的心情吟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五代时杭州成为吴越国的国都,吴越王钱鏐在凤凰山下筑“子城”,在杭州外围筑起了周长七十里的“罗城”。经吴越国三代五帝七十二年的开拓兴趣,杭州已成为人文荟萃、经济发达的通邑都会。杭俗,每届立春,红男绿女白叟黄童咸登吴山,去太岁庙中焚香顶礼,那一天,吴山道上人气氤氲,香烟缭绕。更有一种习俗,许多人手持一对红烛,在吴山脚下恭迎芒神。对面相遇之人,不管认识与否,都要深深作揖;不管手中?暮熘蚓尴溉绾危家ハ嘟换唬浦暗粼Α薄R残硭墙换坏氖嵌员舜说拿篮米8#嵌晕蠢吹拿篮闷谂巍?
-
南京旧闻薛冰点校评说将本书定名为《南京旧闻》,笔者是有过一些犹豫的。“旧闻”自然不错,尽管退回一百来年去,这些就都是“南景新闻”。换句话说,也就是清光绪十年(一八八四)以后的十馀年间,发生于南京地区的真人实事。当然,其中有一些,由于记述者的眼镜有色,将真事看得变形,虚实难辨了;还有一些,则完全是“姑妄言之姑听之”的道听途说。看来新闻不真实的问题,是随着新闻的出现就出了。“南京”两字,就颇值得推敲。这座古城,别名甚多,古称金陵、秣陵、石头城、建邺、江宁、建康、白下、集庆等;明代置应天府,后因作为陪都而称南都、南京;清初置江南省,改应天府为江宁府,辖上元、江宁两县。当时的新闻中用得最多的,则是金陵与江宁,而“南京”一名极少使用。本书汇集了两百多则“旧闻”,广涉社会各个阶层,折射出生活的诸多侧面,织缀成册,可谓一种连环形式的“清明上河图”或“盛世滋生图”。今日读来,最深切的感触,就是与教科书中的历史,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进入历史记载的一些重大事件,在当时南京人的日常生活中,或几乎没有反映,或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