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唐力行 等本期《江南社会历史评论》收入了20余篇论文。其中赵世瑜教授的文章围绕如何运用历史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江南史研究谈了自己的看法;邹振环教授的文章探讨了张元济知识观念所赖以形成的地域文化环境;蔡振伟与范金民教授合撰的论文则通过论述严嵩与无锡安氏家族的交往来考察朝廷权臣与地方富豪是如何建立起人情网络的;陈忠平教授的论文则对江南地方社会精英团体在近代革故鼎新之际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度研究;王健研究员的论文通过《张廷济日记》考察了19世纪初江南士人北上科考的路线、行程与费用,还原了科举史上以往很少有人关注的细节;王菡薇教授的论文则围绕晚清民初江南地域书画史的类型与撰写展开论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本期《江南评论》的作者既有老一辈资深学者,也有中生代新生代学者中的佼佼者,各位作者的论文新见迭出,给江南区域史的研究带来新的气息。
-
山东大运河新考姜传岗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山东运河史考证辨伪,下编为当代运河通航和穿黄方案论证、建议。针对目前山东运河历史上的部分空白、误解丶不清楚的问题予以深入考证和调研,发掘新的材料,提岀新的见解,以深化对山东运河原真性丶整体性的认识,并对当前山东运河的复航方案进行调研提出明确建议。。力图以新的材料丶新的观念丶新的语言讲述历史。进一步澄清误解,“摸清资源家底”。体现了当前我国运河研究领域的前沿性和最新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山东运河史考证辨伪,下编为当代运河通航和穿黄方案论证、建议。针对目前山东运河历史上的部分空白、误解丶不清楚的问题予以深入考证和调研,发掘新的材料,提岀新的见解,以深化对山东运河原真性丶整体性的认识,并对当前山东运河的复航方案进行调研提出明确建议。。力图以新的材料丶新的观念丶新的语言讲述历史。进一步澄清误解,“摸清资源家底”。体现了当前我国运河研究领域的前沿性和最新成果。
-
西方城市文明史薛凤旋 后浪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城市的发展与变更体现了文明的演变。本书选取了两河流域、埃及、印度河流域,以及较晚期的爱琴海四大西方古城市文明,基于大量中西方文献以及前沿考古成果,力求以浅白易明的文字还原这些古城市文明的发展轨迹,并考察同一古文明在历史发展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形态各异的城市。本书配以大量地图、年表,以及精美的文物图片,让读者在领略西方古城市的特色时,同时回溯一个个古文明艰辛又神奇的足迹。
-
生生不息把多勋主编《生生不息:甘肃文化的传承(全四卷)》共分为:《甘肃始祖文化》、《甘肃黄河文化》、《甘肃丝绸之路文化》、《甘肃民族文化》四卷。《甘肃始祖文化》围绕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岐黄文化、农耕文化、先秦文化,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甘肃内容丰富的始祖文化;《甘肃黄河文化》通过黄河文化与华夏文明、甘肃黄河文化概述、甘肃黄河文化与其他文化、甘肃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系统地介绍了甘肃的黄河文化;《甘肃丝绸之路文化》用史海钩沉、辉煌文化、节点明珠、未来展望四个篇章系统介绍了甘肃丝绸之路文化;《甘肃少数民族文化》针对十个民族分别阐述了各其概况及其文化形态。
-
晚清时期外国人眼中的闽南社会状况乔治-休斯 著 罗锦生 译本书内容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历史篇,概述了明朝至晚清年间,日本、荷兰、英国对厦门及其周边地区的入侵及当地的抵抗运动,还叙述了郑成功家族收复台湾、厦门小刀会的反清斗争及太平天国起义军在厦门的活动等。第二部分地理篇,介绍了厦门行政辖区、地理、气候、建筑、农业生产和物产、医疗及历史古迹、民间信仰、交通运输等情况,还介绍了漳州和泉州两府的地理、历史、农业、人文等。第三部分贸易篇,介绍了厦门的对外贸易情况,及厦门与台湾之间的贸易情况。本书从另一个视角为读者了解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末年的闽南社会历史面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采用英汉对照的形式编排,英文部分为香港De Souza公司1872年出版的《厦门及其周边地区:源自中国以及其他记载的汇编》 (Amoy and the Surrounding Districts Compiled from Chinese and other Records),中文部分为英文译文。
-
史绩新萃三峡大学校史编修组 编三峡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水利电力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较高社会声誉、具有很强发展潜力的综合性大学。三峡大学历来十分重视校史资料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工作,2002年,学校决定启动校史编写工作,并开始组织人员拟定编写大纲,广泛收集资料,分头撰写初稿。本书为三峡大学百年校庆图书“三峡大学校史系列丛书”之一。为了反映近二十余年的办学进程,三峡大学校史编修组以《史绩新萃》为题,按照编年的体例,力图记录、展现这一阶段史实。为了便于陈述这一时期的业绩,根据其历史发展的特点和标志性成果,将这一时期的办学实践划分为三个篇章,即上篇“航程新启(2000—2005年)”、中篇“中流击楫(2006—2013年)”、下篇“砥砺奋进(2014—2022年)”。该书对总结呈现三峡大学校史具有独特的出版价值。
-
史迹钩沉三峡大学校史编修组 编三峡大学为一所水利电力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较高社会声誉、具有很强发展潜力的综合性大学。三峡大学历来十分重视校史资料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工作。2002年,学校决定启动校史编写工作,并开始组织人员拟定编写大纲,广泛收集资料,分头撰写初稿。
-
武昌·1938邓正兵《武昌·1938》为“武昌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武昌1938年的历史。从1937年底南京沦陷到1938年10月,这段时间武昌是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抗战的指挥中心。这一时期,国内众多风云人物汇集于此,武昌人民同仇敌忾,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不懈努力,书写了武昌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本书分为“保卫武汉”“战时首都”“中流砥柱”“文化抗战”“民众运动”“风云人物”六个部分,从多个角度反映了1938这一特殊年份中武昌人民的生活,为读者了解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提供了理想读本。
-
品韵文晖陈华胜 著这本书是历史文化作家陈华胜着眼于杭州市拱墅区文晖街道所写的文史著作。陈华胜调查、收集、考证了文晖街道的历史、特色和相关的文化,时间跨度从南宋至今,涵盖了文晖区近现代工业发展的风华。本书分三品,第一品“流光”,以艮山门和运河为线索,用一支妙趣横生的史笔,钩沉文晖街道一带悠久传奇的历史故事;第二品“风情”,聚焦文晖街道知名的艮山十景、打铁关、南宋官园等地标景色,挖掘其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第三品“物语”,主要书写文晖街道工业建设的恢弘往昔和产业工人热火朝天的劳动故事,复现了艮山门电厂、杭州制氧机厂、杭州锅炉厂等大厂的发展历程。该书从古至今,发掘文晖街道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以文晖映照杭州的发展和变化。
-
扶风传吴克敬《扶风传》是一部立足现实、串联古今、为家乡立传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十四篇,各篇以《诗经》入题,以扶风本地代表性人物为主要素材,通过“风先生”这一典型形象,对不同历史时期扶风的人物、事物和相关故事进行讲述。结合作者自身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展现了扶风大地的辉煌历史和扶风人的不灭精神,表达出作者对扶风老家的深切热爱。全书用诗化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从古至今生活于古周原上的人们成长奋进的壮阔图景,其间夹杂着对历史典故的旁征博引、对民间习俗的生动讲述、对诗经含义的另类解读,文字通俗易懂,形式新颖有趣,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勾勒出一方生动的周原、一个鲜活的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