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
巴蜀三国文化符号泰国传播研究李萍,牟磊,金伟 著2013年,在四川省政府的支持下,四川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经批准成立。2017年,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成功人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中心。中心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开展有关泰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学术研究,尤其是聚焦四川省、成都市与泰国各府之间开展文学艺术、文化交流、国际教育领域的合作研究、人文交流、文化传播、文明互鉴。
-
北宋陈氏四令公史述政协南部县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编《北宋陈氏四令公史述》以正史、地方史志、古人记录、文物遗址等文字资料及实物图片资料为依据,力争还原北宋阆州新井县(治今南部县大桥镇)陈氏四令公籍贯、生平、仕宦、行迹、功过、文学、艺术等历史文化风貌。全书以中国古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两种方法纪年,以公元纪年法为主干,每章节以时间先后、辈分长幼或资料本身的内在逻辑为顺序进行编纂。
-
宜昌古城文化史略刘开美 著本书是反映宜昌古城变迁历史的首部学术专著,全面阐述了宜昌古城起肇背景、嬗变过程和历史文化。全书30多万字,另附92幅图片,除引言外,共十五章,另附“文化研究与开发创意”五篇。引言以“阅尽宜昌古城春色的孤山”开篇,概述古城沧桑变迁历史过程;第一、二、三章为宜昌古城起肇背景,阐述古城称谓由来、地理形成及先民生息地望;第四、五、六章及第十四、十五章为宜昌古城起肇嬗变过程,阐述古城城邑起肇、建制沿革、城邑变迁及考究补遗和古迹寻踪;第七至十三章为宜昌古城历史文化,阐述古城战事钩沉、帆船文化、诸业老号、名人旧事、风景名胜和民间风俗。 本书为考究宜昌古城千年之谜汇集而成。全书考究宜昌古城变迁历史中的大小之谜达30多处。其中关于古城称谓由来、地理形成、起肇时空、嬗变过程、名人风采、民间风俗等诸多内容,为**性考究形成的成果。尤其是宜昌古城城邑起肇与南北朝时期梁陈之际建制沿革考究,为古城变迁历史研究中最有意义的**。本书研究出版填补了古城变迁历史研究空白,对宜昌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为宜昌历史文化普及、宜昌文化产业开发创意提供了资料。
-
浙江历史上的今天李波 编本书是反映浙江历史的一项基础工程,以大事条目的形式,记述了浙江近现代和当代发生的大事、要事,用文字和图片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浙江人民从近代到当代,跨越三个世纪的岁月,展示了浙江儿女谋求自由、追求幸福的奋斗历程。本书广泛采录档案、图书、报刊、方志等材料,以时间为经、史实为纬,按每日时间顺序编排,再按月、年时序排列,简述史实,摆出观点,间用图片,使图文互动,重现历史的变迁。书中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体育卫生、科技、外事等领域,记录了浙江大地的沧桑巨变,为人们了解近代以来的浙江历史提供重要参考。
-
重庆掌故章创生,范时勇,冯建华 著《重庆掌故(典藏本)》,从巴地历史演进的广度和深度,全景图展现重庆直辖后的大重庆之前世今生,内容超丰富,可读性极强,涵盖“巴源流长、璀璨星空、巴山夜语、大案奇录、雾罩山水、巴风民俗、美食江湖、重庆言子、过客打望”共九卷。全书以讲故事、摆龙门阵的方式,述说重庆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神话传说、风云人物、民俗风物、俚语言子、美食特色、俊秀山川,等等。 《重庆掌故》精巧地将史实、传说、人物、美食、山水、言子等与故事糅合为一体,每个故事都娓娓动听且极具可读性,比如:很难用故事表达的川菜美食“回锅肉”、重庆言子“巴倒烫”等等极为生动有趣。此外,城市掌故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也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创新,摒弃了传统掌故引经据典、史实陈列的叙述方式,更为市民百姓所喜闻乐见。
-
龙华革命史话钟荫腾 编《龙华革命史话》分为龙华革命史和龙华革命人物故事两大部分,以重要革命节点作为时间线,带领大家走进龙华红色历史中的“隐秘”角落。从建党初期,龙华儿女就拉开了革命先烈奋斗历程的序幕,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在我党的团结和带领下,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革命道路扫清障碍,铺就社会主义道路。《龙华革命史话》以采访革命老前辈及其后代的形式,深挖龙华革命者的红色基因,真实还原革命者们用信仰及生命谱写出的伟大革命史诗。
-
北京古迹史话窦欣平 著北京作为建都史长达八百余年的古都,古迹遍布。这些古迹与皇权,特别是明清两朝的皇室政治息息相关,成为当时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探寻这些古迹的历史,便是重现那一时期封建王朝不同的历史侧面。本书选取了故宫、景山、颐和园、圆明园、天坛等近二十处北京重要的古迹,将这些古迹的前世今生、将曾在这里上演的政治风云娓娓道来,让读者重回历史的现场并体会到古迹中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作者曾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专研清史,这样的专业背景使他能拨去历史的迷雾,剔除其中戏说的成分,呈现出历史的原貌。
-
从头开始说台湾 缺席的岛屿故事杨渡 著本书的写作做了一个新尝试:将个人命运、生命故事,连接到历史脉络中,重新书写民众的社会生活史。在大历史的观照下,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不是孤独的,也不是无端无依的。甚至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如《港都夜雨》和《绿岛小夜曲》,既连接着冷战时代的大背景,也融汇着小人物的悲欣交集。历史也因为这样的生命、这样的歌,鲜活了起来。唯有从人的生命故事着手,历史才会有人性、有温度、有感情。 ——杨渡 从台湾岛的史前起源及十七世纪的历史开始讲起,用八十个故事,原原本本地理出一条贯穿台湾古今的链条。故事基本分三部:一、台湾的历史,包括先民的历史、荷兰及西班牙人的侵占、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结束郑氏家族的统治、中法之战及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殖民台湾;二、日据时代殖民者对台湾的管理、压制、掠夺和台湾民众的反抗;三、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政权的接收状况以及一九四九年后蒋氏家族对台湾统治的始末。 全书配有珍贵历史照片,多方位地呈现台湾的历史、物产、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时代面貌以及生活习俗、文化艺术活动等。
-
红色南阳山普宁市南阳山红色文化促进会 著南阳山区西北靠大北山的南麓,东南靠大南山的西部,是联结大北山与大南山两个革命老区的桥梁,又曾是联系东江纵队与韩江纵队两支抗日武装的秘密交通渠道。本书主要反映普宁市南阳山革命老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讴歌南阳山老区人民在战争年代为夺取革命胜利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
近代天津日本租界研究万鲁建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学、社会学、考据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展开论述。本书由序章、正文五章、终章共七章组成。序章主要是叙述本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书的研究意义与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概述日租界的历史,从租界的设立、经营到最后被收回的历史变迁。第二章主要是从日租界的管理机构入手,探讨日租界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以及日租界内的秘密活动。第三章从空间社会学理论出发,探讨租界的空间构成,以及租界内日侨和华人的职业构成及生活状况。第四章则从经济层面出发,探讨近代天津与日本的贸易状况以及日租界的经济活动情况,由此分析日本是如何将天津变为其侵略前沿阵地,并勾勒出日租界在对华侵略中的经济作用。第五章则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讨日租界的社会生活,主要从日租界的社团组织、教育状况、卫生治理、文体活动等几个方面展开,解析在近代中日关系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日租界所具有的异质空间。终章则以结论的形式对天津日租界及其作用做出评价,认为:天津日租界是日本试图在海外建立的“异质空间”,但在近代充满国际色彩的天津城市当中,其受到中西文化的双重冲击,只能在夹缝中寻求生存。同时,日租界又是近代日本侵华的产物,在日本侵华过程中发挥了***和前沿阵地的作用。因此,在近代中日关系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日租界必定成为中日矛盾的焦点,也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