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史志
-
曲沃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曲沃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著2017年,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组织全国各地老促会启动《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本书是其中一册。本书编撰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曲沃老区人民为主体,以老区发展为主线,体现历史进程特点,突出时代发展特色,书写曲沃革命老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革命史、不懈奋斗史、辉煌成就史。把老区人民的伟大贡献、伟大创造、伟大成就、伟大精神充分展示出来。本书按照编年体与纪事体本末相结合,以编年体为主的编写体例确定框架结构;运用时经事纬、点面结合的方式记述史实,讴歌党、讴歌人民、传播红色文化。
-
广东盐业史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广东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编本书定位为一部有解释力度并且展现广东盐业特点与文化的盐业史,旨在系统地分析、阐释广东盐业历史发展演变的历程,总结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与价值,揭示其文化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广东盐业史的独特价值;二是把握盐业史的演变脉络;三是在整体史的意义上,探讨各相关问题与盐业史的关系。
-
苏州河地名故事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苏州河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发展的中心,催生了几乎大半个古代上海,后又用100年时间成为搭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水域框架。苏州河下游近海处被称为“沪渎”,也是上海市简称的命名来源。本书共分上中下三册,以区划分,共包括上海市苏州河(吴淞江)沿岸的122个地名,介绍其地理位置、基本情况、历史沿革、发展历程等,并配以大量历史地图、彩色照片等,使读者在增广知识的同时,也能对苏州河畔的风光有直观的体验。本书以地名故事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苏州河沿岸的风貌和文化内涵,生动讲述建筑蕴含的历史记忆和人文故事。
-
江南旧志图选 境域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江南旧志图选•境域》为“志说江南”系列丛书之一种,是江南旧志图谱的首次汇编整理,从江南地区历代方志中精选珍贵图谱,以苏州地区为重点,涵盖八府一州,包括苏州境域 图、嘉兴境域、湖州境域图等。所收图谱均按照年代编排,每幅图都有图注。
-
江南旧志图选 城池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江南旧志图选•城池》为“志说江南”系列丛书之一种,是江南旧志图谱的首次汇编整理,从江南地区历代方志中精选珍贵图谱,涉及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十六个现行设区市, 包括南京城池图、镇江城池图、苏州城池图、嘉兴城池图、湖州城池图等重要城池图,展现江南地区地域联系之紧密、文化之交融。每幅图标注图名和资料来源。本书的出版对于江南 文化品牌的建设,以及长三角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发展纪事文劲宇,陈晋 著本书记录了自华中工学院成立以来的电力工程系的发展历史,包括组织机构的变迁、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及其培养计划的变化、重要节点,科学研究的成就等内容。本书的价值在于文化传承,同时对高等教育研究、电气工程的技术发展历史研究、以及从事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读者适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友;高等教育发展史、电力工业以及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历史爱好者。本书的价值在于文化传承,同时对高等教育研究、电气工程的技术发展历史研究、以及从事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桥下村志李庆鹏本志记载了桥下村的自然环境、行政建置、人口姓氏、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发展概况,共分村域篇、经济篇、文化篇、社会篇、艺文篇、人物篇等六篇二十一章;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卷首设序、概述、大事记,后缀附录、编后记。 本志真实、系统地反映了桥下村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力求做到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突出时代特点。
-
报人外史何听雨 著《报人外史》为“海派文献丛录-新闻出版系列”之一。原作者:玖君(本名王定九),连载于民国小报。 新闻事业在上海已逾百年,初启之时,新闻从业人员皆为半路出家之人,清末各报主笔,皆延请斗方名士,诗词大家,吟风弄月,报章所见皆为文人之雅事雅趣。民初,受辛亥革命影响,南社文士齐聚沪滨,创办三民诸报,批评时政,风气为之一变,上海新闻界事业,蒸蒸日上,报人辈出,新闻记者孜孜竞进。沪上高校增设新闻科,培育新闻人才。“孤岛“时期,报业畸形,有报皆洋,无馆不西,报人生活,与前迥异有别。 《报人外史》连载于1939年的《奋报》,记述30余位沪上小报报人的生平轶事,荟萃诸多报人生活细节,逸史珍闻,信笔挥洒,凡上海新闻界中人,如严独鹤、蔡钓徒、余大雄、钱华、朱惺公、李浩然、平襟亚、朱微雨、唐大郎、王小逸、蒋剑侯、顾执中、张若谷、黄寄萍、冯梦云、朱瘦竹、卢溢芳、易立人、王雪尘、张秋虫、胡憨珠、周天籁、谢啼红等,有记述价值者,皆逐篇描述,以此窥彼时新闻出版行业之沧桑变迁。 其角度独特,细节丰富;同时行文夹杂大量上海方言、俗语切口等,风格突出,便于读者大致了解小报历史、一窥当时的社会风貌,一定意义上也是对近代新闻史的补充。书中所配插图皆由编者精心挑选,部分绝版报纸的影像更是首次披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福建抗倭遗产调查与初步研究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编,高健斌 著福建明代的“倭患”问题,是福建史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领域。历来对此问题的研究众多,但基本都是从历史学、文献的视角对此进行探讨。本书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切入,通过对现存福建抗倭遗产的全面调查,力图以此为线索,对福建“倭患”作一全景式的展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开展初步研究。由于福建抗倭遗产分布范围广,调查难度大,而且有些文化遗产在以往未被纳入抗倭遗产的范围,因此,本书可以说是对福建抗倭遗产的第一次全面调查。同时,在对这些文化遗产的编排及解读方面,本书也做了有意义的尝试。本书的出版,将对推动福建“倭患”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起到积极的作用。
-
虞城名郡苗仪,刘姣妹 著韶关在古代素以“岭南门户”知名。传说中五帝之一的虞舜曾南巡至此,并命奏韶乐,此事成为北来士宦及当地百姓千百年来不断追慕称颂、口耳相传的文化记忆,即书名所谓“虞城”的由来。本书立足于韶州古郡人文典籍、文著,择其史实、文记、诗词,以及遗存史籍等精要,分山水形胜、人文景观、石刻碑拓、典籍辑录等四个篇章,辑录了自秦汉到明清时期韶郡的史料典籍遗存,搜罗广博,来源丰富,对于整体上把握韶关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有益,对于地方历史文化史研究者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