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宋雅杜正贤《宋雅(杭州南宋皇城探秘)》从杭州在南宋时期如何改县为州的历史开始讲起,通过十个章节的内容讲述了南宋时期杭州城市的发展壮大和繁华。
-
青年缪斯浙江省博物馆 著浙江省博物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现已成为浙江省内规模优选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青年缪斯:浙江省博物馆青年课题项目研究成果1》为浙江省博物馆青年课题项目成果集第一辑,共收录《博物馆使命及构架路径研究》《如何在考古文物类博物馆展示科技史》两篇很好课题项目成果论文。书中收录的两篇论文,皆从浙江省博物馆的实际出发,就博物馆使命构建及展陈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丰富了博物馆学的相关研究,并为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
田野考古学赵辉,张海,秦岭本书是有关田野考古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科书,是根据当代考古学学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需求而编写的基础类教材。 在基础理论方面,强调“田野考古工作现场即考古学研究的第一现场”,突出以复原遗址堆积过程和人类行为模式为核心的考古地层学和埋藏学的理论基础,集中反映了近二十年来我国聚落形态考古研究应用到田野考古实践中的系统成果。本书首次将田野考古作为一项技术体系,分为发掘、采样和记录三个子系统进行全方位的阐释,为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田野工作的基础理论和操作平台,符合现代考古学发展的趋势。 本书既有西方田野考古的相关介绍,更重点论述中国田野考古的传统和特色。书中内容力求做到兼顾科学严谨和通俗易懂,既能满足高等院校考古文博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基础课程学习需求,同时也对考古研究人员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宿白纪念文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著宿白先生是考古学界之巨擘,一生为考古学的发展繁荣呕心沥血。宿白先生着作等身,学术成果不但解决了考古学中的许多难点,也为考古学的前进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宿白先生教书育人,为考古学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纪念逝世的宿白先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有《宿白纪念文集》,分上下编,上编为学术论文,下编为纪念文字。《宿白纪念文集》中收录的数十篇学术文章,内容涵盖考古学的许多方面,汇聚了当下的学术热点和争议问题,展示了考古学的新成果。《宿白纪念文集》汇聚的纪念文字也展示出宿白先生学术成就的一个侧面。
-
满文文献知见录黄润华 屈六生全书从藏书地点、来源地点、诞生时间、品相状况、内容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现存满文文献史料的内容及保存状况,收录了全国五十余家单位和其他八个国家十六家单位收藏的满文图书两千余种、石刻拓片八百余种、档案近200件,是对现存满文文献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的调研及归纳总结。书中详细介绍了每部满文文献的书名(包括汉文、满文、满文拉丁字母转写)、卷册数、著者和译者、版本(包括出版者和出版年代)、文种、开本、装帧形式等信息,是一部适合于满学、清史研究的资料类工具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
无问西东王晓琨著这是一本针对锡林郭勒区域考古研究的专论,主要分析、讨论在锡林郭勒发现的勒瓦娄哇刮削器、花边陶鬲、车辆岩画、鎏金希腊人物银碗、佛教人物铺首等文化遗物的产地来源与流变,力图比较全面、生动地展现锡林郭勒与外界交流互动的历史场景。研究发现,至少4。7万年前,锡林郭勒地区就存在着一条东西向的草原之路。通过这条草原之路,伴随着人类及共生动物的迁徙与流动,锡林郭勒地区不但与西面的蒙古高原,同时也与东面的西辽河流域、南面的华北平原、北面的贝加尔湖等地区,在石器技术、装饰艺术、宗教信仰等文明因素上,进行着持续、广泛、深入的交流与互动。正是这些多方向的互动传播与兼容并蓄,构成了锡林郭勒地区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这些考古发现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是从未中断、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的一个发展缩影。
-
文物保护技术龚钰轩本书按照文物提取、分析检测、保护、修复、保存环境控制的逻辑顺序介绍了文物发掘提取技术、文物本体、文物病害和文物制作工艺的分析技术、文物保护措施、文物的修复及复原技术,并针对不同材质的文物探讨了其适宜的保存环境条件及相应的环境控制技术。本书适合作为高校文物保护专业教材,同时可供文物保护从业人员参考。
-
永恒的面孔深圳市南山博物馆木乃伊、黄金和对来世的迷恋——这些观念都是我们对“古埃及”印象的核心构成。这些观念对于埃及人来说有多重要昵?它们在最后一位法老之后又影响了埃及多久?本次展览探讨了在埃及历史上相对不为人所熟知的“希腊一罗马”时期(公元前300-公元300年)的埃及人对来世的期望。这一历史时期始于一个希腊的王国——马其顿王国对埃及的统治,在托勒密王朝的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后,罗马的君主控制了埃及。这个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富有群体为来世做了精心的准备,结合了埃及、希腊和罗马关于永恒之美的理想。曼彻斯特博物馆隶属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是除了开罗以外非常好的古埃及文物收藏地之一。这些藏品是在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10年代英国统治埃及期间发掘出来的,我们对这些文物的观察和理解更多是基于我们今天的视角,而不是当时制造和使用它们的人的视角。
-
藏风蒙韵阜新市人民政府海棠山,地处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西北。相传舜时把全国划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镇山,作为祭祖之地,医巫闾山即为北方幽州之镇山,而海棠山正是医巫阊山北段主峰。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这里自古以来文化繁盛,民族间交往密切,为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地带,历史上曾留下了无数人类活动的遗存。建在海棠山中的普安寺和遍布山壁上的摩崖石刻造像即是其中极具代表性且特色鲜明的古代文化艺术宝库。普安寺,蒙古语称“阿拉坦锡图”,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俗称大喇嘛洞。道光五年(1825),清宣宗亲赐寺名——普安寺。海棠山摩崖造像由普安寺一世活佛发起雕刻,于四世活佛时期初具规模,并在五世活佛时期达到鼎盛。据历代《阜新县志》及《海棠山》(1994年4月10日第2版)记载,自康熙二十二年开始,一世活佛巴雅斯古朗开始雕刻摩崖石刻造像。据《普安寺》一书所载,乾隆三十八年(1773)雕刻一尊苏日塔拉迪彦奇像;到五世活佛时,根据全旗大小村屯总数,共刻有1449尊造像。造像活动从康熙年间开始,一直持续到宣统年间,在长达两百多年的历史中经久不衰。从开凿规模来看,佛教石刻艺术白汉代沿丝绸之路传人我国,至唐宋达到高峰,元明以后开始衰落,此后已罕见成片大规模开凿的石窟群,而海棠山却晚至清代仍在大规模雕刻,殊为难得,个中原因也值得深入探讨。从佛教题材上看,海棠山摩崖石窟是以藏传佛教造像为核心,这在中国丰富的摩崖石窟群中很是罕见,是非常重要的宗教、文化与艺术资源。但是,多年来社会各界对海棠山摩崖石刻关注者甚少,亲临者更少,甚至在石窟艺术研究专家口中也鲜少提及。除普安寺组织出版的相关资料,以及罗显明等著的《普安寺摩崖造像鉴赏》和零星散见的介绍性短文外,关于海棠山摩崖造像的学术研究成果并不多。鉴于此,自2010年开始,我们集中对海棠山摩崖造像进行调查和整理。
-
考古新视野·宁夏水洞沟遗址石制品热处理实验研究周振宇 著《考古新视野·宁夏水洞沟遗址石制品热处理实验研究》以模拟实验与科技检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水洞沟遗址石料热处理后的变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针对水洞沟出土的石制品,设计了全面的模拟实验,获取热处理石制品。通过观察对比、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观察,总结出水洞沟石料热处理后的特征,并发现古人通过热处理改变石料的力学性质,从而提高其打制性能。依据实验结果,我们从水洞沟遗址2号、12号地点甄别出热处理石制品110件。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当时古人类已经熟练掌握了热处理技术,理解不同原料间的打制性能的差别,并将之运用于石器制作、使用中,提高了石料利用率及生产效率。同时古人类对热处理石料存在搬运行为。通过本项研究,首次确认东亚地区存在热处理行为,水洞沟热处理石制品的发现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热处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同时填补了热处理技术由西向东发展与传播的缺环。水洞沟热处理行为的发现,为探讨旧石器时代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了解现代人行为在中国的出现与扩散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