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云阳杨沙村墓群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本书是重庆市云阳县杨沙村墓群的考古发掘报告,全书以大河坝、庙梁包和桑树包等三个发掘区的出土资料为基本框架,每个发掘区内又以各地层堆积及灰坑、灰沟、窑址和墓葬等为基本单位,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该墓群发掘中所发现的36座灰坑、1条灰沟、1座窑址和55座墓葬及出土遗物情况,为开展重庆市乃至长江三峡地区周代、汉代、六朝及唐代等时期遗存的文化分期、器物类型演变及墓地布局、墓葬形制和丧葬制度等方面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
荆州郢城遗址荆州博物馆郢城遗址是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2月~2017年7月,荆州博物馆组织考古人员对郢城遗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2018年,为验证前期考古勘探结果,荆州博物馆对郢城遗址城垣西北角台基、东城门及护城河区域展开考古发掘工作。为配合荆州郢城遗址本体保护修缮一期工程建设,荆州博物馆于2020年7月开始对前期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5处文物点进行考古发掘,包括:郢城东城门至郢城中鱼塘疏浚工程(“郢街”项目)发掘点2处;“L”型水系发掘点1处;城内南北水系与内壕交汇发掘点1处;南北水系中暴露木桥遗迹1处。为推进郢城遗址的学术研究,促进遗址展示方案设计及实施,荆州博物馆对郢城遗址三号台基进行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遗存,为研究华中地区秦汉城址的布局与演变提供了必要的考古资料。
-
基于多视角学习的甲骨卜辞语义网络融合方法与应用研究马园园甲骨文中同体字、异体字十分常见,且载体多有残断,能够有效利用的材料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甲骨学的发展。作者在研究甲骨文字形构造、卜辞文本特征的基础上,依据信息计量学、复杂网络、机器学习中语义网络构建理论,提出了卜辞、甲骨字的多视角表示、模型构建与融合方法;在应用层面,提出了两种卜辞主题分析与可视化方法,并对未来甲骨文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
周秦汉考古研究赵化成 著在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商周与秦汉属于不同的大的历史阶段,这两大阶段既有重大差别,又有承继与演变关系。本书聚焦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1200年的历史,通过“陵墓制度”“都城建制”“农业手工业”“艺术及其他”多个维度,充分利用考古发现的地下墓葬、地上都城资料,对从商周到秦汉的历史性变革、承继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展现出周秦汉时代独具魅力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本书注重长时段的观察,取得了独特的学术成果。诚然,相关的一些研究尚未完成,由此留下了一些遗憾,读者可继续关注作者即将出版的另一部文集《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或可弥补本书的部分不足。
-
何以华夏李琳之 著为什么被华夏正统视为文化落后的“戎狄蛮夷”都自认是“三皇五帝”的后裔?为什么几千年以来,“戎狄蛮夷”要不断逐鹿中原?本书通过考古学系统梳理发现,中原地区之所以能成为先人心目中的“天下之中”,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在距今9000~5300年的裴李岗、仰韶文化时期,中原先民不断向外扩张、迁徙,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上层交流,促成了祭祖祀天等观念的认同,才有了边缘族群在此后不断逐鹿中原又不断向外扩张景观的出现。中原族群在经过6000年的摩擦、冲突和融合,至西周时期,通过周公实施“封建”制度,从混沌的自在阶段过渡到主动的自为阶段,民族意识被唤醒,“华夏”“诸夏”“中国”等概念得以确立,华夏民族正式形成。其实质在于超越了前朝仅局限于部族范围的政治视角,而抟铸了一个具有“天下”意识的文化共同体,中国因此不再是不同文化体系人群竞争的战场,而成为华夏内部追求延续、追求强大的角逐舞台。
-
新疆出土佉卢文书译文集托马斯·巴罗本书是关于新疆尼雅遗址等地出土的佉卢文书的译文集。原著于1940年由英国皇家亚洲学会出版,是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巴罗(Thomas Burrow)对新疆出土佉卢文书中保存较好的490件文书进行的释读和英译。这些文书涵盖了佉卢文书的各种类别,具有西域史学和历史语言学等多方面的价值。译者在翻译原著时,根据自己对文书的理解尽可能做了注解,还收录了巴罗释译的斯坦因第四次新疆探险时在尼雅遗址获得的18件佉卢文书,并在文末对原著文书中的专有名词做了词汇索引,以便读者参考
-
丰都庙背后与木屑溪炼锌遗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丰都庙背后、木屑溪等炼锌遗址的发掘,从考古实物上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下火上凝法”的炼锌工艺,填补了中国古代冶金史中的有关空白,是三峡库区文物考古中一项独特的重大成果,被评为重庆三峡库区2003年度十项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庙背后遗址和木屑溪遗址除了主体为炼锌遗存外,还发现了少量晚期巴文化、汉代至南朝时期、唐代遗存,以及丰富的宋代和明清时期遗存,为研究这一区域古代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重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
丝绸之路考古 第8辑罗丰本书是由中国考古学会丝绸之路考古专业委员会、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出版的系列辑刊,计划每年出版2辑。以介绍丝绸之路考古、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的学术著作书评为主要内容。本辑收录论文9篇,书评2篇。
-
拓跋鲜卑张国文本书结合考古出土动物、植物和其他相关遗存,运用骨骼碳、氮、硫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对拓跋鲜卑—北魏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计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其生计方式的变迁轨迹及其动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通过对比北方地区诸如汉民族、匈奴、慕容/扶余、大月氏等人群的稳定同位素数据,对汉至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先民的生计方式进行了梳理。本书基于生计方式研究,揭示了古代北方人群的互动与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了稳定同位素分析视角。
-
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侯灿《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是中国学者关于楼兰古城的第一份详细的考古发掘报告。1979-1980年,乘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之机,新疆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楼兰古 城及通往楼兰的古道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研工作者首次进入楼兰古城遗迹开展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如重新勘定了古城的确切位置、发现了城内的 古水道遗迹、出土了60多枚汉文木简文书、发掘了城郊的平台墓地和孤台墓地等。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之上,丰富了对于楼兰的史前文化时期、两汉时代与魏晋时期的历史认识。本书 即此次考古工作的成果。考古工作的领队之一侯灿先生在书中不仅对于考古资料进行了详尽细致的整理,而且结合国内外学术史,对于楼兰考古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观 点,使本书深具史料价值和学术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