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文化遗产的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张景明著本书从考古学、民族学与人类学、艺术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理论阐释和个案研究。考古学篇,包括北方草原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汉代、十六国、辽代、金代、元代的考古遗址和墓葬以及出土文物,并对此进行历史视域的分析;民族学与人类学篇,包括汉文古籍中的北方民族、契丹的饮食文化和人口特点、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草原文化的多样性、北方草原饮食行为习俗等,涉及民族学、生态人类学、饮食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艺术学篇,主要是古代民族的造型艺术、民间美术的分类与特征、民间美术遗产的文化生态观等内容,通过艺术表象挖掘隐藏在美术背后的多样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篇,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具体的个案分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和传承保护及发展趋势,就其现象和本质进行深入的探讨。本书可供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艺术学、文化遗产学感兴趣者参考阅读。
-
山东明清海防遗址调查报告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本书是第一部以考古调查资料为基础介绍山东省明清海防遗址情况的考古报告。作者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和古代文献,将此次发现的明清海防遗址细划为都司、营、卫、所、寨/屯、巡检司、墩、堡、炮台和其他(官兵家族墓地、祠堂等)十类,每类每处海防遗址均从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保存现状、历来工作、文献记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部分遗址还结合调查资料、文献和卫所官兵家谱记载,考证出其古籍中记载名称。为了全面展示海防的完整网络,对已消失海防遗址也进行了收录和介绍。《BR》本书是一次从考古学角度对海防遗址进行研究的有益尝试,其面世可以满足广大海防研究者的需要,期待能进一步推动海防研究和海防遗址保护工作发展。
-
文明的肇始张居中本书收入了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掘四十年以来的代表性论文六十余篇,再现了该遗址发现、发掘、研究的曲折历程,涉及文化性质与年代、环境与生业、墓葬和人骨、技术与工艺、骨笛(龠)、龟甲与符号研究等多个领域,汇集了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科技考古、环境考古等十几个学科领域的几十位相关专家的研究结晶,确立了贾湖文化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和中华礼乐文明起源研究中的地位,对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丛书·书画卷唐淼,陈秋丽,杨平 编本书收录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各时代书画作品四十幅,首次全面、多方位展示这批书画。馆藏书画作品历时长,品类丰富,书稿提取其中精髓部分并分为中国书法、中国画、日本书画三部分。该书属于首次对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藏书画作品的系统整理发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为后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也是书画爱好者的收藏佳品。
-
汝州张公巷窑遗址 2000年-2012年考古发掘报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本报告是汝州张公巷窑遗址2000年~2012年考古发掘的初步成果。其间先后四次发掘,共揭露面积283.3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时期的建筑遗址11座、池2个、灶10个、灰沟4条、水井5眼和灰坑127个等遗迹,其中与张公巷窑烧造有直接关系的建筑基址(作坊)2座,陶洗池1个,灰沟1条,灰坑7个和较完整的地层堆积2处。出土张公巷窑烧制的瓷器、素烧器和各类窑具数十万件(片)。同时,还出土一大批与窑址烧造无关的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等不同时期陶瓷标本,为张公巷窑及张公巷周边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提供了一些研究线索。《BR》经过勘探,初步确定张公巷窑的烧造区域面积约3600平方米。通过对现有考古发掘资料的梳理、比较和综合研究判断,本次考古发掘认为,张公巷窑的烧造年代在汝窑类汝瓷之后,大约不早于金代,其性质应属于官窑。《BR》
-
蜀石经集存·周礼虞万里 主编,王天然 编著蜀石经肇始于后蜀广政间,毋昭裔在成都主持将儒家经典刻石,共计十种:《孝经》《论语》《尔雅》《周易》《毛诗》《尚书》《仪礼》《礼记》《周礼》《左传》(前十七卷)。入宋后,续刻《左传》卷十八至三十,又补刻《公羊》《穀梁》及《孟子》三经。蜀石经碑石在宋代以后开始湮没,至明清时仅有拓本流传,已属罕见。现仅存《毛诗》、《春秋》三传、《周礼》残拓以及近代新出土残石拓本。本书即以国家图书馆藏刘体乾旧藏《周礼》卷九、卷十及卷十二《考工记》残拓为底本原大原色影印。附录文和解题。
-
风雅与生计姚灵本书在大量史料与图像的基础上,以乾嘉道时期突出的碑帖镌刻者钱泳为主要考察对象,讨论了钱泳的生平经历、职业选择、书法艺术,进而详述钱泳受托刻碑、受托刻帖、自发刻碑及自发刻帖的情况,并对其中重要碑帖产品的镌刻缘起、镌刻过程、镌刻质量及其中产生的人际互动进行了细致阐述。此研究既有助于认识清中期碑帖行业的大量细节,也有益于考察当世与碑帖相关的人际交往、书法风尚与文化生态。
-
陈克伦陶瓷与博物馆论集陈克伦 著书稿按时间顺序收录陈克伦自选论文59篇,主要涉及越窑、龙泉窑青瓷、宋代名窑瓷器、元代青花瓷及明清景德镇瓷器和瓷业发展、博物馆建设等各方面。收录的重要论文提出了新的材料,且讨论了该领域内的重要问题,得出了新的观点,对于回望陶瓷考古的学术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博物馆部分则以上海博物馆为例,以数据为指向分析了当前博物馆发展的问题和新趋势,具有实践性的指导价值。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博物馆收藏背后收藏家的人文关怀。
-
稀见文献与宋元诗文辑考赵昱辑佚是古籍整理的重要环节,辑佚学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重要分支。辑佚不仅仅是简单、机械地抄撮文献,而是需要综合使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编纂学知识和技能,方能胜任的学术事业。《稀见文献与宋元诗文辑佚》通过深入考察各类文献的成书、流传特点,展示不同类型的文献在辑佚上的特有价值;并考察清代四库馆臣根据《永乐大典》等典籍重新辑编宋人别集,以及当今在利用晚出的明清文献从事辑补和考辨的过程中发生的有意或无心之误,对相关文献学问题加以检讨。在辑佚大量《全宋诗》《全宋文》《全元诗》《全元文》失收作品的同时,总结了相关辑佚工作的方法,为辑佚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
四川明代佛寺壁画的艺术民俗学意蕴杨小晋 刘显成 著 著全书分四章。第一章“遗珍慧命——四川明代佛寺壁画的民俗存在”,介绍四川明代佛寺壁画的图像内容,解析壁画艺术的民俗生命意蕴。第二章“寓物则乐——四川明代佛寺壁画之物质民俗与审美”,从物质民俗事项的角度解析这批壁画遗珍,力图还原壁画中对居住、服饰、饮食、生产等方面民俗事象的艺术记录。第三章“因心造境——四川明代佛寺壁画中混沌的民俗悟读”,包括壁画作者的附会传说、壁画的传说等内容,从民俗理解中看这批壁画所蕴含的复杂民俗心理。第四章“乡土本位——四川明代佛寺壁画与艺术民俗重建”,以田野考察的记录,管窥四川地区对佛教壁画艺术的承继,以及民间信仰的流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