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大元遗帆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梁国庆等《大元遗帆——漳州圣杯屿沉船调查与保护(2010-2020)》是福建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2010—2020 年水下考古调查与保护成果报告。《大元遗帆——漳州圣杯屿沉船调查与保护(2010-2020)》介绍了圣杯屿及其周边海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2014、2016 年两次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概况、遗址状况和出水文物,2011、2020 年两次破获的圣杯屿沉船遗址盗捞案件缴获文物的情况,并通过将圣杯屿沉船遗址出水文物与龙泉窑考古发掘及海外沉船出水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对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的性质、年代、航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大元遗帆——漳州圣杯屿沉船调查与保护(2010-2020)》对研究中国水下考古、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古代造船史、海外交通史、贸易陶瓷史以及元代龙泉窑瓷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80件陶瓷器穿越世界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陈依依 译从10万件陶瓷馆藏中精选80件,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空间范围涵盖近20个国家,以陶瓷为线,开启一段穿越历史的跨文化之旅。从朴素粗糙的陶碗,到宗教仪式中的奢华瓷器,从文艺复兴时期粗野新奇的器物,到以非洲传统工艺为灵感、线条简洁流畅的当代器皿,书中的80件陶瓷器各个精美绝伦、妙趣横生,展示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所藏陶瓷的纯粹之美。陶瓷是历史的诉说者,它们时刻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的宗教信仰、日常生活、商业贸易、风俗习惯和创造力。
-
豫出楚简字形合编宋丽璇 编着本书为俞绍宏教授主编《楚系简帛字形合编系列五种》之一,收録新蔡葛陵楚墓竹简与信阳长台关楚墓竹简两种出土于河南省的楚简数据。1994年,葛陵楚简出土于河南省新蔡葛陵故城楚墓。楚简竹质墨迹,以楚文字书写卜筮祭祷记录和遣策赗书,数量达1500余枚。1956年,长台关楚简(又称信阳楚简)出土于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竹书,第二组为遣策,共计148枚。二者均大部分残断,后经学者缀合整理成文。本书是两种楚简的文字编,按照《说文》五百四十部顺序排列,字形后均有出处与文例,另附録竹简全部释文以便
-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著全书收集论文17篇,有关出土文献研究的学术成果包含诸多学科的研究内容,部分论文是国家社科基金的阶段性成果,其观点鲜明,材料扎实,论证严密,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及出版意义。
-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研究徐长青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研究的阶段性发掘和研究成果,由主持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的主要人员参与编撰。主要内容涉及海昏侯国遗址与海昏侯墓的考古背景、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研究,以及出土文物的科学技术检测与分析等,是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及相关研究的最集中展现,其中漆木器、玉器文物发布了大量**材料,图文并茂,丰富了阶段性研究的内容。
-
荆州郢城遗址荆州博物馆郢城遗址是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2月~2017年7月,荆州博物馆组织考古人员对郢城遗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2018年,为验证前期考古勘探结果,荆州博物馆对郢城遗址城垣西北角台基、东城门及护城河区域展开考古发掘工作。为配合荆州郢城遗址本体保护修缮一期工程建设,荆州博物馆于2020年7月开始对前期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5处文物点进行考古发掘,包括:郢城东城门至郢城中鱼塘疏浚工程(“郢街”项目)发掘点2处;“L”型水系发掘点1处;城内南北水系与内壕交汇发掘点1处;南北水系中暴露木桥遗迹1处。为推进郢城遗址的学术研究,促进遗址展示方案设计及实施,荆州博物馆对郢城遗址三号台基进行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遗存,为研究华中地区秦汉城址的布局与演变提供了必要的考古资料。
-
陇东蒲河流域石窟及造像调查研究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本书是对甘肃陇东地区蒲河流域**发掘出土田园子石窟和调查新发现的薛李石窟、柳州城石窟及申家山石窟等几处石窟寺遗存的考古报告。基于传统石窟寺考古方法,运用数字化模型重建的技术来记录石窟寺,综 合展现石窟寺建筑和佛教艺术的内容,并通过对相关石窟寺遗存及出土佛 造像的对比研究,从宏观上探讨蒲河流域石窟及造像佛教艺术的交流和传 播及丝绸之路东段北线上古道支线交通等问题。
-
北方民族考古 第十五辑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 等《北方民族考古》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集刊,迄今已出版十四辑。本辑内容包括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北域撷英、碑铭考释四个栏目,收录论文25篇,以中国北方地区的考古学探索为重心,也包括一些重要境外考古发现的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在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方面的前沿动向和重要成果。
-
成都屈家山II号墓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本报告为新川创新科技园考古项目系列报告之一。屈家山Ⅱ号墓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中和街道蒲草社区的一处低丘,墓地主要遗迹为各个历史时期的墓葬,包括汉晋崖墓24座、唐宋砖室墓和石室墓8座、明清岩坑墓和土坑瓮棺墓17座,出土遗物380余件。该墓地对于成都平原汉晋崖墓的分期断代以及唐宋至明清墓葬的形制、葬式与习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
考古学研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本书系庆祝民族考古学家李仰松先生九十寿辰而编辑的学术论文集。全书共收录学术论文33篇,涉及民族考古学、史前考古学、夏商周考古学、文明起源、边疆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研究等内容;附录2篇,介绍李仰松先生的学术历程和论著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