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大成旧藏玉志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中华易学张涛,刘永海 编《中华易学》力倡运用 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整合多 学科、多方面以及海内外的 资源和力量,多角度、全方 位地开展易学文化研究,坚 持正确的治《易》理念和宗 旨:繁荣学术,古为今用, 会通中外,推动人类命运共 同体不断发展。本书为第九 卷,收录了《新语》与秦汉 易学;范晔易学思想新探; 汉宋“太极”思想衍变文献论 略;易学视野下的韩愈;政 治语境中的经学:范祖禹《 家人卦解义》的政治解读; 东谷易学探微;南宋理学诗 中《易》之理体与心体—— 以朱熹和陆九渊为考察中心 ;尚秉和治《易》方法浅议 等文章。
-
考古新视野·宁夏水洞沟遗址石制品热处理实验研究周振宇 著《考古新视野·宁夏水洞沟遗址石制品热处理实验研究》以模拟实验与科技检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水洞沟遗址石料热处理后的变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针对水洞沟出土的石制品,设计了全面的模拟实验,获取热处理石制品。通过观察对比、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观察,总结出水洞沟石料热处理后的特征,并发现古人通过热处理改变石料的力学性质,从而提高其打制性能。依据实验结果,我们从水洞沟遗址2号、12号地点甄别出热处理石制品110件。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当时古人类已经熟练掌握了热处理技术,理解不同原料间的打制性能的差别,并将之运用于石器制作、使用中,提高了石料利用率及生产效率。同时古人类对热处理石料存在搬运行为。通过本项研究,首次确认东亚地区存在热处理行为,水洞沟热处理石制品的发现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热处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同时填补了热处理技术由西向东发展与传播的缺环。水洞沟热处理行为的发现,为探讨旧石器时代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了解现代人行为在中国的出现与扩散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陆刚著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重要文化遗存,是中华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本书以夏商至两汉时期北方长城沿线地带的生态环境、气候演变状况、经济模式乃至铜锡矿资源分布情况为现实“背景”,分别研究了兵器与工具、“装饰品”、生活用具与车马具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艺术造型的构成规律,纹饰、图像的审美特质与文化内涵,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置于原生环境与文化“场域”之中,对其造型做出了更加客观、深入的解读。
-
众望同归赵丰本书以2020年中国丝绸博物馆主题展览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为切入点由丝路考古与历史领域的知名学者赵丰荣新江杭侃等讲述丝绸之路的由来和发现历程作为一份世界遗产丝绸之路的起始时间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公元前38年算起到877年德国地理学家霍芬从学术上正式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再到2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丝绸之路成为全世界共认的文化遗产已经走过了2252年全书据此分为三部分从历史事实存在的中西交流之路霍芬时代提出的丝绸之路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世界遗产丝绸之路三个角度讲述丝绸之路的发现史和学术史
-
泸州宋城文化保护利用研究泸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编暂缺简介...
-
出土文献名物考范常喜 著本书以作者撰写的29篇出土文献研究论文为基础,重新修改整理,集合成这部专门研究出土文献中名物的著作。内容共分为三部分:战国楚简牍名物考、秦汉简牍名物考、其他出土文献名物考。全书以疑难名物字词考释为纲,探讨名物的命名理据、形制、用途、用法、源流及相关物质文化内容。涉及名物包括地名、外交礼品、食器、乐器、车器、旌旗、刀剑饰物、生活设施、厨具、药具、洁齿工具等。
-
田野考古学赵辉,张海,秦岭本书是有关田野考古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科书,是根据当代考古学学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需求而编写的基础类教材。 在基础理论方面,强调“田野考古工作现场即考古学研究的第一现场”,突出以复原遗址堆积过程和人类行为模式为核心的考古地层学和埋藏学的理论基础,集中反映了近二十年来我国聚落形态考古研究应用到田野考古实践中的系统成果。本书首次将田野考古作为一项技术体系,分为发掘、采样和记录三个子系统进行全方位的阐释,为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田野工作的基础理论和操作平台,符合现代考古学发展的趋势。 本书既有西方田野考古的相关介绍,更重点论述中国田野考古的传统和特色。书中内容力求做到兼顾科学严谨和通俗易懂,既能满足高等院校考古文博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基础课程学习需求,同时也对考古研究人员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北京文博文丛·2021·第3辑《北京文博》编辑部 编《北京文博文丛·2021·第3 辑》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是一部有关文物、考古和博物馆研究的学术论文集。内容上,本书设立北京史地、文物研究、考古研究、博物馆研究、文物保护5个版块。北京史地包括明代房山云居寺刻经、妙云寺、圆明园“杏花春馆”等北京史地的研究,文物研究有对明代墓志、孔庙藏八卦鎏金编钟及徐悲鸿画作的研究,考古研究包括北京延庆区蔡木沟旧石器遗址、大兴西红门汉唐窑址、清华大学三座西晋墓的考古简报,等等。所收录的论文有着重要的价值。
-
北方民族考古 第十三辑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等《北方民族考古》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集刊,此前已出版12辑。本辑内容包括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北域撷英、碑铭考释四个栏目,收录论文23篇,以中国北方地区的考古学探索为重心,也包括一些境外重要考古发现的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在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方面的前沿动向和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