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王宏钧卷王宏钧 著,王春法 主编本书按照王宏钧先生的研究领域,分史学研究、文物研究和博物馆学研究三部分,选取他代表性的近 70 篇文章。
-
俞伟超卷俞伟超 著,王春法 主编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收录俞伟超先生的近 70 种论述访谈录 3 篇,收录论述内容全面、分类合理,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俞先生的学术成就、 学术贡献和学术人生。
-
苏东海卷苏东海 著,王春法 主编本书基于苏先生的学术贡献,分为六个部分,按专题搭建架构,所收录的 60 多篇文章,基本涵盖苏先生博物馆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各专题文章内容贴切,且具有代表性。
-
曹湾山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报告 第48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温州博物馆 编温州曹湾山遗址于2002-2003年发掘,共清理发现30余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和大范围的建筑基础遗迹,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石玉器和各类标本。遗址确认了好川文化在瓯江下游地区的分布,极大地丰富了好川文化的内涵,对于构建浙南早期考古学文化谱系序列具有重要的意义,温州的文化史也自此肇始发端。2013年,曹湾山遗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书对曹湾山遗址的基本情况和发掘工作进行了具体介绍,对曹湾山遗址的墓葬、灰坑、建筑等遗迹以及各地层出土的大量陶器、石(玉)器等遗物进行了详细的图文描述和梳理,并通过初步的分析对遗址内的遗迹单位和地层进行分期归纳。最后通过不同遗址间的对比,提出了好川文化“曹湾山类型”的命名。
-
阜阳双古堆汉墓阜阳市博物馆本书为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考古发掘报告。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墓主为西汉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夫妇。墓中出土了陶器、铜器、带有铭文的铁器、漆器等器物二百余件,其中六壬栻盘、太一九宫栻盘、二十八宿圆盘(圆仪)等天文仪器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文物。此外还出土了四千多片简牍,这些简牍的内容包括许多重要的古籍,如《仓颉篇》《周易》《诗经》《春秋事语》《吕氏春秋》《庄子》《离骚》《万物》等,内容丰富。
-
寻迹北京华古团队本书由北京的13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800多处文保点(子项和重要组成)为主线索展开,覆盖北京区域内的所有文保点,按文保类别划分章节,分为古建筑、古遗址、 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部分,形成可以实际操作的寻访路线,由此串联出1000处以上的包含国保、省保、市保等不同级别的文保点,是一本系统了解北京文保的兼具实用性、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的工具书。书中图片均由团队成员实地走访调查拍摄。
-
束带矜装王仁湘 著中国古代带钩与带扣,是文物中形体虽小却比较重要的物件。虽然个体很小,但它们的出现曾经关系到古代王朝国体安危,关系到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文化交流,更影响到现代人的生活。过去较少学者对这类文物进行研究,本书作者积40年之功,对带钩和带扣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古学研究,对两类文物的文化内涵也有所发掘,论物论史论人,对于考古与文物工作者开展研究拓展思路具有积极意义。本书对文物收藏与鉴赏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可供广大文物收藏爱好者阅读。
-
海岱地区商周考古与齐鲁文化研究刘延常 著本文集从作者从事考古研究30余年来的研究文章中精选而成,分为商周考古研究、东夷文化、齐鲁文化、青铜器研究四个专题。通过考古学视野,来研究海岱历史和文化的融合交流与发展演变,对山东地区的区域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文集对山东地区商周考古和地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建立完善的齐鲁文化学术研究体系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吴国史新证程义 著半个多世纪以来,发现了数量不少、与吴国历史相关的铭文铜器,近年公布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以及零星发现的简帛资料,对于研究吴国历史意义重大,颇有补正吴史的作用。本书通过利用这些资料,对《吴太伯世家》所载内容进行广泛注释。本书以《吴太伯世家》原文为纲,以《春秋》《左传》等传世文献及金文、简帛等出土文献为目,对迄今所见吴国史料进行汇集,并立“新证”一目,对原文出现的地名、人名、史事等酌情注释,就相关问题既有研究成果的介绍汇总,亦有自己的见解陈述。
-
唐宋之际崔世平 著本书对五代十国时期的帝王陵寝和普通墓葬的墓葬形制、墓葬装饰、区域特征、丧葬礼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归纳河北地区唐代墓葬的典型特征和分析河北墓葬因素的传播情况,探讨了在唐宋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下,墓葬制度和丧葬礼俗演进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