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敦煌文物流散记刘进宝该书为一部敦煌学理论专著,由浙江大学敦煌学专家刘进宝教授编著。本书内容涵盖敦煌遗书的发现,藏经洞封闭的原因及时间,丝路文物被盗的历史背景,各国组织考察团的背景、条件,各国考察团对敦煌文物的劫夺破坏,各国的收藏及研究情况等等,以帝国主义 的所谓“学者”“考察团”对敦煌遗书、文物的盗劫、破坏为例,来探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敦煌文物外流的历史背景及具体情况。该书除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外,通过对该书的阅读,可使读者对这一段历史有 清晰的认知,进而对敦煌学和丝路文化有所了解。
-
图解承德菲利普·傅雷《图解承德》(Mapping Chengde)是瑞士学者Philippe Foret于1990年代在承德工作、考察期间对承德的历史、文化、民俗、古建筑等诸多方面进行田野调查于研究基础上所作的学术总结。该书的内容包括对清代热河历史的回顾、清代热河皇家园林寺庙的营建、热河的政治意义等。除此之外,该书还提供了丰富的图片、照片和其他类型的文献资料,包括热河地区地名的变迁、历代清帝年表、承德清代庙宇的建筑年代与类型、康熙《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分析、承德年代大事记等等。
-
东南亚铜鼓[荷]贝尼特·肯珀斯(A.J.Bernet Kempers) 著,谢光茂、宋秋莲 、杜芳芳等 译书是关于东南亚地区发现的铜鼓的全面记述和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东南亚铜鼓的发现和研究,并对后续各章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介绍铜鼓的形状与结构,以及功能和用途。第三部分有关于铜鼓的装饰图案。第四部分是铜鼓的起源、扩散及分布情况。第五部分是铜鼓的年代,内容包括各地发现的铜鼓类型及其他相关的青铜器,并从历史文献、铜鼓的形状结构、装饰、铭文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第六部分为当代东南亚地区少数民族制造和使用的铜鼓的介绍。已有几千年历史的铜鼓是古代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国家诸多民族创造的青铜文化瑰宝,它集冶炼、铸造、音乐、美术、舞蹈、宗教于一体,是曾经的权力与财富象征的“重器”。本书是关于东南亚地区所发现铜鼓的全面记述和研究。书中首先介绍了东南亚铜鼓的发现和研究情况,其后重点介绍铜鼓的形状、结构、功能、用途以及表面丰富的装饰图案,并深入探讨了铜鼓的起源、扩散及分布情况。
-
物与图王毓红作为一种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岩画是史前人类独特的视觉图像语言遗存,因刻制在岩石或岩壁上而得名。岩画因岩石或岩壁而存在,与承载它的物质载体及其所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共生共存。地处巴丹吉林沙漠的岩画驰名海内外。其中既有旧石器时代的彩色手印岩画,以及世界范围内比较普遍存在的以象人面、人、羊、马、太阳等之形图像为核心的岩画,也有比较少见的、地域性比较鲜明的以象天鹅、鹰、虎等之形图像为主的岩画。《物与图:岩画物性美学》图文并茂地解读了70余处巴丹吉林沙漠岩画遗迹,剖析了490多幅岩画,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观点,对岩画遗产的研究及其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
新疆石城子遗址田小红石城子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半截沟镇麻沟梁村东北。2014~201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城子遗址进行了连续考古发掘,厘清了遗址的形制布局和功能区划。石城子遗址的建筑构筑方法、等级规制,遗物组合特征等都明确显示出这处遗址是汉代在天山以北设立的一处军事要塞,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的**一处年代准确可靠、形制基本完整、保存状况完好、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古遗址。
-
雕画汉韵柴秋霞,任伟无
-
洛阳汉唐运河遗址调查与古沉船发掘报告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本书是关于洛阳汉唐运河遗址及运河故道内发掘出水的两艘清代沉船的基本资料。本书不仅详细地介绍了汉唐漕运故道的调查情况,还详细地介绍了出水的两艘沉船的形制结构。其中运河一号古沉船保存较好,由13个船舱组成,结构较为完整,形制特殊,属典型的内河客货运输船。两艘古沉船的发现,充分证明了洛阳盆地内陆人工漕运渠道的存在和具体位置,同时为古代船体结构、建造工艺、木料的选择以及内陆运河船体与海洋船体结构对比,乃至大运河洛阳段的研究,都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
-
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城址发掘报告内蒙古师范大学 等编著;陈永志 主编《内尔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一,城址发掘报告》系统介绍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遗址的发掘成果,报道了1997年、1999~2001年四次对古城和城外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全部资料。该城址可分为西城、南城、中城、北城四大部分,西城系春秋战国时期;南城为汉至代魏时期;中城始建于魏晋,隋唐、辽金元时期沿用;北城属于隋唐时期。通过系列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春秋、战国、秦、两汉、代魏、隋唐至辽金元时期的遗物,为进一步研究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古代社会历史以及北方民族与中原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沈阳故宫清代纺织品保护与修复孟繁涛,彭家宇 编本书是沈阳故宫博物院 藏11件纺织品保护与修复的 成果。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 的清言纺织品共约2000余 件套,它们均是清宫旧藏, 这些织绣品的等级高、种类 多、纹饰华美、织造精良。本次修复的11件藏品中包括 袍、披风、彩旗、甲胄、常 服等,均为二、三级藏品。修复项目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合作完成 ,本书中分专论详细介绍各 件藏品的保护与保护、修复 的过程,记录修复前后细节 ,对纺织品修复的从业人员 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殷墟甲骨卜辞文例研究刘新民,章念 著本书对殷墟甲骨刻辞的文例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有:卜辞的类型研究,包括基本类型和复杂类型;大版龟甲卜静的类型和对贞卜辞的类型统计分析;卜辞文例专题研究,对重贞、对贞、选贞暨补贞四种在甲骨卜辞类型中所占比例较高的卜辞类型进行专题研究,内容包括卜辞的对称与不对称、正负关系、布局位置、行款方向等;对三角关系的卜辞、三卜式卜辞、三角形式排列的卜辞暨“千里路”进行专题研究;两种主要甲骨卜辞类型对贞和重复对贞的排列形式专题研究;同版上对应位置、相距位置、相邻位置、相间位置暨斜向相对位置卜辞与卜辞之间的关系专题研究;卜辞文例研究成果的应用研究;通过文例所反映出来的商代占卜制度、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审美心理的研究;甲骨卜辞文例对后世的影响,卜辞文例与《周易》八卦暨六十四卦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