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建窑曜变天目研究李伟东,方肖鸣 著“曜变天目”是世人公认的中国建窑黑釉茶盏极品,具备艳丽多变的光晕和炫彩,享有“碗中宇宙”“天下神品”的美誉。2009 年,具备曜变特征的建盏瓷片在南宋临安城遗址(杭州东南化工厂原厂址)被发现,引起了考古和收藏界的轰动。2020 年以来,本书作者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对南宋临安城曜变残盏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解密“曜变天目”的制作工艺,阐释曜变现象产生的科学机制。这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对“曜变天目”进行的多方法综合研究,具有独创性和重大意义。建窑“曜变天目”,是人类智慧结晶和杰出创造,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高超的工艺水平,是中华优秀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
-
蜀石经集存·毛诗虞万里 主编,王天然 编著蜀石经肇始于后蜀广政间,毋昭裔在成都主持将儒家经典刻石,共计十种:《孝经》《论语》《尔雅》《周易》《毛诗》《尚书》《仪礼》《礼记》《周礼》《左传》(前十七卷)。入宋后,续刻《左传》卷十八至三十,又补刻《公羊》《穀梁》及《孟子》三经。蜀石经碑石在宋代以后开始湮没,至明清时仅有拓本流传,已属罕见。现仅存《毛诗》、《春秋》三传、《周礼》残拓以及近代新出土残石拓本。本书即以上海图书馆藏黄丕烈旧藏《毛诗》卷一《召南?鹊巢》至卷二《邶風?二子乘舟》残拓,并附重庆三峡博物馆藏近代出土《周易》《尚书》《毛诗》《仪礼》残石拓片。附录录文和解题。
-
蜀石经集存·春秋穀梁传虞万里 主编,王天然 编著蜀石经肇始于后蜀广政间,毋昭裔在成都主持将儒家经典刻石,共计十种:《孝经》《论语》《尔雅》《周易》《毛诗》《尚书》《仪礼》《礼记》《周礼》《左传》(前十七卷)。入宋后,续刻《左传》卷十八至三十,又补刻《公羊》《穀梁》及《孟子》三经。蜀石经碑石在宋代以后开始湮没,至明清时仅有拓本流传,已属罕见。现仅存《毛诗》、《春秋》三传、《周礼》残拓以及近代新出土残石拓本。本书即以国家图书馆藏刘体乾旧藏《春秋穀梁传》卷六文公元年、卷八成公元年至二年、卷九襄公十八年至十九年、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残拓为底本原大原色影印。附录文和解题。
-
蜀石经集存·春秋公羊传虞万里 主编,王天然 编著蜀石经肇始于后蜀广政间,毋昭裔在成都主持将儒家经典刻石,共计十种:《孝经》《论语》《尔雅》《周易》《毛诗》《尚书》《仪礼》《礼记》《周礼》《左传》(前十七卷)。入宋后,续刻《左传》卷十八至三十,又补刻《公羊》《穀梁》及《孟子》三经。蜀石经碑石在宋代以后开始湮没,至明清时仅有拓本流传,已属罕见。现仅存《毛诗》、《春秋》三传、《周礼》残拓以及近代新出土残石拓本。本书即以国家图书馆藏刘体乾旧藏《春秋公羊传》卷二桓公二年至十五年,并附《陈氏木刻蜀石经》《蜀石经题跋姓氏录》。附录录文和解题。
-
制器尚象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编, 练春海 主编《制器尚象:中国古代造物观念与传统研究》重点探讨中国古代器物的生产传统、装饰以及流通,从工艺与形制、流变与传播、观念与思想等角度展开,推进对器物文化的深入解读,全方位、多层次地呈现出中国传统器物文化的多维景观。全书内容概括为三大部分:第一类为传承与流变研究,包括中国传统器物的形制、造型、功能、纹饰方面的传统以及演变情况(如特定器物与使用环境、适用对象以及使用方式、时空规定等问题)等。第二类为工艺与技术研究,包括探讨古代器物制作的工艺、技术、流程以及有关模范、工具等辅助加工设备的特点及相关情况的研究。第三类为文化与交流研究。包括器物与特定历史时期、族群、区域所流行的观念和信仰之间的关联的研究以及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研究等。
-
80件陶瓷器穿越世界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陈依依 译从10万件陶瓷馆藏中精选80件,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空间范围涵盖近20个国家,以陶瓷为线,开启一段穿越历史的跨文化之旅。从朴素粗糙的陶碗,到宗教仪式中的奢华瓷器,从文艺复兴时期粗野新奇的器物,到以非洲传统工艺为灵感、线条简洁流畅的当代器皿,书中的80件陶瓷器各个精美绝伦、妙趣横生,展示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所藏陶瓷的纯粹之美。陶瓷是历史的诉说者,它们时刻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的宗教信仰、日常生活、商业贸易、风俗习惯和创造力。
-
大元遗帆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梁国庆等《大元遗帆——漳州圣杯屿沉船调查与保护(2010-2020)》是福建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2010—2020 年水下考古调查与保护成果报告。《大元遗帆——漳州圣杯屿沉船调查与保护(2010-2020)》介绍了圣杯屿及其周边海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2014、2016 年两次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概况、遗址状况和出水文物,2011、2020 年两次破获的圣杯屿沉船遗址盗捞案件缴获文物的情况,并通过将圣杯屿沉船遗址出水文物与龙泉窑考古发掘及海外沉船出水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对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的性质、年代、航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大元遗帆——漳州圣杯屿沉船调查与保护(2010-2020)》对研究中国水下考古、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古代造船史、海外交通史、贸易陶瓷史以及元代龙泉窑瓷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寻秦迹许卫红;申珅 著兵马俑是大秦帝国实力与气度的象征,兵马俑的背后是无数个鲜活的个体在时代中生活过的证明,他们似秦帝国的一个个细胞,成为大秦帝国最鲜活的注解。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遗址发掘领队许卫红,30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寻亲迹”、研究秦史,在本书中,她为我们呈现了兵马俑考古发掘现场诸多细微的发现,它们合力再现了秦代社会的鲜活图景:沿着秦俑家族开枝散叶的脉络,能看到秦人怎样的创新和传承、现实与期望?“物勒工名”制度日臻完善,用“接骨膏”修修补补的兵马俑,代表着秦人的务实还是监管部门的妥协?秦代本土怎样发达的漆器工艺技术支撑着匠人们制造出如此鲜活的彩色兵马俑?修建秦陵的究竟是哪三种人,他们的后勤保障是如何做到的?……而跟随作者探索秦朝鲜活过往的步伐,我们也可以看到更多文物遗址背后秦朝的实相:强弩中的“绝绝子”反映了秦朝在军事方面对游牧民族怎样的追赶和超越?秦始皇“收天下之兵”到底是真是假,政策的实施是否有弹性?“暴秦”对战死的士卒有一套严格的发丧流程,是否可为我们解开一点点“秦国为何会统一天下”的疑惑?骊邑的发展壮大,为大秦帝国稳固全国统治做了哪些贡献…… 这支沉睡了2200多年的地下军团,其千军万马的形象,气势宏大的军队阵容,无不彰显出秦王统御天下的威势和统御万世的雄心壮志。但武力征伐不代表秦文化,更不是中华文明,要真正看懂兵马俑,我们就不能局限于秦军所向披靡的军事传奇,而应该去多了解兵马俑及兵器所体现的包容性、多元性,这才是秦文化更真实的面貌。
-
豫出楚简字形合编宋丽璇 编着本书为俞绍宏教授主编《楚系简帛字形合编系列五种》之一,收録新蔡葛陵楚墓竹简与信阳长台关楚墓竹简两种出土于河南省的楚简数据。1994年,葛陵楚简出土于河南省新蔡葛陵故城楚墓。楚简竹质墨迹,以楚文字书写卜筮祭祷记录和遣策赗书,数量达1500余枚。1956年,长台关楚简(又称信阳楚简)出土于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分为两组,第一组为竹书,第二组为遣策,共计148枚。二者均大部分残断,后经学者缀合整理成文。本书是两种楚简的文字编,按照《说文》五百四十部顺序排列,字形后均有出处与文例,另附録竹简全部释文以便
-
诗画甲骨文金德生,曲强该书从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取常见、常用的基础汉字110个,每个汉字给出其自甲骨文至楷书的字形,让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每个汉字字形演变的过程;另外,每个汉字都配有一首朗朗上口的小诗和一幅形象生动的彩色插画,帮助读者以背诵诗歌的方式快速记忆字形字义;接着,再用一段简短、直白的文字,对每个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作概括性的讲解。该书具有性较强的趣味性、可读性,能更好地帮助读者,尤其是小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知识,是一本非常好的甲骨文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