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西域考古记(英) 斯坦因 著,向达 译本书是斯坦因对中国新疆及中亚地区进行三次探险的纪实之作。书中通过记录大量的考古挖掘,首次揭开了诸如楼兰、尼雅等古国的神秘,具有珍贵的史料意义,对于我们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西域的重要文化成就,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以斯坦因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家、探险家对于这一地区的考古文物的觊觎之心。该书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向达翻译,准备生动,文字流畅,是不可多得的译本。
-
历史时期考古研究杨哲峰 著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在山东定陶称帝,初都洛阳,后正式定都长安。两汉王朝是古代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则是古代社会最辉煌时期,明清则由盛转衰。本书从“陵与墓”“量制”“民族与边疆”“伎与艺”四个维度,通过分析考古发掘中的墓葬、器物的类型,探讨其年代和族属,进而阐述历史时期(主要聚焦两汉时期)的物质文化和社会历史,并对历史时期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本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
颐和园行走记秦雷暂缺简介...
-
辽墓初探冯恩学 著冯恩学,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田野考古实习、田野考古学、 宋元考古、西伯利亚考古教学与科研工作。2001 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 等奖(第三名)。主编本科专业基础课教材《田野考古学》《宋辽金元考古》。 在《考古》《文物》《北方文物》《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60 余篇。出版专著《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 主编《巴东雷家坪》《奉节宝塔坪》《华瓷吉彩:黄骅市海丰镇遗址出 土文物》《磁县双庙墓群考古发掘报告》等考古报告和图录。
-
武威海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藏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期齐家文化于是手工业生产遗址。其发掘工作是配合武威市海藏湖生态治理(湿地公园)建设而开展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项目,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西南距皇娘娘台遗址2.2千米,西距佛教圣地海藏寺0.5千米,早期出土器物组合与邻近皇娘娘台遗址中房址和早期墓葬出土器物组合一致。海藏遗址齐家文化遗存晚期主要为墓葬,从墓葬形制判断,海藏遗址墓葬与皇娘娘台遗址墓葬 一致。通过本次发掘,获取一批玉石器及玉石器加工的遗物,证实该遗址是一处玉石器加工聚落址,为齐家文化玉石器手工业生产研究和探讨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 为科学和丰富的材料。海藏遗址发掘出土了一批代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典型逮物,出土玉石器、铜器、动植物遗存为认识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技术传播提供了实证。
-
德寿宫传周膺 吴晶 著《德寿宫传》以德寿宫的兴建始末为线索,串联起德寿宫时期的历史时代背景、皇位更迭、帝王生平与逸事、宫廷生活、园林艺术、德寿宫遗址的考古开发等各个方面的历史、知识、故事,展现了南宋的士大夫生活美学、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奠定后世审美范式的文化艺术,以及德寿宫遗址保护开发取得的成果。作者想讲述的不仅是德寿宫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想通过德寿宫这扇南宋的窗口,展示出南宋的政治、文化、艺术、生活美学,发掘这段历史蕴涵的文化精髓和宋韵精神,发掘其时代价值,让德寿宫成为一扇“宋韵文化传承展示窗口”。
-
河洛石刻文化记忆研究黄婕如果说“二十四史”在纸上记录和构建了中国人共同的历史世界,河洛地区的石刻遗存就是这些历史的具体实践结果。看似零散分散的石刻,实际上传承有序,闪烁着丰富而多元的文化要素。它们由华夏文明进程这条隐秘的暗线相连接。河洛古代石刻影响巨大,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其文化记忆凝聚华夏文明的共识和价值原则,进而形成身份认同。本书尝试从“文化”“记忆”相结合的视角,将石刻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进行对照分析,重点关注与这些石刻在同一片生活空间的人与石刻的互动关系,希望通过解读河洛地区古代石刻的文化记忆,发现和理解河洛地区的古代石刻是如何参与历史书写,如何塑造、建构华夏历史的,从而引发更多的人关注石刻作为精神与物质双重遗产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
异彩纷呈 梵华互鉴于江著佛教造像艺术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东汉开始延绵至今,近2000年。在佛造像艺术初入中原之时,保留有大量的域外风格,逐渐至两宋时期形成了完全的本土造像艺术风格,我国佛造像艺术经历了模仿-本土化(局部)-融合-再本土化(完全)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后三国时代(公元534-577),在短短的四十余年的时间里,佛造像艺术风格经历了两次变化,对于同时代的雕塑艺术以及之后隋唐时期的雕塑艺术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最后阶段,政治上相对稳定、经济上有所发展、对外交往明显增加,因此大量的吸收了外来文化,同时将其融入到本民族文化中,尤其是在佛造像艺术上。印度笈多时期的佛造像艺术风格通过海丝和绿洲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因此,后三国时代的佛造像艺术前承北魏晚期风格、后启盛唐造像艺术,在我国佛造像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书将通过大量收藏于各博物馆的造像、各大石窟的遗存,系统的介绍后三国时期不同阶段的佛造像艺术风格的特点,并从政治、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分析各时期佛造像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能够使读者更系统、清晰的了解这一时期佛造像艺术风格的特点、演变过程及演变原因。
-
石墨镌华何如月,王勇超 著《石墨镌华——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收藏碑志集释》对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收藏的近百方碑志进行了整理考释。本书作者何如月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在接受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委托后,她在对原石拓印扫描的基础上,按照时代顺序对每一篇碑志进行了文字辨识、计算机录文、断句标点,注释了碑志内容中比较生疏的词语典故,分析其可补证史书之处,并提供原石拓片以资读者图文对照。书稿附录部分制作了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所藏碑刻一览表,对其材质、尺寸、保存状况等进行补充介绍;并收录了已经发表的相关考释文章论文。
-
山东古方志载青铜器资料辑录亓民帅本书从山东地区一省及省内各地域情况的古代方志(包括民国时期修撰的传统体例志书)中,辑录青铜器资料303条,兼及相关的封泥、钱范资料,时代以商周秦汉为主,玺印、铜镜则晚至隋唐。所辑录的资料按照现在的地级市顺序依次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