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
-
青瓷白马兼山海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等2019年7月至1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惠东县白盆珠镇区域进行了为期90天的区域系统调查,期间对白马窑址周边区域进行了文物考古调查于勘探工作。本次调查共计发现窑址19处,其中江板、匣斗墩等四处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发现烂屋仔、陂角、石鼓岭、犁头坑等十处窑址,复查核实已知的三官坑等窑址。本次调查搞清楚了白马窑的产品类型和延续时间及分布范围,运输途径、规模变化。为白马窑的下一步文物保护鬼话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信息,并对惠州市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提供了资料支持。本书既是对此次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书中详细介绍了调查成果,包括展示了调查收货的重要的200余件瓷器标本。
-
重写秦汉史陈侃理 主编20世纪初以来,秦汉时期简帛及其他出土文献资料持续大量涌现,源源不断地为秦汉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新材料,刺激形成新课题。本书旨在促使秦汉史研究扭转碎片化的趋势,为未来的研究设立更高的起点和提供更广阔视野,同时也将方便不同领域的学者了解出土文献与秦汉史研究的主要课题、方法和所取得的成果。全书分为文字发展、文书行政、律令法系、徭役制度、军事制度、政区地理、时间秩序等九章,分别由九位出土文献与秦汉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新锐学者撰写。梳理该领域的主要出土资料和研究进展,归纳核心问题,阐发自己的最新研究见解,力求揭示利用出土文献资料已在秦汉史研究的各领域中取得何种新认识,可以提出哪些新问题,开辟哪些新领域。
-
凝视三星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编史料记载的缺失,一度让三星堆成为人类记忆中消失的文明。1986年,两个祭祀坑的惊人发现揭示出了这个位于今中国四川省境内的灿烂文明,举世瞩目,而此次发现也被认为是上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019年至今,三星堆的最新发掘揭露了六个更大规模的祭祀坑,并从中出土大量形态奇异的青铜器、玉器、金器、象牙等。这些数以万计的出土物对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西南地区与中原、长江中游等地的物质交流、文化关系以及整个中国青铜时代的历史与艺术都甚为关键。这部以图录将成为第一部详细及系统介绍三星堆最新发现的书籍。此书将邀请来自四川和世界其他地区不同背景的学者,从考古、艺术史、思想观念、理论和科技研究等方面对神秘的三星堆文明展开探讨,包括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兼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雷雨博士,香港故宫首席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焦天龙博士,助理研究员王圣雨博士,几十年来致力于三星堆研究、考古及展示的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博士。除了呈现三星堆遗址地图和文化分期外,图录亦将特别为香港以及国际读者梳理三星堆百年来的发现和考古发掘历史。
-
千万年人与石的对话冯海英 马建军岩画,反映的是人类生活的心路历程和精神情感的“原始语言”,是连接人类认识、感知、表达主客观世界和精神生活,刻划在石头上的媒介和行为记录,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内容。贺兰山岩画体现的就是生活在这一区域的早期人类和历史时期的各民族万千年以来人与石的对话,内容大致描绘当时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及人的观念、信仰和实践,丰富而有趣,是今人探究古人心路历程的“石书”。本书依据数以万副的贺兰山岩画,记录远古人类和历史时期的放牧、狩猎、祭祀、争战、舞蹈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一些抽象的象形刻画符号,揭示了原始社会的初始信仰、崇拜情感和记事记录,以及历史时期诸多游牧民族生活的心路历程,可谓见证了百万年的人类文化史和五千年以来的文明史。
-
十里窑厂瓷韵涌动秦陇华《十里窑场瓷韵涌动——耀州窑》系“丝路物语”书系第五辑之一种。作者采用朴素流畅的文字,结合精美的彩图,从耀州窑的历史营建、历史背景、烧造技艺、经典器物、青瓷艺术等多个角度,讲述耀州窑所蕴含的丰厚的文化底蕴。
-
考古两集黄文弼 著本书是黄文弼“高昌两集”之一,分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记载作者在吐鲁番古墓群发掘情况的报告,所获器物介绍及研究;下篇刊布作者所获800多件陶器中择出精品100多件,经过分类排列,影印制版,叙述完备,考核精审,图文并茂,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献参考使用价值。
-
博物馆探索河南博物院编本书系河南博物院主办的系列出版物《博物馆探索》第一辑,集中反映河南博物院在文物收藏、文物展览、文物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主要栏目有“考古探索”“文物研究”“博物馆实践”“文化遗产与保护”“文物修复”等栏目,刊发论文20余篇。这些论文出自专业人员之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
三门峡刚玉砂厂墓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刚玉砂厂墓葬》是三门峡刚玉砂厂墓葬的考古发掘资料及相关研究。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对该墓葬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战国秦汉、北魏、唐代、宋金和明清时期墓葬281座,出土各类器物700余件(套)。《三门峡刚玉砂厂墓葬》全面、系统地收录了刚玉砂厂墓葬的发掘成果,详细介绍了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组合和特征以及墓葬年代推断等方面的情况,为豫西地区战国至明清时期的葬制和葬俗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材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绘园旧藏甲骨文字赵爱学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拓本丛刊之一。本丛刊拟收录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拓本及其整理著作约20种。根据各书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影印、整理或二者结合的方式出版。成熟一种出版一种,其他各书随后逐步推进。《绘园旧藏甲骨文字》为国家图书馆藏何遂先生旧藏甲骨拓本。何遂(1888—1968),字叙甫,又作叙父、叙圃,斋号绘园。福建闽侯人。1904年进入福建武备学堂学习,开始参与反清革命活动。1907年考入河北保定陆军随营军官学堂(后改名陆军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北伐战争。曾任黄埔军官学校“代校务”、十七路军总参议、西安绥靖公署参谋长、第一战区高级幕僚室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司法部部长、政法委员会副主任,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法案委员会委员。何遂又是一位文物收藏大家,历年行伍所在闲暇或赋闲在家,多致力于文物搜集,所藏门类齐全,如铜器、佛像、南北朝石刻造像、铜镜、瓷器、古钱、瓦当、甲骨、碑帖等,“予个人所搜集的即逾万件”。绘园甲骨曾部分收入郭沫若《卜辞通纂》、商承祚《殷契佚存》等著名甲骨著录书。国图藏绘园甲骨拓本为目前所见最全者,比中国社科院古代史所所藏多出30余片,且拓片质量更优,是难得的一手资料。此甲骨拓本对应的甲骨实物曾藏国图,20世纪50年代移交兄弟单位,现藏甲骨实物已不全,此甲骨拓本尤显珍贵。本书拟在原拓本影印基础上,对所收甲骨进行释文、分类,著录每片甲骨材质、类组、旧著录号等信息,反映甲骨学最新考释、缀合等研究成果,并对此拓本所收拓片与其他著录书所收拓片进行比较和说明,以便研究利用。同时对国图藏绘园甲骨拓本情况、绘园甲骨存世拓本情况、绘园甲骨著录情况、绘园甲骨实物现藏情况进行全面研究。另编制《绘园甲骨著录表》、绘园甲骨与《甲骨文合集》所著录、国博所藏等多个对照表,以便参考对照。 本书首次对绘园甲骨存藏、著录情况进行全面研究,资料全、研究全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绘园甲骨所涉各方面问题。全书包括前言(绘园甲骨存藏、著录等全面研究)、凡例、拓本、释文、检索表(7个)等部分。全书以甲骨拓片图片为主体,释文、研究、表格为辅,图片130余幅、总字数约4万字。
-
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会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主编世界考古论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十几个国家的著名考古学家参与的盛大的学术活动。《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会志》是世界考古论坛中发布的优秀论文集。本文集有中外顶极学者的历史学和考古学方面的文字,还有当年评出的十大世界考古发现的介绍,有大量的图片,是一本了解世界考古学现状的比较优秀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