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古今趣联五百笑王庆新著本书遴选、集纳了古今五百篇趣联佳话。它不仅对联艺术与“笑”的艺术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而且将有关撰联技巧、传统格律文学常识、人文世事、社会风俗、历史知识,掌握逸闻、三教九流、百业千行的特色等兼容其中,剪辑出一幅幅趣笑相映的艺术画卷。通览此书,可以领略斑斓多姿、美不胜收的趣联百花超市。谐谑逗趣1.诸葛亮联斥周瑜 2.陈蔡谜联相戏 3.梁颢的对联 4.苏东坡戏佛印 5.苏小妹和尚 6.兄妹逗趣 7.苏秦戏联 8.东坡讽住持 9.苏黄大家对 10.肥牛对瘦猴 11.书童对学士 12.儿童 13.解缙斗尚书14.续联笔生花15.于谦对和尚16.屠夫借联自潮17.唐伯虎嘲俗商18.观主对师姑19.尚书妙对严嵩20.宦官自讨没趣21.兄弟互嘲22.戏台谐趣23.冯梦龙析字24.文友相戏25.和尚对林大人26.莫逆这交趣对27.有趣的谐谑联28.才子讽司马懿29.文人趣对30.不说与多管31.牧童对金圣叹32.周渔璜救书生33.巧联儆乾隆34.理发匠自潮联35.诗联嘲驼背恶人36.请上坐敬香茶37.乾隆写寿联……刺贪砭虐流韵回肠故事俚俗
-
中国传统木雕潘嘉来 主编敲击第一块石片开始,人类文明正是通过人手的不断劳作得以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呈现出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景象。工业化以来的三百年,我们将太多的工作放任机器做去了,然而机器的制作毕竟过于生硬和整齐划一,当我们被这些生产线上制造的产品包围的时候,突然会发觉,生活变得缺少灵性、美感和古典的气质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四处寻访他们的祖辈们用手制作和使用过的器物。瓷片、玉佩、银簪、木器,一块木雕板、一把紫砂壶,甚至于一砖、一瓦,它们都经历过先人用手精心琢磨,保留有先人的体温,镌刻着我们民族的图腾。偶尔得之,就像珍宝一样地倍加爱惜,并在搜寻与把玩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与慰藉。传统手工艺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玉器、丝绸、漆器、瓷器和明清家具等均为世界手工艺制品中的翘楚,在制作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获得过极高的成就。但是,在长时期的重道不重器的儒文化氛围中,器物的制作一直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在历代的官方典籍和正史中,对于匠人们的成就与贡献的记载极为难得一见,有也只是寥寥数语,或者干脆只字不提。史籍中略为详备可供查考的,也只有《周礼-冬官考工记》与《天工开物》数种而已。编纂这套《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正是要与读者一同重返乡村,走近手工艺作坊,拜访手工艺传人和收藏家,聆听幕后的传奇故事。在中国传统木雕中存有大量与儒家礼教、诗教有关的内容。想要强调的是:在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大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回访,同时也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访,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
-
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柏宏军 编著“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并自诞生始成为世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它独具的喜闻乐见、全民参与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弘扬民族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凡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节日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节日的狂欢永远也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翻开发黄的书卷,在古人的诗作、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节日的场景,感受古时节日特有的喜庆气氛,领略传统节日的非凡温情。 本书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为篇,对所收录的诗词作了注释、赏析以及节日的风俗介绍。
-
歇后语宝典李力力 编著本书集同类工具书的精华,有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格式,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优秀工具书。该书共精选了2000多条歇后语,数量大,内容丰富,能开阔小读者的视野。每条歇后语都附有注解和例句,使小读者在学习和使用时能深入领会,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本书注解准确、清晰,例句生动,是小学生学习歇后语的最佳读本。学好歇后语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写作和日常生活用语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汇的这本《歇后语宝典》集同类工具书的精华,有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格式,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优秀工具书。本书共精选了2000多条歇后语,数量大,内容丰富,能开阔小读者的视野。每条歇后语都附有注解和例句。使小读者在学习和使用时能深入領会,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注解准确、清晰,例句多从小读者的真实生活中取材,具有时代气息,能帮助小读者增强灵活运用歇后语的能力和提高学习歇后语的兴趣。
-
名家楹联斯舜威在传世作品中,楹联书写的材料也特别丰富。明末、清初偶有书写在绫本上的楹联,以后主要以纸为主,縜本为少。而楹联的用纸非常讲究,有生纸、熟纸、花纹笺、泥金笺、蜡笺、珊瑚笺、虎皮笺、瓦录纸等等,其中颜色又有时青的、大红的、粉红的、金黄的……异常丰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说明了当时社会对楹联的需求和书法家对楹联创作的重视。各个时期,用纸和工艺制作纸的不同,形成了各个时期的特色,又为楹联书法的鉴定提供了佐证。总之,楹联的内容和形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审美观和对书法艺术的需求。本书所选名家楹联,上起明末,下至民国,共收62位书家的65幅楹联,另附42位书家的52幅楹联,这些作品字体多样而形式丰富,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在内容选择上,摒弃酸腐陈旧之语,以可读性、趣味性、哲理性为上。
-
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风俗杨景震 著本书是应广大农村知识青年,欲了解季节变化与农耕生产的关系;也是为开发中国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的需要,经商者、旅游者、外乡人想懂得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人情掌故而写的。作者把它当作应用文写出,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通俗易懂。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参阅了《农桑衣食撮要》《农桑经》《四民月令校注》等书,得益匪浅。特别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撰著的《农桑经》,是他长期居住农村,观察土地与气节、生产与物候的关系,而撰写的经典著作。书中至理名言,对作者启发很大。原想把它附录在本书后,但因经费欠缺而作罢。在介绍少数民族节日风俗时,作者主要参考了全国民俗学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讲习班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少数民族文学分会编写的《少数民族民俗资料》(内部印刷),而作了一些重点介绍。个别文章是组织少数民族作者写自己本民族的节日风俗。
-
上学就看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上学就看编委会这是一套专门为6~9岁的孩子编写的彩图版儿童百科全书,组织各学科专家和科普作家历时3年半精心编写而成,以47个学科门类、330个知识主题、1330个知识点和5000多幅彩图,将百科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小读者。它继承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兴趣比知识更重要,让孩子快乐认知”的理念;而且,由于它是专门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编写的,它还强调帮助孩子从学前的自由式认知过渡到上学后有序的分科认知,并特别增加了亲子共读的内容,目的是促进家庭和谐和道德传承。
-
侗族风俗志杨筑慧编著侗族是中国南方具有悠久历史的稻作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毗邻的广大地区以及湖北省西部。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侗族共有2960293人,其中贵州1628568人,占全国侗族的55%;湖南842123人,广西壮族自治区303139人,湖北69947人,散居全国其他地方116516人。贵州的侗族主要聚居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从江、榕江、剑河、三穗、镇远、岑巩,铜仁地区的玉屏、石阡、江口、松桃、万山特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荔波、都匀、三都等县市;湖南的侗族主要分布在芷江、新晃、通道、靖州、会同、绥宁、洞口、城步等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侗族主要分布在三江、龙胜、融安、罗城、融水等县;湖北的侗族主要分布在鄂西的宣恩、恩施、利川、咸丰等地。侗族的分布区域基本连成一片,并与汉、苗、水、瑶、仫佬、壮、土家等民族形成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一般来说,人们习惯于将天柱、剑河、锦屏、三穗、镇远、新晃等地称为"北部侗族区"(多属长江水系),将黎平、榕江、从江、三江、通道、融水等地称为"南部侗族区"(多属珠江水系)。 ……
-
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周星 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全2册)》的主题为“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旨在较为集中地介绍中国及各主要国家民俗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的学术概念和理论、学术传统和流派、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等。编者假定的读者群为爱好民俗学的本科生,尤其是刚刚跨人专业门槛的民俗学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课程研究生、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及特别关心民俗文化问题和中国民俗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编者期待《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全2册)》能有幸成为民俗学专业基础性的中文读本。中国民俗学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现已成为中国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园地的“显学”之一。近些年,与中国民俗学有关的各类理论著述、学科史和学术思想史研究、民俗志和田野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成果及通俗类读物陆续问世,越来越多地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及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国内不少大学的院系也相继在本科教学中设置了不少民俗学类课程,拥有民俗学及同类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大学研究生院也正在迅速增加。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社会明显和持续地出现了重新认识并进而复兴传统民俗文化的动向。不仅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全社会都出现了对于民俗和民俗学知识的需求。《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全2册)》正是为对应此种专业教育和社会公众的知识需求编辑出版的。尽管民俗学的国际学术交流一直以来颇为活跃,国际学术界共享的民俗学理念也颇为众多,但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民俗学基本上是在各自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成长轨迹和学术传统的流脉毕竟各有特色,故《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全2册)》拟以五组论文分别介绍中国、日本、韩国、北美和德国的民俗学。
-
透视王海霞本书作者从民间艺术的现实出发,以产生民间艺术的传统社会为背景,从民俗学、文化生态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哲学、艺术史、艺术创作心理学和美学等多学科角度,结合大量作品和文化现象,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并对变异和濒危中的传统民间艺术给予了密切关注。这是目前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和探索的一部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