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殡葬伦理学何兆珉,陈瑞芳编著《殡葬伦理学》是《殡葬学科丛书》之一,该丛书以殡葬业和殡葬活动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吸纳了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殡葬工作者的丰富实践经验,基本反映了当前的殡葬理论和殡葬业的水平。 殡葬伦理作为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一部分,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方面,它与其他的社会文化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在对殡葬伦理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作为一种文化,殡葬伦理思想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就必须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这里需要的不仅有对殡葬伦理的评价,更有对殡葬伦理的传承。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才会使先进的思想发扬光大,落后的腐朽的思想被摒弃。殡葬伦理作为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一部分,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方面,它与其他的社会文化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期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尽绵簿之力。
-
人人猜谜语申江 编著《中华谜语大全》丛书是按门类分别汇编成册的,谜语资料丰富,信息量大,比较适合对谜语有浓厚兴趣的谜友和专门研究中国谜语的民间文学专家学者使用。加上全套丛书总字数达200万字以上,总书价必然较高,全部买齐需花费人民币100多元,读者购书的经济负担较重,所以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谜语属于民间文学范畴,猜谜历来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高雅文化娱乐活动之一,十分有利于身心健康,应该大力提倡,促使其进一步繁荣发展。为了使猜谜活动更加普及,真正进入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领域之中,应该为猜谜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通俗明快、老少咸宜的大众化谜书。有些谜家制作了一些难度很大的谜语,只能鉴赏,却难以猜射;如果这些谜语乃是别人制作,这些谜家也未必猜得出来。那些过于艰涩的谜作,还不可能普及到广大谜语爱好者中间去,只能供少数谜人把玩,所以本书均不收入。
-
云乡话书邓云乡著风俗是既有传统,又富有变化的;历史是时间的延续,不断前进的;文化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因为写了几本有关北京和《红楼梦》的风俗旧事的书,又参加拍了一部《红楼梦》电视剧,挂了一个“民俗指导”的衔,便被朋友们一会儿叫作“红学家,一会儿叫作“民俗学家”,真是感到惭愧得很,只不过比年轻朋友多活了几年,杂七杂八地看了几本无用的书,照《儒林外史》马二先生所说,都是些无用的“举业”,既不能做官,也个能发财,哪里配称什么“家”呢?只是爱好此道,喜欢结合书中所写,神游今古;结合生活经历,留心俗事赏鉴生活而已,岂敢望成家哉!现在民俗学是很摩登的,因为外国人也讲求此道,大范畴来讲: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小范畴来讲:宗教学、民俗学……具体到实际上,饮食、衣着、建筑、礼仪、婚丧、娱乐等等生活习惯,因国家、民族、地区而异。中国过去说:百里不同风。各地区差别都很大,至于个同民族、不同国家,那就各有传统,差异更大了。地区差异而外,又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区之间,民族、国家之间,互相交流,不断变化着。距离越远,时代越长,差异越大,隔阂也越多,而人类又富于好奇心、求知欲,文化越发达,知识越广泛,来往越频繁,就越想多知道一些不同的奇风异俗,或以好古之心,想了解其历史;或以好奇之心,想探索其源流;或以爱美之心,鉴赏其表面;或以好善之心,雅爱其淳真……总之,人们对于这样一些知识学问感兴趣,去注意它,去研究它,出发点总是好的,对人们的文化生活,总是起到丰富作用的,对精神文明的建设说来也是有益的。民俗学来源于民俗,民俗来源于生活,这样说大概不会错。民俗按我国古语习惯,也可以说成是民间风俗,在历史传统上,虽然不大说民俗,而风俗却是说了有两千多年的老话。什么叫“风俗”,《汉书》中解释说:“凡民之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律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大抵人类的生活,总不外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自然的、二是人为的。前者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物产等等,后者如政治、宗教、教育、文化、战争等等。再加历史的因素,前者形成其传统特征,后者又促使其不断变化。这样“风俗”两字,概括的面更全更广,似较民俗的内涵更有概括性,因此如把进口的“民俗学”,转称为内销的“风俗学”,不是也很好吗? 广阔的世界、悠久的历史,要把地球上自有人类以来的各种民俗或风俗了解个大概,这真是比一部“不知从何说起”的《二十四史》,还要“不知从何说起”,真所谓“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难免要望洋兴叹了。宏观既难,微观实也不易,有时候“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有时某地风俗中的一桩事,尽管好多人在做,却只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手头有一本六十二年前顾颉刚先生编的《妙峰山》,这是当时北京延续了几百年的最盛大的庙会,年年四月庙会开时,有组织的朝山赶庙的善会以百数个计算,有组织的香客和自行前往的有多少万人。顾颉刚先生和北京大学研究所的同仁特地组织调查团,去妙峰山做了一次实地调查,参加的人都写了调查记或日记,详细记录了看到的一切。但调查虽然详尽,却也只是表面的纷繁的现象,只是留下了历史的实录,供后人去想像其盛况。本质的东西也很难了解透彻,如提到宏观理论上来看,那也就更难了。顾颉刚先生归纳了两点:一是虔诚的迷信活动,“有了国家的雏形”;二是风景特别好,“能给进香者满足的美感”。前者是宗教、政治因素,后者是自然环境影响;前者是迷信的心理在支配,后者是愉快的感受在驱使。而在千千万万的进香者中,也并不完全是一致的心态,有的偏重于前者,有的偏重于后者,而其程度也各不一样,但不辞辛劳,朝山赶会的行动却是一致的,这就形成延续了几百年的妙峰山庙会盛况,作为民俗,它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作为风俗调查者,民俗研究者,就要微观它的表现,调查研究它的历史,想像分析它的成因,宏观它的社会影响,文化意义。或赞扬之、提倡之,或诱导之、改变之……我想这既是有趣的,又是有意义的,与然也是很难的,要踏踏实实读书、调查、研究、想像……总之,要付出很大的努力。风俗中每一桩小事,都有它广泛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群众基础,又有它岁月悠久的历史习惯,还有地理、物产、气候等等因素的良久影响,再有各种宗教、政治原因,在某些个时期,最后这种原因起了很大的作用。(就我国历史讲,其特征政治总是主要的,宗教只是部分的,一直没有形成过全国的影响。)这些都能使好此者在某些小事上引起许多有趣的想像,比如近年发现的秦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是“俑”这一风俗的最大的表现,是极端迷信和专制政治的巨大表现,现代参观者有的人赞赏其伟大,这是人的某种本能迷信权势的表现;有的赞赏其精美,这是人的本能中爱美的感情的流露……这些感觉都是自觉不自觉产生表露出来的。如果以政治历史的知识看,就会联想到赢政的暴政和专制,单为他个人修个坟墓,尽管埋的是泥人,不是活人,也不知动用多少劳役,掠夺多少当时活人的财富,才修了这样的坟,试想当时被劳役的、被掠夺财富的人的家庭,有多少怨恨、悲剧、诅咒……有多少人因此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今日参观,某些人可能唾骂之,又哪里值得赞叹呢?假如再从工艺上想像,则另有趣味,我先想那么许多大泥人,如果全是高手艺人去塑,那得要多少高手艺人,多少时间塑成呢?想像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后来想大概是模子脱的,先做成几十个模子,然后用胶泥去脱,这就可制造几百几千,方便多了。因此我联想到我小时候玩过的泥人模子,这小小的玩具,似乎和两千年前的秦涌,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在风俗演变,源远流长中,这样一个小事物,细想起来,也多么有趣呢? 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人吃饭用筷子,欧美等国人用刀、叉、勺,亚洲、非洲有些国家人吃饭用手抓。我有时主观设想这一有趣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呢?大概是最早开始在篝火中取熟食时,中国等地先民多吃芋栗之类干果,用两个木棍一夹就可取出,随便敲敲壳就可食用;欧洲先民多在火中取食渔、猎动物,要用尖锐有叉的硬的枝权叉出,用锋利的石片切割;而南业及非洲等处热带先民,熟食较晚,多以手采野果充饥,这样年代久远,世界上就形成用刀义、用筷子。用手抓三种不同的吃饭的形式。生活所关,风俗所系,如何形成,年代久远,尤法考证了,想像其原因也很难了。现代科学,促使人类交往日渐频繁,相隔万里朝夕可至,因而风俗的差异、互相的隔阂,也不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隔阂也日见其缩小。即以用筷子而论,七十多年前,闻一多先生在美国留学时,他的房东老太太反复问他中国吃饭总是拿两根木棍吗?有一次吃通心面,又问他,难道吃面也用两根木棍吗?到此闻一多先生才恍然大悟,原来她一直以为用筷子也像用刀叉一样,是一只手拿一根。这就是风俗,也可以说是民俗的隔阂,时至今日,欧美到处都有中国菜馆,用筷子吃饭对在欧美大都市中的人说来,似乎已不稀奇了。民俗中不少活动,有迷信的成分,这和宗教的信仰是很难严格划分开的。如妙峰山庙会,便是这样。但对当时京、津二地手工业者及四乡农民,却是一种很健康的、有益身心的活动,不但使个人通过朝山的活动,身心双畅,而且培养了一种自觉热心公益事业的奉献精神,比强迫其做这做那,或空口说教,宣传其做这做那有效得多。因而重视、讲求、研究民俗,其意义更在于引导民众发展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民俗中落后的、愚昧的、甚至于很坏的、犯罪的成分都有,外国有,中国传统的也不少,要防止其沉渣泛起,就要从文化、教育入手,提倡、宣扬其好的方面,抑止,甚至防范、禁止其坏的东西。在提倡民俗学的同时,我想也必须注意到这点。
-
中国传统皮影沈珉编著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你,听说过皮影吗?看过皮影戏吗?早在南宋时皮影的演出曾盛极一时,皮影戏迷的狂热不亚于现在的歌迷、影迷。可如今,它仿佛是夕阳中踟躇的沧桑老人,令人心悸而伤感。本书就将向你详尽的叙述皮影的历史与起源的,以及皮影的制作方法、表演模式、各地皮影的风格特征等。让我们一同来回忆这段民间共同的文化记忆吧!从敲击第一块石片开始,人类文明正是通过人手的不断劳作得以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呈现出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景象。工业化以来的三百年,我们将太多的工作放任机器做去了,然而机器的制作毕竟过于生硬和整齐划一,当我们被这些生产线上制造的产品包围的时候,突然会发觉,生活变得缺少灵性、美感和古典的气质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四处寻访他们的祖辈们用手制作和使用过的器物。瓷片、玉佩、银簪、木器,一块木雕板、一把紫砂壶,甚至于一砖、一瓦,它们都经历过先人用手精心琢磨,保留有先人的体温,镌刻着我们民族的图晦。偶尔得之,就像珍宝一样地倍加爱惜,并在搜寻与把玩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与慰藉。传统手工艺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邙分,中国的玉器、丝绸、漆器、瓷器和明清家具等均为世界手工艺制品中的翘楚,在制作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获得过极高的成就。但是,在长时期的重道不重器的儒文化氛围中,器物的制作一直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在历代的官方典籍和正史中,对于匠人们的成就与贡献的记载极为难得一见,有也只是寥寥数语,或者干脆只字不提。史籍中略为详备可供查考的,也只有《周札冬官考工记》与《天工开物》数种而已。编纂这套《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正是要与读者一同重返乡村,走近手工艺作坊,拜访手工艺传人和收藏家,聆听幕后的传奇故事。
-
澄江轶闻趣事张墅 著暂缺简介...
-
中国民俗学之父杨哲编钟敬文捧献给祖国和人民的累累学术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极强烈的反响,十年前为介绍这位卓越的人民学者,为“研究者提供参考材料;为勤奋好学的专业工作者提供一本有关本学科内容丰富的读物;为钟先生的挚友及中青年学者和他的弟子,送上一本可资学习、保存并具有传记性质的书”,我编了一本《钟敬文生平·思想及著作》一书,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那本书问世后,许多人感到非常需要,报刊上也曾有数篇文章评介过它。又一个十年过去,钟敬文先生自撰文章、学术成果和他人评说愈积愈多,有人建议再编一本。于是,受先生生前委托,我又编了这本《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生涯·学艺自记及学界评述》。
-
岭南学术百家毛庆耆主编;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编岭南北倚五岭,南濒大海。由于历史地理原因,开发时间较晚,但自明清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发展速度却较快。岭南文化长期受中原文化哺育,又不断吸取外来文化,一向得风气之先,养成不因循守旧,大胆创新的精神;同时又地处保卫祖国的前沿阵地,故爱国主义思想特别强烈,逐渐形成既有中原传统,又有自己的风格特色的文化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岭南地区经济跃起腾飞,举世瞩目。如何在物质文明建设之时,使精神文明建设同放异彩,乃我辈当今面临的一重大课题。而继承和弘扬古代近学术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乃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拟编写《岭南学术百家》,本书上迄东汉,下迄近代,历史跨度二千余年,共选录108人,是全而发掘和介绍岭南人物学术成就的第一部著作。
-
云南十八怪王曦云暂缺简介...
-
世界性俗丛谈叶灵凤著本书是著名作家叶灵凤定居香港时期的作品。作者察其渊源、明其演变、汇成一册。全书以性文化为主线,从人类学、民俗学出发。结合优生学、生物学、医学等知识,寻访很多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性风俗,穿插各类人群的趣闻轶事。作者视界广阔,各国风俗皆入笔端。而文字幽默中见风致,趣味中合知识,令人既开眼界,又受益殊多。<
-
中国民俗通志齐涛主编;郑士有著如何构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中华文明,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而其基石就是绵延几千年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与民族意识所融合的民俗。《中国民俗通志:信仰志》的写作完全是建立在信仰民俗田野调查基础之上的,将作者多年来对信仰民俗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对构建中国民俗信仰体系的一些想法融入其中。系统描述了中国信仰民俗的志书,客观地介绍至今仍在的或刚消失不久的信仰民俗事象。描述的时间跨度约为20世纪的100年,以前50年为主,力求点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