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浙江民俗叶大兵主编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包括全国各地区、各民族民俗文化在内的民俗志著作。《中国民俗大系》的编纂无疑是开创性的文化工程。它的编纂出版是适时的、必要的。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不仅共同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历史,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种文化是多民族历史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史价值。但是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民俗志著作出版,来让人们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全貌和特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另外,“俗随时变”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变异、发展是推动民俗文化前进的动力。从这种意义上讲,每一个时代都应有相应的民俗志著作记载民俗文化和民众生活的变迁。这就是民俗志保存民俗文化的功能。相信《中国民俗大系》的出版,不仅是中国民俗学发展的需要,而且对未来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礼记译注杨天宇撰《礼记》共49篇,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该书为西汉时期的戴圣所篡辑,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制或研究儒家学术思想史的必读书籍。其中有许多关于学习、教育、生活、修养身心和为人处世的道理,精辟深刻,对今人仍有教益。由于《礼记》内容驳杂,除少数篇外,大部分很少有突出的中心内容,而且缺乏逻辑联系,因此殊为难读。本书作者对之作精心注译和今译,使之判然明畅,为阅读这部典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对研究者亦有参考价值。
-
民俗文化语汇通论谭汝为主编;董淑慧等编写天津市“九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 天津师范大学科研成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本书共八章,内容为民俗语言的理论探索、熟语与民俗文化、社会交际词语与民俗文化、社会交际词语与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词语等。
-
中国福文化王达人 编著本书是一部介绍中国福文化的图书,全书分福字的含义,福神、福星及其传说,有关福的风俗及来历,无所不在的“福”字,“福”字的艺术化,吉祥图中的福象征,“福”的故事等7个部分。书中并配有彩图、插图数十幅。
-
红白喜事对联梁石编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2004年中央1号文件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扶持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政策相继出台,科教兴农和西部开发战略全面实施,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农村小康的热潮迅速掀起。这些重农、促农、兴农大政方针的出台和社会环境的形成,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总署也把加强“三农”读物出版发行工作作为2004年的工作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
-
历代咏钟对联精选于囗本书按地区分类,收录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等地关于钟的对联。
-
官僚制的伦理困境及其重构池忠军本书站在政治哲学、公共管理学、伦理学的交汇点上讨论公共行政的改革问题,并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在现代公共行政官僚制化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与民主的矛盾发展中,探究其历史必然性。
-
中国民间文化的学术史观照陈泳超主编本书收有研究中国民间文化的文章12篇,有《走向田野 回归文本——中国神话学理论反思之一》、《民间文学:向田野索要什么?》、《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思想之研究》等。
-
生肖常峻著中国十二生肖的起源相当古老,在万年以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就已出现,是图腾崇拜与古历法十月历相交融、组合而产生的,人类文明演化的过程中,最早与先民为伍的当然是动物,在物我不分,人兽杂处的时代,先民与动物既有竞争和厮杀,也有和睦共处的时刻。在生存竞争中为求得自身的安全,先民往往与某种动物结为亲属或认它为祖先,以求得佑护,于是产生图腾崇拜,并用图腾动物为自己的部族命名。这里已有了将部族和个人命运依托、归属于某种动物的意识。十二生肖是组成中国古老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因子,古历法的诞生、阴阳五行哲学观念的产生都包蕴其中。
-
中国湖南通道侗族文化遗产集成第一辑陆中午《中国湖南通道侗族文化遗产集成(第1辑)(套装上中下册)》是通道侗族自治县实施建立“民族·生态旅游县”战略决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加速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加深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通道是一个以侗为主体,侗、汉、苗、瑶等十三个民族杂居的县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7.4%,其中侗族占78.3%。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又富于创造的侗族人民,创造出灿烂的文化,是祖国大家庭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中侗族建筑上的“四宝”——凉庭、福桥、寨门、吊脚楼;绚丽多彩的侗族服饰;侗族法典——款约制;合拢宴上的生鱼片、腌酸鱼;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侗戏;具有声部特点的大歌、喉路歌等,是整个侗族文化的优秀代表。它们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底蕴,被世人所称道。第一辑分上、中、下三部分,分别为《做客大观》、《侗寨大观》和《侗歌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