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文官礼仪金正昆主编本书分行政礼仪、交往的礼仪和形象礼仪三编,介绍了有关办公、会晤、礼宾、谈判、集会、外事、晚会、着装、化妆等各方面的礼仪。
-
中国社会文化礼俗张欣编著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使用某一种语言的民族,必定有自己的民族传统、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任何一种语言,都融入了民族文化的积淀和特征。汉语也不例外。
-
中国苗族服饰图志吴仕忠等编著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出版基金资助。本书是一部服饰设计、工艺设计、民族研究、文化研究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全书展示苗族服饰173种、图片1250幅,其服饰种类数量之多种类式样之全,原生态资料之丰富都已超过同类出版物。本图志对服饰工艺学、文化生态学、民族学、美学、民俗学及符号学都是一份翔实而形象的资料。
-
中国傩神谱余大庆编著本书采取一神(面具)一故事的形式,把众多的傩神汇集在一起,用新的视角,按谱系叙述他们的缘起、功能、作用,以及他们各自的特点。《中国傩神谱》收集了160余种傩神面具,通过一神(面具)一故事的形式,把田野采风和文献考证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探讨傩文化博大精深的意蕴,为研究中国傩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书中详细介绍了各傩神的传说故事,有在我国民间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土地神、城隍、雷公、鲁班、钟馗、判官;有地方的特色人物,如江西的鲍三娘、贵州的丫角三娘、江苏的褚太太、广西的梁吴;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人物,如瑶族盘王、壮族甘八仙姑、土家族探路郎君、仫佬族七圣牛哥、苗族公芒蒿和母芒蒿等。
-
千年吉祥钟雷喜梅主编新千年到来之际,武汉市铸造了一口重达21吨的巨型铜钟置于黄鹤楼前,用黄钟大吕之声迎接21世纪。本书采用特写、通讯、散文、辞赋等文学样式详细记述了千年吉祥钟从动议到设计,从浇铸到“落户”,从修饰到鸣响的各种热烈、动人的场面,对它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进行生动而形象的阐释。
-
纳西族三大祭祀高峰高峰先生晚研习汉文书法,却因缘份着迷于东巴象形文字,反复揣摩方国瑜教授《纳西象形文字谱》,用毛笔摹写该书三套字帖,装裱成册,一套赠送丽江东巴文化传习院,让更多的人欣赏纳西象形文字艺术!同时,高峰先生致力于东巴象形文的普及和通俗化工作,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形式,对东巴教最重要《祭天》、《祭署(自然神)》、《祭风(祭情死者)》三大仪式用新的组合进行再创作,象形字加注汉字,人物对话亦单独标注,同时讲究艺术布局,施以色彩,成为青少年都可一目了然的看图识字一样的通俗读本,这是高老的特殊贡献。
-
汉代婚丧礼俗考杨树达撰;王子今导读《汉代婚丧礼俗考》一书,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汉代的婚丧史,书中事例多,史料丰富,论述详尽。本书作为二十世纪学术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代表作之一,不仅被秦汉史学者和社会史学者视为必读书,其学术视角与研究方法,对于所有关心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也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
古希腊风化史(德)利奇德著;杜之,常鸣译本书编者只不过是做了一些挑选插图并为之加上说明的工作而已——这方面编者负有全责。另外,我们编排了两份索引目录,并作了一些细小的订正(主要是文字印刷方面的一些错误订正),译者弗里斯先生若是健在,他本人将完成这项工作。当然,我们对书中内容不作任何改动;我们几乎完全没有必要向读者,特别是那些熟悉弗里斯先生译作的读者解释说明,经过德—英详尽的核对,可以证明弗里斯先生又一次成功地在传译原著内容的同时忠实地再现了原著一经问世就受到普遍欢迎的风貌。
-
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申荷永著这是一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问题的学术专著,是作者自1993年起多次赴美国、欧洲等地与国际学术界面对面交流、沟通的产物。在此,作者提出东—西方心理学的整合性发展是世界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作者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为主题,一方面用西方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阐述和解说中国传统文化诸如汉字、儒、佛、易经、中医、阴阳五行,梦占术数、谚语诗乐、神话传说等等,另一方面也通过阐释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义来印证西方分析心理学派的理论和实践。心理学与中国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我们的理解中,中国文化本身便是一种充满了心理学意义的文化,心理学的意义也正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色。因此,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应该注重中国文化中的这种心理学的意义。心理学与中国文化有着双重的内涵,有着双向的作用,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也将能够帮助我们增加对于中国文化的本质性的理解。
-
济南城市民俗李万鹏[等]编著《济南城市民俗》 则通过一个城市的历史与发展透视其民俗文化,同时也是作者对城市民俗探讨的一种尝试。全书跨越时间从历史到现代,内容包括泉水、湖泊、街巷、节日、商业、饮食、礼仪、文化、城市格局、交通、衣着、人口等方方面面,并有具体的大观园、人民商场等个案描述,城市百态一一纵览,民俗内容生动灵活、有血有肉。 无疑,民俗文化的发展都带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各个地区既有着华夏文明的联结性的相通性,又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即使在同一省区,各个微观区域的民俗文化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山东民俗,由于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出浓郁的风土人情,表现出齐鲁大地民俗浓厚的多样性和地域性。《齐鲁民俗丛书》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所编写出的一套反映齐鲁大地民俗气象万千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