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
影响中国文化的十大经典王月清,暴庆刚,管国兴 主编儒释道的上述经典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且广,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亦有重要贡献。直至今天,在全球文明平等对话、全球文化交流交融的背景下,这些代表中国文化智慧的经典,仍然会释放时代的光辉,让人们在重温经典中,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以一种文化自信和自尊,努力以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为人类文化建设贡献思想资源。
-
中国玉文化陈英 编著《中国玉文化》堪称一本关于中国玉文化几千年发展史的百科全书,从“玉”字的起源入手,追本溯源,以优美凝练的笔调描绘了中国玉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与生活、养生和奥运的密切关联。同时,作者集多年研究之大成,以科学的态度、严谨客观的表述向读者展示了玉的庞大家族、玉器的发展历史、玉器的纹饰、玉器的雕琢、玉雕题材、玉器的鉴藏与保养、海内外中国玉器市场行情等诸多内容,极具研究和借鉴价值。
-
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董强 著 陈茹 译《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丧葬卷(英汉对照)》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的一种。全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历代的丧葬观念、丧葬礼仪、葬式葬法、墓址的选择依据以及死者眷属的丧服制度及居丧生活等,揭示了中国丧葬礼俗的发展与衍变过程,全面展现了各民族的丧葬习俗与禁忌,从而使读者对中国的丧葬文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
礼乐文化与先秦两汉文艺思想研究陈莉 著《青年学者论丛:礼乐文化与先秦两汉文艺思想研究》从礼乐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文艺,剖析礼乐文化中“神性”与“艺术性”、“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差异与关联,进而从礼乐文化崩坏的角度考察文艺思想演变的轨迹,并对儒家文艺思想的生成与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
-
山家清供(宋)林洪 撰,章原 编著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当然会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最能反映社会生活面貌的饮食而言,宋代就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上一个大放异彩的时期,一个突出的反映便是涌现出了不少以饮食为主题的专著,对饮食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这其中,南宋林洪所撰的《山家清供》堪称最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著作之一。所谓“山家清供”,顾名思义,便是指山野人家待客时所用的清淡田蔬。作者以此作为书名,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他对于清淡菜蔬由衷的推崇与喜爱之情,也体现了追求“清”、“雅”的饮食美学思想。不仅在同时代的饮食作品中独具风貌,即便是放之于整个饮食文化史的洪流中,也堪称奇作!
-
食宪鸿秘(清)朱彝尊 著,张可辉 编著《食宪鸿秘》是清代大学者朱彝尊所撰重要饮食文献,分上下两卷,涉及饮、饭、蔬、果、鱼、禽、卵、肉等15属,计有菜肴、面点、佐料配制三百六十余种,附录汪拂云抄本菜肴制作方法79条,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少量引自明高濂撰《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有些则是首次见诸记载,部分条目又被之后的袁枚《随园食单》、顾仲《养小录》等饮食烹饪专著所引用。本书对于中国烹饪史的研究和烹饪技艺的继承开发都有重要价值。
-
人神共欢郑云峰 编 徐小健,高萍 译《人神共欢:中国三江源地区的民俗文化》以四开的宽大开本,采用进口纸张、油墨,封面使用皮革+金属材质,稳重、大气、高档。
-
文化遗产的青春问题李文儒 著《文化遗产的青春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经典贺岁、故宫陶瓷梦、时光长存、聊赠一枝春、宝座与草木、为君一挥手、儿童节与文化遗产日、夏感、图说皇帝大婚、艺术就是艺术艺术家就是艺术家、我们能做什么、南北东西古今、“福海”“腾达”、往来尚礼、超越回归“雅”而“昌”等。
-
祈福纳吉宝鉴周广宇 著通达命运,吉顺人生读书人如何聪明好学?职场人如何飞黄腾达?生意人如何财源广进?如何穿戴好运来?如何饮食能调运?如何布局家宅安?如何摆放财神位?如何成就好姻缘?如何求得子孙昌?如何厚泽绵长福同享?如何辟邪生吉祥?《祈福纳吉宝鉴》是作者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吉祥文化的一次详细梳理,深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分门别类地讲述,内容丰富有趣,并献出很多祈福纳吉的妙用方法,希望能给你和家人带来好运。
-
南剧北曲的文本构建及其地方文化研究阙真 著《南剧北曲的文本构建及其地方文化研究》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编为“南剧北曲题材的生成衍化”,中编为“南剧北曲的体制风格新变”,下编为“南剧北曲与地方文化”。全书以金元―明―清―近代之纵线贯穿,努力展示戏曲发展、变化的轨迹,其中选择各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探讨,凸现各时期作品存在的时空状态;同时,又以南剧北曲所涉及的题材情节、体制风格以及南剧北曲与地方文化的关系等共同话题为横线展开,将作家作品置于历史长河中去考察,包括作家的生存环境、作品的文化内涵、艺术风格比较等等。尽可能纵横比较、上下求索,以求对南剧北曲有一些新的认识。